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科大港團隊研可攜熒光顯微鏡闖內地 有望明年推出市面

社會事

科大港團隊研可攜熒光顯微鏡闖內地 有望明年推出市面
社會事

社會事

科大港團隊研可攜熒光顯微鏡闖內地 有望明年推出市面

2019年04月12日 09:46 最後更新:09:49

嘗試將科研與產業結合,是本地科技人才的發展方向之一。

科技大學科技領導及創業碩士生林文宇(左),物理學系博士研究生劉偉傑(右)。

科技大學科技領導及創業碩士生林文宇(左),物理學系博士研究生劉偉傑(右)。

與內地商業夥伴合作、或甚至到內地創業的港生不在少數,科技大學科技領導及創業碩士生林文宇,與物理學系博士研究生劉偉傑的團隊,研發出可攜式熒光顯微鏡,可用於農村地區檢測豬瘟或材料防偽鑑定,成本比傳統方式低並更省時,正與內地廠商接洽生產,明年推出市面。兩人對赴大灣區發展持樂觀態度,並指科研與產業結合是政府、企業和研究員三贏局面。

可攜式熒光顯微鏡是簡化了的熒光共聚焦掃描顯微鏡,原理是以激光作光源,透過特定光學聚焦裝置,對染色的樣本進行掃描並輸出成像,可用於各類檢測,例如細菌、病毒和材料結構等。林文宇表示,現時傳統檢測,例如驗豬瘟病毒,由採樣本到運送至化驗室,最快也需一周才有結果,「若將顯微鏡帶到現場、由技術人員操作輸出圖像,經網絡發送到遠端專家作分析,最快3分鐘可得出檢測結果。」劉偉傑則補充,團隊正研究所收集數據、冀日後可利用人工智能演算方式即時得出結果。

更多相片
科技大學科技領導及創業碩士生林文宇(左),物理學系博士研究生劉偉傑(右)。

科技大學科技領導及創業碩士生林文宇(左),物理學系博士研究生劉偉傑(右)。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科技大學培育不少人才。 資料圖片

科技大學培育不少人才。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林文宇指,目前市面上無同類產品,傳統光學顯微鏡體積龐大不可搬動,價格為50、60萬元,而可攜式熒光顯微鏡計劃售兩萬元左右,現正與幾個廠商洽談生產,料明年推出市場。他透露已專門成立初創公司,除了顯微鏡,亦同步研製中小學STEAM教育可以用到的光學教材,正與浙江的商業夥伴洽談,將會同樣先在內地推出。

對於港府近年提倡赴大灣區發展,林文宇和劉偉傑均認同有助促進科研與產業合作,林文宇更形容是政府、企業和研究員「三贏」局面,「政府可因此贏得好名聲,產業可透過科技提升生產效率、增加收益;研究機構也賺到錢,研究員有更好待遇,而且基本上內地的資金比香港多一個『零』。」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科技大學培育不少人才。 資料圖片

科技大學培育不少人才。 資料圖片

劉偉傑亦以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為例,指很多著名科研小組均可將科研成果轉化成商業,本身因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喬治.斯穆特而決定留在科大攻讀博士的他直指,大灣區不乏具實力的大學,像南方科技大學等,若要本港研究生赴當地,須看有無對應發展機會,「這可以繼續觀望。」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早前印發《關於深入推進深圳綜合改革試點深化改革創新擴大開放的意見》,以推動深圳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李春臨在國新辦記者會表示,《意見》推出深化金融市場改革舉措,支持符合條件的香港聯交所上市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發行上市存托憑證;又允許符合條件、在香港聯交所上市並在境內註冊的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

廣東省副省長張虎。央視截圖

廣東省副省長張虎。央視截圖

他又說,《意見》提出深化國際航行船舶相關配套制度改革,為港澳台船員辦理社會保險,提供便利服務,認為這些改革任務將會發揮重要示範帶動作用。

深圳市市長覃偉中說,人工智能和低空經濟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深圳率先出台全國首部有關低空經濟的地方專項法規,至今已累計開通無人機航線近300條,完成載貨飛行170多萬架次。他認為深圳的低空經濟正蓄勢聚能,未來將圍繞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低空經濟產業綜合示範區,推動人工智能和低空經濟產業加快發展。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廣東省副省長張虎表示,深圳作為經濟特區,身處改革開放最前沿,廣東將支持河套建成深港科創綜合服務中心;支持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以及支持深圳推進放寬市場准入特別措施,加強外商投資保障,完善外籍人員入境居住、醫療和支付等生活便利制度。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