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特朗普賭「話事啤」衰在時間在中國一方

博客文章

特朗普賭「話事啤」衰在時間在中國一方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特朗普賭「話事啤」衰在時間在中國一方

2019年05月15日 18:28 最後更新:19:26

美國已對2000億美元中國貨加徵25%關稅,並在周一啟動程序,部署對另3000億美元中國貨加徵關稅。但聽美國總統特朗普講話,有時都幾好笑,一時說因為加稅而美國大勝,一時又說雙方很快達成協議,時晴時雨,搞到人眼花撩亂。

特朗普最新講法是與中國的貿易談判沒有破裂,形容雙方只是「小爭吵」,美中雙方團隊仍在磋商,而且有良好對話。又說在時機成熟時與中國達成協議。

或許美股在星期一跌得太急,特朗普才將「大勝利」突然講成為「小爭吵」。「小爭吵」之說固然不要相信,「大勝利」的講法,細看也要忍住笑才成。

特朗普早幾天在Twitter發帖,講到對中國貿易戰的大勝利,他的推論是咁的: 美國上周已對2000億美元中國貨加稅,未來將會再對3000億美元的中國貨加徵關稅,美國將因此得到1000億美元的額外稅款,對美國經濟大有裨益,他會用其中150億美元向美國農民買農產品,所以農民不用怕,政府向他們買農作物的數量,將較中國過去買入的更多。

這個自己出錢買美國自己農產品的豪舉,有一個漏洞是買來的農產品可以做甚麼?特朗普異想天開地想到一條好出路,就是送到貧窮國家去,救濟窮人,認為這是很人道的行為。特朗普還花時間去想另外的850億美元稅款如何花,他說要搞基建、醫療等。所以加徵關稅,對美國而言是「大勝」,對美國經濟大很有幫助。

睇完我忍不住笑,真不明白美國東西兩岸受過高深教育的美國人民,如何看待他們總統的邏輯。如果總統的邏輯對,所有美國長春藤大學的經濟學教授可以執包袱回家。如果總統的邏輯不對,美國的民主制為何會選出這樣的總統?

美國不是慈善家,若加徵關稅真會為美國帶來如此巨大的好處,相信特朗普不會派人與中國談判,早就大加特加了,加25%不夠,就加到50%,按特朗普的邏輯,再加多一倍稅就可收2000億美元,那就更發,美國是「大大勝」了。

特朗普這種神奇邏輯,缺陷在於是死硬的靜態計數,但貿易是動態的,若美國對5000億美元的中國貨品加徵關稅,美國進口商將轉而購買向本土或其他替代來源進口產品,中國輸入美國的貨品就會大幅減少,這1000億美元新增稅款從何而來?若無新稅,美國只是自掏腰包買起農民的產品。加稅中國輸,美國也輸。

另有一可能性是中國貨替代性低,美國一時三刻找不到其他國家,可以有這麼高效的生產線,生產如此數量的貨品,本土既缺乏這樣的生產能力,生產成本比加稅後的中國貨更高,所以中國貨難取代。若是如此,則美國確可多收1000億美元關稅,問題是這1000億美元關稅收入中,可能有800億至900億,是由美國本土的消費者及進口商承擔,即特朗普只是抽自己人稅。

若他還把抽回來的稅款亂花,買農產品去派的話,即等於大量浪費了美國的資源,相信美國經濟將急速倒退。

特朗普這樣天天說自己大勝,邏輯雖然不堪一擊,但他不是傻瓜,這樣說有兩個目的,第一是催眠美國中、西、南部的選民,特別是因為大加關稅而受損的農民,向他們派定心丸,說反枱行動不單令美國大勝,農民也不會受損;第二藉此恫嚇中國,由於美國大勝,中國大輸,所以中國應快快投降,接受美國提出的條件。

特朗普如今是在打「話事啤」,把所有籌碼推到枱面,與中國賭一鋪,若中國頂不順,就只能棄牌投降,接受城下之盟。但若捱得過,時間優勢在中國的一邊,因特朗普明年要選舉,對他來說,捱3個月至半年,都嫌太長了。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美英教導我們人權標準

