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破壞死物論

博客文章

破壞死物論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破壞死物論

2019年09月13日 18:33 最後更新:09月14日 10:41

一場曠日持久的示威,對經濟的影響急速擴散。示威者與同情他們的人對運動所造成的經濟損失,無動於衷,例如暴徒闖入並大肆破壞立法會,同情示威的人都只是輕輕一句:「只係破壞死物啫」輕輕帶過。至於對經濟的損失,年青人更加不屑一顧,他們不關心這些,只關心民主自由。

我研究政治,也涉獵經濟。Economics,中國本無此概念,清末傳到中國,翻譯成「經濟」,意謂經世濟民之學,當時中國國貧民弱,亟欲學習西方營運事業、惠及人民的學說。看經濟問題,如只看數字,好像冷冰冰的,例如說這場運動令到來港旅客人數大跌,令香港旅遊收益每月減少了120億元,數字巨大,但乍看沒有太大的感覺。但當你了解受影響苦主的慘況,才會有一點感性認識。

在朋友聚會中,講到兩個真實個案。有朋友的表弟經營日本餐廳,他在銅鑼灣的餐廳,以前生意很好,賓客盈門,既有內地旅客,也有不少本地的生意人。但這兩個月生意冷清,整個晚上經常只有一、兩枱客人,餐廳內連廚房,員工人數十人以上,比客人還要多。餐廳老闆用「蝕到喊」來形容,每月單計鋪租十多萬元,但生意只有幾萬元,連買食材也不夠,他打算挨多一個月,就會把餐廳摺埋。

朋友引述40多歲的餐廳老闆講到喊。他的奮鬥可以說是典型的香港故事,當年讀書不成,做廚房學師。廚房工作辛苦,令他知道要奮鬥拼搏,日後才會有更好的生活。他挨著挨著,終於成為大廚。其後得到一個有錢的食客相識,打本給他出來另起爐灶,開了一家日本餐廳,挨了十年,置了業,成了家。孩子正在念小學,還打算送孩子到外國留學。

但餐廳老闆的美滿家庭、這個香港成功的故事,卻因為這場暴亂瞬間幻滅。他所有的身家就是這家餐廳,餐廳結業將欠下一屁股的債,住所還有8年才供滿,孩子讀國際學校的開支不知如何支付,更遑論出國留學了。他的人生就像突然熄燈一樣,十多二十的努力成果,轉眼灰飛煙滅。他問:「為什麼別人可以剝奪了我十幾二十年的努力成果?一些人爭取他們的自由,為什麼可以影響了我兒子就學的自由、影響我一家人尋求美好生活的自由?」這些問題的確難答。

另一位「苦主」是我舊同學的導遊親戚。他今年30多歲,他說見到將軍澳有一個導遊因為兩星期沒有工開,走去斬人的新聞,他也想去斬人。舊同學馬上勸他不要衝動,要多多忍耐。這個導遊親戚的生活下跌得太快,生活壓力太大,情緒有點失控。他住在公屋,居住生活開支不算太高,過去月入有兩、三萬月,一家人活得少少像「中產」。但暴動爆發,他已個多月沒有開工,女兒年紀又小,一場運動,火速把他一家人的正常生活摧毀。

導遊親戚正陷入一個艱難處境,究竟應該離開已做了十多年的導遊行業,尋找新的體力勞動工作(沒有其他文職工作他懂得做),還是再等待一段時間,希望這場風波盡快平息?但他的老闆告訴他,這場風波已令到內地人極其憤恨香港,擔心風波不會三、兩個內會完,叫他做好長期停業的打算。他感到極之無奈。朋友覺得他已有嚴重抑鬱症的傾向,勸他看看精神科醫生去控制情緒。

當經濟變成活生生的例子的時候,便不是「死物」了。試想想,每月減少120億元的旅遊收入,粗略算三份之一是相關行業的工資成本,是在說20萬員工的事情,行業驟變令到不少的家庭大受壓力,這並非超現實的故事。

一些中產的人士,積蓄豐厚,他們的下一代,有家庭照顧,生活無憂,當然可以很輕鬆地說「破壞死物論」,不用關心經濟。但他們在爭取自由權利的同時,卻完全剝奪了其他人爭取正常生活的自由,這樣做,公平嗎?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直接封禁社媒平台 可以提高香港自由排名?

