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電子健康站 助長者自主管理健康

社會事

電子健康站 助長者自主管理健康
社會事

社會事

電子健康站 助長者自主管理健康

2018年08月23日 10:00 最後更新:08月24日 10:28

現時全港有超過138萬名長期病患者,當中近三分二為六十歲以上長者,大部份患有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等,他們的身體狀況,無時無刻都需要加倍留意。

「賽馬會e健樂電子健康管理計劃」設立的目標之一,是鼓勵長期病患者及長者能夠更掌握自己的身體狀況。

「賽馬會e健樂電子健康管理計劃」設立的目標之一,是鼓勵長期病患者及長者能夠更掌握自己的身體狀況。

為了讓長期病患者及長者能夠更掌握自己的身體狀況,鼓勵他們建立健康生活,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撥款及主導推出「賽馬會e健樂電子健康管理計劃」,是全港首個結合電子健康管理技術、社區關懷及專業團隊跟進的長者健康管理服務計劃。

更多相片
「賽馬會e健樂電子健康管理計劃」設立的目標之一,是鼓勵長期病患者及長者能夠更掌握自己的身體狀況。

「賽馬會e健樂電子健康管理計劃」設立的目標之一,是鼓勵長期病患者及長者能夠更掌握自己的身體狀況。

參加者的健康指數一旦超標,護士團隊會即時致電了解及跟進。

參加者的健康指數一旦超標,護士團隊會即時致電了解及跟進。

盧伯伯患有糖尿病,自參加計劃後,身體情況大有改善。(本網記者攝)

盧伯伯患有糖尿病,自參加計劃後,身體情況大有改善。(本網記者攝)

盧伯伯對於使用電子儀器去管理健康,已經非常熟手。(本網記者攝)

盧伯伯對於使用電子儀器去管理健康,已經非常熟手。(本網記者攝)

盧伯伯還協助其他老友記學習使用電子儀器,檢查身體。(本網記者攝)

盧伯伯還協助其他老友記學習使用電子儀器,檢查身體。(本網記者攝)

曾婉君認為,計劃有助長者更主動了解自己的健康情況。(本網記者攝)

曾婉君認為,計劃有助長者更主動了解自己的健康情況。(本網記者攝)

參加者的健康指數一旦超標,護士團隊會即時致電了解及跟進。

參加者的健康指數一旦超標,護士團隊會即時致電了解及跟進。

計劃與長者安居協會、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老年學研究所及多個非政府機構組織合作,除了在全港八十間長者中心設立電子健康站,為長者進行恆常健康量度,亦會透過雲端把他們的健康狀況,傳送給護士團隊。如果健康指數超標,護士團隊會即時致電長者了解及跟進。

盧伯伯患有糖尿病,自參加計劃後,身體情況大有改善。(本網記者攝)

盧伯伯患有糖尿病,自參加計劃後,身體情況大有改善。(本網記者攝)

62歲的盧浩有便是計劃的受惠者之一。盧伯伯的家族有糖尿病病史,加上自己不良的飲食及生活習慣,其糖尿病情況一度轉壞,血壓亦偏高,他憶述在退休前,由於工作關係,養成不良的生活習慣,身體每況愈下:「當時在下班後,晚上吃飽了便睡覺,第二天一早開工,沒有理會健康問題。」

盧伯伯對於使用電子儀器去管理健康,已經非常熟手。(本網記者攝)

盧伯伯對於使用電子儀器去管理健康,已經非常熟手。(本網記者攝)

退休後,盧伯伯透過長者中心,參加了「賽馬會e健樂電子健康管理計劃」。自此之後,便開始主動關心自己的身體狀況,「參加計劃之前,經常都不願意活動,又鍾意吃東西,加上自己忍不到口,有時會想吃了才算罷,但參加計劃後,在吃的時候,知道明天要量度血壓、血糖等,便會變得克制一點。」

