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香港保育O爛人個咀!

社會事

香港保育O爛人個咀!
社會事

社會事

香港保育O爛人個咀!

2014年05月02日 01:31 最後更新:09:10

香港的保育工作,基本上做與不做並無太大分別,你見原本都屹立中環的卜公碼頭及美利樓都強行被搬到赤柱就知。請千萬不要說這叫保育。

CY小時候問老師,美利樓與卜公碼頭明明都不在赤柱,為何要搬到赤柱去?當時老師答,因為政府要保育,將香港古蹟保留下來,於是就搬到其他地方。

聽到這裡你想必覺得白痴,真係「O哂咀」。這不就等同,你覺得一幅名畫很有意義,高價買得,但屋企無空位將之掛起,就放在床下底。

「香港地少人多」,這句話是小學教育必教,因為香港就是建基於這1100幾平方米土地的地方。面對越來越多的人口、社會進步,發展不可或缺,但這絕非犧牲歷史的藉口。歷史不能被取代,但破壞就極容易。很可惜,香港就只有不斷破壞自身極具意義的歷史,不論是殖民歷史,或者是古代。面對金錢利益,歷史也只會淪為賺錢的工具,或者列作「唔等使」的用途,甚至索性丟棄在堆填區。

天星碼頭拆卸事件令香港重新關注保育的問題,或者是喚起市民開始要認識同保護自己的歷史,可惜鐘樓的命運同你剛食完的雞翼骨一樣。皇后碼頭,更令人惋惜,政府當年決定拆毀碼頭,聲稱會重置在中環9號及10號碼頭中間位置,但原有意義不再。雖然兩事事隔差不多十年,香港的保育工作「有過之而無不及」。

料圖片

新鮮滾熱辣的一單,沙中線近土瓜灣站的古井「淪陷」,宋、元年間的古井村落遺址,部分在無任何通知下被拆毀,古諮會狂轟港鐵,古蹟辦話,港鐵答應在考古工作完成前會暫停工程。事件涉及6個古井,另有4個宋元至晚清的圓井,連同200多個遺址,在古蹟辦和港鐵商討後,只做好紀錄便已被拆毁,工地交回港鐵繼續動工。

不過早在事件被揭發前一個星期,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在個人網誌交代事件,只硬推港鐵同政府極力保護其中一口方井,更指港鐵已修改走線,完全無提及有古蹟被拆毀,涉刻意隱瞞。有古諮會成員表示全不知情,批評港府在文物保護只在乎外表,「個井唔靚就拆咗佢揾地方重建」。明顯港府嚴重忽視古蹟保育背後的歷史意義。

拆咗就係拆咗,重置的意義幾乎零,有肉體無靈魂,歷史意義就消息。不過就算原址保留的都不見得有多大建樹。中環荷里活道、鴨巴甸街的前已婚警察宿舍,政府將之復修活化打造成創意藝術空間,提供130個單位予創意藝術一族。

又是「打造」,藝術真的需要政府去打造嗎?政府連一個街頭塗鴉都容不下,竟然對市民、遊客講要打造藝術空間。沒錯,政府的原意正是將這班藝術「揾飯食」的人困獸鬥,「俾咗個位你唔好再嘈要創意空間」,這就照顧到搞藝術的一群。

CY趁宿舍正式開幕前去走走,只有一個想法:既然本來是已經是宿舍,為何不將這130個單位分租予年輕人,或者以公屋形式出租。有部分較大單位更可一分為二,供一人家庭租住,在現今如此缺乏住屋情況下,這不是活化古蹟的最大效益嗎?還要給GOD、bread n butter租用賺錢?在宿舍四樓的通道望過對面,只慨嘆一句:「真係太大嘥!」

中小學讀歷史不在於死記硬背,歷史根本不是一科應該考試的科目,因為認識歷史的意義,是認識自己地方,更認識自己。香港對自身的歷史的不重視為人詬病,將古蹟左搬右搬更淪為笑話,一個不尊重歷史的地方又如何有值得別人尊重的餘地,那香港再容易發達都不會再有內涵。




CY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陳茂波:香港要認清相對優勢 因地制宜是落實新質生產力

2024年07月26日 15:49 最後更新:17:00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說,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香港發展新質生產力就要認清香港的相對優勢,不是「人搞甚麼就搞甚麼」,要做到優勢互補、錯位發展、形成良性競爭和合作關係,發揮最大協同效應。

陳茂波出席「香港新質生產力」研討會致辭說,香港優勢的根本是「一國兩制」,在複雜的外圍環境下,香港自由港、法治體制和高度國際化特色就顯得更突出,資金、貨物、人才、資訊和數據自由流動,實行普通法,法制優良,匯聚全球最頂尖的金融機構和人才,而香港的高等教育和科研機構人才匯聚,基礎研究水平突出,有關優勢讓政府更清楚香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具體方向。

他指出,香港在人工智能和數據教學都十分有競爭力,又發展人工智能有三個重要元素,包括數據、算力和算法,其中香港在數據方面具有明顯優勢,能便捷取得國際數據,同時有中央相關部委支持下,內地的數據也可以逐步有序安全地來港,而香港數碼港正建設超算中心,最快今年下半年開始使用,都有利於香港進行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研發和訓練,同時香港在醫學上有不少卓越研究,已匯聚多個世界級的醫療和科研團隊,並積極創新發展藥物審批和管理的制度。

陳茂波說,香港會大力推進三方面工作,包括積極利用好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強化對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全方位資金支持;另外會加強企業和人才的匯聚,同時會不斷深化與大灣區城市的協作,充分發揮不同地方的比較優勢,強強聯手,用好中央的政策,以河套區、港深創科合作區、新田科技城、北部都會區等作為平台,進行更緊密的協作,相信能為灣區的新質生產力和高質量發展,增添動能。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