2024年05月10日 19:38 最後更新:20:43

美西方一個又一個的排行榜,把香港的排名壓得越來越低,有時低到一個露出馬腳的地步。

5月3日是世界新聞自由日,無國界記者公布2024年世界新聞自由指數,香港排名135名,在180個國家和地區的排名榜中相當靠後,較一些由軍政府控制的發展中國家排名更後。而美國就排55,位居中前列。可以看看美國這個如此重視新聞自由的國度,做了什麼促進新聞和言論自由的事情。

一,封禁TikTok。美國參眾兩院通過封禁TikTok的法案,強逼TikTok中國大股東字節跳動要麼將股權出售,要麼TikTok就被封禁,美國總統拜登火速簽署法案生效。事過境遷,美國政客就露出馬腳,他們打著「國家安全」旗號封禁TikTok的背後,真正目標是封殺言論自由。

5月3日,共和黨參議員羅姆尼主持麥凱恩研究所的一個論壇,訪問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羅姆尼問布林肯,「一般來說,以色列人很擅長公關,但為什麼以色列和美國為加沙戰爭所做的辯護,如此無效?」布林肯將矛頭指向社交媒體,「在社群媒體生態系統環境中,背景、歷史、事實都被遺忘了,畫面引起的情緒,佔據了主導地位。」

羅姆尼則附和稱,「有些人想知道我們(議員)為什麼壓倒性地支持可能下架TikTok的法案,但如果你看看TikTok上的作品以及巴勒斯坦相關視頻數量,與其它社交媒體相比,它是壓倒性的」。羅姆尼直言:「這觸及了真正利益。」

羅姆尼的說話坦白得令人震驚,猶太的利益原來就是美國「真正利益」。在這個真正利益面前,言論自由、新聞自由都可以被犧牲了。

羅姆尼及布林肯的言論,受到言論自由派強烈反對,前《衛報》專欄作家羅賓遜在社交媒體X平台上寫道:「我不知道羅姆尼是否意識到,他這番承認的話將被寫入法律裡,用來主張TikTok禁令,這明顯違反了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而國家安全只是一個藉口。」

美國政客因為不喜歡TikTok上有暴露加沙戰爭殘忍真相的大量視頻,為維護猶太利益,就直接封殺一個社媒平台。反觀香港,社媒平台將「榮光歌」 虛假地列為香港國歌,特區政府並無封禁社媒平台,如今向法庭申請到臨時禁制令,也不是馬上強硬執行,而是慢慢勸說社媒平台矯正錯誤的搜尋結果,將「榮光歌」在香港搜索時下架而已。

二,學生示威一天清場。美國大學校園爆發大量支持巴勒斯坦人的反戰抗議活動,美國政府就鐵腕對待。最突出的例子是哥倫比亞大學,學生在4月17日宣佈紮營抗議,校方在4月18日就引入當地警察清場。這還不止,美國國會火速通過反猶法案,客觀上將支援巴勒斯坦的抗議活動定為非法,即使是和平進行亦都會被指為犯法。

反觀香港,在2019年發生大量佔領大學校園事件,以理工大學為例,當年10月就被示威者佔領了13日,當中黑暴在校內大量製造了數千個汽油彈,和警方對峙。香港警方長期忍耐,並無強硬攻入校園。事後理大花了5億元來修復校園,據校內的老師說,如今很多後樓梯等地方,仍然無法完全恢復舊觀,黑暴對學校的破壞,成為了校園的一道烙印。 

香港警察對待嚴重暴力的學生示威長期忍讓,美國警察就對和平的學生示威一天就出手了。

對比香港和美國發生的事情,你就會發覺,這些所謂新聞自由的排名十分搞笑,難道香港要好像美國一樣,通過法例,鐵腕封禁社媒平台,才能獲得更高的自由排名?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