盧伯伯還協助其他老友記學習使用電子儀器,檢查身體。(本網記者攝)

盧伯伯還協助其他老友記學習使用電子儀器,檢查身體。(本網記者攝)

現時盧伯伯的身體狀況已大有改善,「行步路都快一點!」。不單如此,他還協助中心的其他長者,教授他們使用健康電子儀器,鼓勵他們一起關心自己身體的狀況,助人自助。

長者中心社工曾婉君表示,計劃推出前,普遍的長者都是前往醫院覆診或身體出現問題時,才願意作健康檢查,情況並不理想。「有了這個計劃後,他們有更多機會前往長者中心作定期檢查,例如量血壓和驗血糖等。從健康檢查中,他們了解到自己的疾病情況,例如知道自己的血壓是否穩定,糖尿的指數是否超標等。」

曾婉君認為,計劃有助長者更主動了解自己的健康情況。(本網記者攝)

曾婉君認為,計劃有助長者更主動了解自己的健康情況。(本網記者攝)

預防勝於治療,計劃亦為長者進行健康質素問卷評估,以協助長者中心了解長者健康及支援需要。曾婉君表示,中心會舉辦針對性的活動,例如由物理治療師舉辦痛症講座、職業治療師舉辦的八緞錦小組、營養師舉辦的飲食講座等。「參加者透過參加這些活動,可以建立一個健康自主的生活模式及推動他們更好地自我管理自己的疾病。」

除了提高長者個人健康管理的意識及能力,計劃亦希望透過成效評估及大數據分析,為政府及業界提供實證參考,協助促進「醫社合作」及制定長者社區照顧服務的新方向。

(特約專輯)

一項最新調查顯示,全球1/3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每周規律睡眠時間通常不足四晚。而在意大利,有1200萬人深受失眠困擾。

超半數人白天過度嗜睡

綜合外媒報導,根據GlobeNewswire近日發佈的「2025年全球睡眠調查」,一場「世界睡眠危機」正在發生:超半數人表示白天過度嗜睡,48%的受訪者在早晨感到負面情緒,36%感到易怒。此外,超七成受訪者在職業生涯中因失眠至少請過一天病假。

失眠的主要原因包括壓力、焦慮以及財務和經濟問題

調查顯示,失眠的主要原因包括壓力(57%)、焦慮(46%)以及財務和經濟問題(31%)。即使在入睡後,問題仍然存在:超三成受訪者表示會在夜間不斷醒來。對於女性來說,更年期是另一個令人不安的因素:44%處於該階段的女性患有睡眠障礙。

示意圖

示意圖

3成意大利人每晚睡眠時間不足6小時

根據意大利睡眠醫學協會的數據,意大利有1200萬人深受失眠困擾,尤其是在季節變換時。受影響最嚴重的是女性,約60%患有短暫性或慢性失眠。30%的意大利人每晚睡眠時間不足6小時,1/10的意大利人患有各種形式的慢性失眠症。

意大利各大區健康觀察站的報告顯示,18至24歲年齡段的年輕人平均每晚的睡眠時間為6小時40分鐘,比65歲以上的人少一個小時。

示意圖

示意圖

失眠導致健康風險增加 需註意調節

意大利睡眠醫學學會主席利諾指出,失眠並不都是一樣的症狀,有些失眠可能是由睡眠呼吸暫停、晝夜節律紊亂等引起。有的人入睡困難,有的人睡眠片段化,還有的人經常早醒,利諾表示,與睡眠正常的人相比,失眠導致情緒問題和抑鬱傾向的風險增加了三倍。此外,失眠還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利諾強調,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避免在晚間攝入咖啡因以及創造一個舒適的環境對於良好的睡眠非常重要。此外,有規律的體育活動是一種有效的輔助手段,白天散步或做一些運動可以促進深度睡眠,晚上最好避免劇烈活動,同時要避免長時間躺在床上看電視或手機。

示意圖

示意圖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