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三星堆埋藏多少輝煌文明歷史謎團? 考古只揭一小部分

歷史長河

三星堆埋藏多少輝煌文明歷史謎團? 考古只揭一小部分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三星堆埋藏多少輝煌文明歷史謎團? 考古只揭一小部分

2019年04月25日 10:00

三星堆真的需要長時間考古才能拆解謎團。

四川自古被稱為「天府之國」:地勢多樣,丹壑爭流,巴蜀文化亦源遠流長。在這片土地上還流傳一個個古蜀國傳說,那麼這個古蜀國真的存在過嗎?1929年,成都廣漢縣有一村民在挖水溝時發現坑道,內存精美玉石器,人類才揭開通往古蜀國輝煌歷史一角,發現的就是現在所說的「三星堆文明」。

更多相片
考古團隊整理三星堆出土文物 (資料圖片)

考古團隊整理三星堆出土文物 (資料圖片)

1934年三星堆發掘現場的合影 (網上圖片)

1934年三星堆發掘現場的合影 (網上圖片)

三星堆出土大量青銅面具 (網上圖片)

三星堆出土大量青銅面具 (網上圖片)

三星堆出土太陽輪形青銅器 (網上圖片)

三星堆出土太陽輪形青銅器 (網上圖片)

2005年,考古學家發掘出大量象牙 (資料圖片)

2005年,考古學家發掘出大量象牙 (資料圖片)

考古研究所文物修復人員修復青銅神樹 (網上圖片)

考古研究所文物修復人員修復青銅神樹 (網上圖片)

三星堆博物館展示青銅樹 (資料圖片)

三星堆博物館展示青銅樹 (資料圖片)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考古團隊整理三星堆出土文物 (資料圖片)

考古團隊整理三星堆出土文物 (資料圖片)

當時,考古專家紛紛前往,但當初他們只出土幾件玉器,認為它只可能是一座漢墓,後來也因戰亂政權更迭的種種,遺址逐漸被遺忘。專家卻沒有意識到,他們挖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1934年三星堆發掘現場的合影 (網上圖片)

1934年三星堆發掘現場的合影 (網上圖片)

「三星堆遺址」在這段時間受到破壞,要到1980年代才再成為焦點。1980年5月,四川省考古隊對遺址展開搶救性發掘,發現龍山時代和3000年至4000年前的房屋基址18座,墓葬4座。1982年,中國國家文物局,決定對三星堆展開專款專項考古發掘。這時挖掘經過周詳考慮,再不草率。很快,大量玉器、青銅器等文物被挖掘出來。這些文物時間非常早,專家都意識到這遺址不簡單,大有來頭。

三星堆出土大量青銅面具 (網上圖片)

三星堆出土大量青銅面具 (網上圖片)

事實上,不少歷史都記載了這古蜀國文明。「蜀」字最早發現於商代的甲骨文,而周武王伐商紂的牧野之戰時,蜀人曾經相助。西漢《蜀王本紀》以及東晉《華陽國志·蜀志》中,也有詳細記載蜀國歷史和傳說。唐代詩人李白更在《蜀道難》中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所提及的「蠶叢及魚鳧」,都是傳說中的歷史人物。

傳說中,「蠶叢」原先居住岷山石室,後來率領部族到成都居住。至於「魚鳧」則是古蜀國第三代統治者。據記載,魚鳧而下是望帝杜宇、叢帝鱉靈。這些古蜀國統治者名號怪異,記載他們史料稀少,所以李白才有「開國何茫然」的感嘆。後面還有兩句:「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也帶出古蜀國有多古老,也帶給中原無限神秘感。這段曾經存在的歷史及經輝煌的國度,由大批出土文物引證,引起世界轟動,遺址被稱為「三星堆文明」。

三星堆出土太陽輪形青銅器 (網上圖片)

三星堆出土太陽輪形青銅器 (網上圖片)

經考證,三星堆文物屬於3000 多年前的商周時期,三星堆遺址及文物出土,證明三千年前古蜀國的存在。人們開始驚嘆,也許蠶叢和魚鳧真的存在,古蜀國曾創造燦爛文明。

三星堆遺址不僅出土了大量的玉器,還出土眾多青銅面具,幾乎全是粗眉大眼、高鼻樑、闊扁嘴,沒有下頦,表情似笑非笑,似怒非怒,臉型與現代當地人大相徑庭。它代表了什麼?三星堆的神奇,不僅在於高度發達文明,還有出土了數以噸計的象牙。象牙原本盛產在印度和孟加拉,但是在三四千年的中土蜀國竟然出現大象蹤跡,要不是象群在巴蜀古國生活過,那就揭示古蜀國對外交通極其發達。