2024年04月26日 23:33 最後更新:04月27日 00:30

正當美國和英國仍然就香港23條立法喋喋不休之際,他們國內就出現了一道又一道的美麗風景線。

第一,美國校園的反戰浪潮。拜登政府被巴以戰爭搞到焦頭爛額頭,亟欲將注意力轉到烏克蘭戰場,到處質疑中國支援俄羅斯。可惜這個轉移注意力的政治操作不太成功,美國國內特別是大學校園之內,燃起了暴烈的反戰之火。最近一個星期,美國的名校爆發大規模的示威浪潮,大量學生不滿以色列在加沙的戰爭,導致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在校園內紮營抗議。由於美國國內猶太勢力強橫,策動政客連番向大學施壓,大學紛紛出招清場,結果就爆發一波又一波的衝突。這兩星期先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開始,警方進入校園拘捕示威學生,導致數百個哥大的老師及教職員也出來抗議,要求釋放學生。

接著南加州大學都出現清場事件,洛杉磯警方在4月24日在南加校園逮捕了數十名示威者。據傳媒報道,數百個學生在校園抗議,其實相對和平,學生高舉寫著「自由巴勒斯坦」、「停火」和「沒有學費就沒有戰爭」等標語。到洛杉磯警方介入清場時,只有100多人留下,對抗場面亦不算激烈,沒有太多暴力發生,只有個別事件例如學生將一樽蒸餾水掟向警察防線,其餘抗議者基本上在示威過程保持和平。

當然,南加大的學生並沒有香港2019年校園示威那樣,示威者在大學製造數以千計的汽油彈,用汽油彈襲擊警方,並且用弓箭射擊警察。但美國的和平示威者照樣被警方拘捕。 

美國前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曾經指香港的示威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現在這道美麗的風景線,就在美國全國大學校園遍地開花。美國警察火速清場,學校配合停止上實體課,全面改為上網課, 為何不見到美國有譴責「警暴」的聲音?如果套用美國同一標準,香港可以考慮制裁美國的高官,起碼要禁止洛杉磯警察首長入境香港。

第二,英國將難民轉送盧旺達。如果講侵犯人權程度,美國的緊密盟友英國就更加離譜了。英國在本周決定要將非法移民遣送到盧旺達,周一(4月22日)經過上下議院馬拉松式8小時辯論後,通過「盧旺達計劃」。這個拖延了兩年的遣送非法移民計劃,終於獲得通過。

「盧旺達計劃」最早是由英國前首相約翰遜提出,並在2022年4月和盧旺達政府達成協議,英國將部分非法入境的難民轉送到盧旺達,英國政府預付1.2億英鎊,由盧旺達處理這些難民。計劃之後得到兩任首相卓慧思和辛偉誠支持,但遭到國內外廣泛反對,指計劃嚴重侵犯人權。當時英國已經如箭在弦,在2022年6月要將難民押去機場,準備送往盧旺達,但最後一刻歐洲人權法庭叫停了盧旺逹計劃,阻止了飛機起飛。

之後英國政府一直在各級法院打官司,但最後被英國最高法院裁定計劃不合法,理由是盧旺達並非安全的第三國,而且難民很可能會被遣送回母國。不過,辛偉誠並沒有把英國最高法院的裁決放在眼裏,並表示政府會繼續推進這個計劃,由他擔任首相的一刻開始,就全力推進計劃,最後將法案提上國會。但在國會冗長的辯論當中,關心的主要不是人權問題,而是計劃太貴。

反對黨工黨攻擊盧旺達計劃,理由是費用太高,每遣送一名非法移民,當初預計要花17萬英鎊。而早在2022年,非法進入英國的移民人數已超過4.5萬人,考慮通脹等因素,英國政府在未來5年,要花費高達3.7億英鎊,才能夠將1%的非法移民送走,要全部送去盧旺達就需要370億英鎊,可以說是天文數字。英國人關心預算多於人權,相當現實。

想當年香港還在英國殖民統治之下,指令香港做「第一收容港」,全面收容越南船民。由歷史事例可見,叫人做事容易,自己做事艱難,雙重標準,莫此為甚。

觀乎美英的人權狀況,他們還好意思對香港的情況指手劃腳,既要制裁香港官員,又說要限制香港官員入境。看看他們的所作所為,就知道什麼是「面皮三尺厚」了。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