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中國文學批評史首部文學專論 《典論》大部份篇章已散佚

史空穿梭

中國文學批評史首部文學專論 《典論》大部份篇章已散佚
史空穿梭

史空穿梭

中國文學批評史首部文學專論 《典論》大部份篇章已散佚

2020年01月02日 10:00

魏文帝曹丕是漢魏時期重要的文學理論批評家,除了在建安文學上有一定地位,他所著的《典論》更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第一部文學專論。

曹丕 (網上圖片)

曹丕 (網上圖片)

《典論》是曹丕所撰的一部政治、社會、道德、文化論集,全書原本共有五卷二十篇。可惜這二十篇文章至今大多已經失散,只剩下〈自敘〉、〈論文〉、〈內戒〉三篇,但只〈論文〉一章,由於南朝時被蕭統選入了《昭明文選》而得以完整保存。

《典論‧論文》(網上圖片)

《典論‧論文》(網上圖片)

雖然只有僅僅一篇《典論·論文》,但仍然是一篇非常重要的文論著作,在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因為在之前還沒有人曾撰寫過在嚴格意義上的文學理論專著。因此,《典論·論文》的產生是中國古代文論開始步入自覺期的一個標誌。

建安七子 (網上圖片)

建安七子 (網上圖片)

《典論·論文》從批評「文人相輕」入手,強調「審己度人」,對建安七子的創作個性及其風格作出分析,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四科八體」的文體說,強調「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的文學價值觀及「文以氣為主」的作家論。

曹丕號召作家要以古代聖賢培養自己具有一種超功利的審美心態,充分表現了他的卓識遠見,也是當時文學趨向自覺的深刻表現。

往下看更多文章

牧童談治國 只要去除「害群之馬」

2024年04月29日 20:00

「害群之馬」是很常見的成語,意思也簡單直接,但大家能說出它的出處嗎?「害群之馬」出自《莊子•雜篇•徐無鬼》:「夫為天下者,亦奚以異乎牧馬者哉?亦去其害馬者而已矣。」

有一次,黃帝要到具茨山去拜見賢人大隗。黃帝一行人來到襄城原野時,迷失了方向。這時,黃帝一行人遇到一個放馬的孩子,他們就問他:「你知道具茨山在哪嗎?」孩子說:「當然知道了。」黃帝說:「那麼你知道大隗住在哪裡嗎?」 孩子說:「知道。」

一群馬 (網上圖片)

一群馬 (網上圖片)

黃帝說:「你這孩子真讓人吃驚,你不但知道具茨山的位置,還知道大隗住在哪裡。那麼我問你,你是否知道如何治理天下呢?」孩子說:「治理天下,就像你們在野外遊走一樣,只管前行,不要把政事搞得太複雜。我前幾年在塵世間遊歷,常患頭昏眼花的毛病。有一位長者教導我說:你要乘著陽光之車,在襄城的原野上遨遊,忘掉塵世上的一切。現在我的毛病已經好了,我又要開始在茫茫塵世之外暢遊。治理天下也應當像這樣,我想用不著我來說甚麼。」

牧童 (網上圖片)

牧童 (網上圖片)

黃帝說:「治理天下,確實不是你的事情,可是儘管如此,我還是要向你請教究竟怎樣能治理好天下?」牧童不肯回答,黃帝又問,牧童只好說:「治理天下,就像我放馬一樣,只要能祛除妨害馬兒自然成長、繁衍的東西就足夠了。」黃帝大受啟發,稱牧童為天師,再三拜謝牧童,方才離開。

牧童 (網上圖片)

牧童 (網上圖片)

害群之馬的可怕之處,在於它那驚人的破壞力。一個正直能幹的人進入一個混亂的群體可能會被吞沒,而一個無德無才者能很快將一個高效的人群變成一盤散沙。組織系統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協和容忍的基礎上的,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管理者是否懂得害群之馬的危害,並且在日常中加以抑制,直接關係到群體的生死存亡。成語告訴人們,對於有損國家、集體、人民利益的團體或個人,要及時發現、及時處理,以免給國家、集體人民造成更大的損失。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