2005年,考古學家發掘出大量象牙 (資料圖片)

2005年,考古學家發掘出大量象牙 (資料圖片)

在三星堆文物中,還出土有金杖、青銅神樹等精美文物,與世界著名的瑪雅文化、古埃及文化非常接近,是否暗示中國古文明與世界其他古文明之間存在某種聯繫?另外,在坑中出土了5000 多枚來自印度洋的海貝。李白所說「不與秦塞通人煙」的古蜀國,居然出土了這些,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當然,在三星堆中也找到中華文化的痕跡,比如青銅神樹,其實在《山海經》中就有過記載。

考古研究所文物修復人員修復青銅神樹 (網上圖片)

考古研究所文物修復人員修復青銅神樹 (網上圖片)

隨著一大批精美、神秘的珍稀文物,將輝煌的古蜀文明展現眼前,同時連串歷史之謎接踵而來。關於遺址的種種,外界只發現很小部分,還有很多是無法用現在的知識認知來解釋。還有就是,古蜀國為何被廢棄?

三星堆博物館展示青銅樹 (資料圖片)

三星堆博物館展示青銅樹 (資料圖片)

目前,學術界較流行說法是洪水之禍,部分專家認為,包括三星堆遺址在內的成都平原古城群,均興建於距今三四千年前,當時氣候主要特徵為持續性乾燥、伴以突發性洪水。成都平原古城群位處多條河流形成的沖積平原,具有易徙的天然性質。而在三星堆附近發現的一層20至50厘米厚的淤泥,文化層也被破壞,被認為是三星堆遭受洪災的一項重要證據。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也有人認為古蜀國是毀於地震。有專家從三星堆附近發現的淤泥分析,也有其他地方文化層是完整的證據,故不可能發生過大洪水。三星堆出土的文物,幾乎都有灼過痕跡,也許能說明古蜀國發生大地震,伴隨著大火災。李白《蜀道難》中一句「地崩山摧壯士死」,情形與地震類似,也可以作為佐證。

也有人認為古蜀國因為戰爭滅亡。據指,距今3200 年的商代晚期,具有典型的三星堆文化風格的陶器開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尖底陶器和圜底釜,這為早期巴人的典型陶器。可能當時巴人文化發展壯大,後來還漸漸沿長江舉族西遷,最終將較弱的三星堆勢力以武力被驅逐,三星堆古蜀國文明從此消亡。

往下看更多文章

張堪當政 百姓「樂不可支」

2024年05月20日 20:00

成語「樂不可支」看似十分簡單,原意是形容快樂到不能撐持的地步,有快樂到了極點之意。「樂不可支」出自東漢•班固《東觀漢記•張堪傳》:「桑無附枝,麥穗兩歧,張君為政,樂不可支。」

張堪 (網上圖片)

張堪 (網上圖片)

東漢時候,有個能文能武的官員,名叫張堪。他從小失去父母,卻豪爽地把父母留下的錢財全部贈給侄兒。張堪十六歲到長安讀書,由於他品學兼優,人們稱他為「聖童」。當時地位很低的劉秀,對張堪非常賞識。後來劉秀當了皇帝,就重用張堪,並一次次升遷他。後來,任命他為蜀郡太守。張堪當了兩年蜀郡太守,又調任漁陽太守。在任內,他堅決打擊為非作歹、魚肉百姓的壞人,賞罰分明,説過的話一定辦到,深受屬下和百姓的愛戴。

有一次,匈奴出動一萬名騎兵侵犯漁陽,張堪親自率領騎兵迎敵,結果殺退了敵人。從此,匈奴不敢再來侵犯,邊境太平無事,百姓安居樂業。

張堪利用安定的環境,在狐奴一帶開墾大量稻田,鼓勵百姓耕種。經過幾年的辛勤耕作,這裏長滿了莊稼,物產豐足,百姓富裕。當地的人們特地編了一首歌,頌揚張堪的政績:「這裏的桑樹修整得沒有多餘的枝椏,麥子飽滿得一穗像是兩穗,張堪在這裏當政呀,老百姓快樂到了極點。」

百姓之所以會樂不可支,就是因為張堪對自己本職工作的盡心盡力;張堪之所以會得到劉秀的重用,也正是由於他的盡職盡責。由此可見,對本職工作的盡職盡責,不僅會讓大家感到滿意,同時也會給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益處,也會樂不可支的。

莫哥窟321窟飛天 (網上圖片)

莫哥窟321窟飛天 (網上圖片)

後世從中提煉出「樂不可支」這成語,用作形容快樂到了不能撐持的地步,或快樂到了極點之意。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