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紫禁城迎600歲大革新 更多文物逐步展現

歷史長河

紫禁城迎600歲大革新 更多文物逐步展現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紫禁城迎600歲大革新 更多文物逐步展現

2020年02月17日 10:00

一改以往「北京故宮只有殼」的印象。

紫禁城(故宮)是明清兩朝的皇宮,於明成祖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適逢今年為紫禁城600歲,北京故宮博物院將舉行連串活動,包括於5月,將五代十國南唐畫家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展現世人前。還有蘇軾主題書畫特展以及中國與凡爾賽展等等。

更多相片
大家可在稍後一睹《韓熙載夜宴圖》廬山真面目 (網上圖片)

一改以往「北京故宮只有殼」的印象。

大陸解放時期的北京故宮 (網上圖片)

一提起北京故宮,以往很多人的印象都只是紅牆黃瓦及皇家威嚴,就沒有了。故宮博物院有見及此,由2012年起展開多方面的革新,至今開放面積多了,亦向公眾展出更多文物。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表示,未來會設計多一點專題展覽:「目前為止,故宮展出的文物只是接近院藏的5%。博物院將通過研究,讓更多文物走出來。」

大陸解放時期的北京故宮 (網上圖片)

故宮博物院趁紫禁城600歲,也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計劃舉辦的展覽題材涵蓋古代建築、專題書畫、古代器物、中外文明等多個主題。其中,「紫禁城建成600年展」,將以600年來時間軸線中的20多個關鍵年份為基礎,通過紫禁城的營繕、改造和保護等事件,介紹600年來紫禁城的變化。另一方面,預計今年上半年亮相的「往昔世相—故宮博物院藏古代人物畫展」,選取故宮重點藏品《韓熙載夜宴圖》,展現人物畫從東晉南北朝至明清時期的發展脈絡。

陶瓷館展品 (網上圖片)

武英殿的「陶瓷館」專館在本年6月底完成升級改造後,也會重新開放,展現中國陶瓷8千年發展歷程。升級後的文物數量,由原「陶瓷館」的400件增加到1000件。還有另一重點「中國與凡爾賽展」則將結合故宮藏法國宮廷及傳教士、使節帶來的精美文物,還原十八世紀中法兩國文化和藝術盛況。

延禧宮古今外貌 (網上圖片)

至於近年成為故宮人氣之選的延禧宮,亦計劃2020年改造成外國文物館,展示博物院庋藏的外國文物,包括漆器、陶器、瓷器、玻璃器、琺瑯器、金屬器、織物、繪畫、書籍、雕塑、家具、鐘錶及科技儀器等,分別來自英國、法國、德國、瑞士、俄國、意大利、奧地利、美國、日本、朝鮮等,主要都是清宮舊藏。

大陸解放時期的北京故宮 (網上圖片)

故宮大革新,一改後世「到此一遊」的感覺。故宮博物院希望,能夠透過文物展品,在學術和大眾之間找到平衡,講出背後故事,以反映不同時代人們的物質精神生活。王旭東說:「我們希望更多觀眾能慢慢地欣賞文物。」

大陸解放時期的北京故宮 (網上圖片)

故宮博物院又透露,故宮的文物、古建築於下一步都將盡快實現數碼化,將會成為今後學術研究、文創開發、社會教育和新媒體應用提供最直接的來源。王旭東表示,如果要到現場看展覽,希望大家要有準備來看:「希望人們通過旅遊了解文化,用文化滋養旅遊的人,讓每一個參觀故宮展覽的人都有真正的收穫。」

大陸解放時期的北京故宮 (網上圖片)

大陸解放時期的北京故宮 (網上圖片)

大家可在稍後一睹《韓熙載夜宴圖》廬山真面目 (網上圖片)

大家可在稍後一睹《韓熙載夜宴圖》廬山真面目 (網上圖片)

一提起北京故宮,以往很多人的印象都只是紅牆黃瓦及皇家威嚴,就沒有了。故宮博物院有見及此,由2012年起展開多方面的革新,至今開放面積多了,亦向公眾展出更多文物。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表示,未來會設計多一點專題展覽:「目前為止,故宮展出的文物只是接近院藏的5%。博物院將通過研究,讓更多文物走出來。」

大陸解放時期的北京故宮 (網上圖片)

大陸解放時期的北京故宮 (網上圖片)

故宮博物院趁紫禁城600歲,也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計劃舉辦的展覽題材涵蓋古代建築、專題書畫、古代器物、中外文明等多個主題。其中,「紫禁城建成600年展」,將以600年來時間軸線中的20多個關鍵年份為基礎,通過紫禁城的營繕、改造和保護等事件,介紹600年來紫禁城的變化。另一方面,預計今年上半年亮相的「往昔世相—故宮博物院藏古代人物畫展」,選取故宮重點藏品《韓熙載夜宴圖》,展現人物畫從東晉南北朝至明清時期的發展脈絡。

大陸解放時期的北京故宮 (網上圖片)

大陸解放時期的北京故宮 (網上圖片)

武英殿的「陶瓷館」專館在本年6月底完成升級改造後,也會重新開放,展現中國陶瓷8千年發展歷程。升級後的文物數量,由原「陶瓷館」的400件增加到1000件。還有另一重點「中國與凡爾賽展」則將結合故宮藏法國宮廷及傳教士、使節帶來的精美文物,還原十八世紀中法兩國文化和藝術盛況。

陶瓷館展品 (網上圖片)

陶瓷館展品 (網上圖片)

至於近年成為故宮人氣之選的延禧宮,亦計劃2020年改造成外國文物館,展示博物院庋藏的外國文物,包括漆器、陶器、瓷器、玻璃器、琺瑯器、金屬器、織物、繪畫、書籍、雕塑、家具、鐘錶及科技儀器等,分別來自英國、法國、德國、瑞士、俄國、意大利、奧地利、美國、日本、朝鮮等,主要都是清宮舊藏。

延禧宮古今外貌 (網上圖片)

延禧宮古今外貌 (網上圖片)

故宮大革新,一改後世「到此一遊」的感覺。故宮博物院希望,能夠透過文物展品,在學術和大眾之間找到平衡,講出背後故事,以反映不同時代人們的物質精神生活。王旭東說:「我們希望更多觀眾能慢慢地欣賞文物。」

大陸解放時期的北京故宮 (網上圖片)

大陸解放時期的北京故宮 (網上圖片)

故宮博物院又透露,故宮的文物、古建築於下一步都將盡快實現數碼化,將會成為今後學術研究、文創開發、社會教育和新媒體應用提供最直接的來源。王旭東表示,如果要到現場看展覽,希望大家要有準備來看:「希望人們通過旅遊了解文化,用文化滋養旅遊的人,讓每一個參觀故宮展覽的人都有真正的收穫。」

大陸解放時期的北京故宮 (網上圖片)

大陸解放時期的北京故宮 (網上圖片)

大陸解放時期的北京故宮 (網上圖片)

大陸解放時期的北京故宮 (網上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中國人從何時開始過五一勞動節?

2024年05月02日 11:00

五一勞動節又名國際勞動節,以其起源在西方國家,且已成為世界各國勞工界爭取權益的盛事。爭取勞工權益又與近代工業的興起有關。傳統中國以農立國,工業規模並不大,且多以手工作坊為主,談不上要爭取甚麼勞工權益。不過隨著中國在鴉片戰爭中落敗,被迫門戶開放,外商來華設廠生產,加上洋務運動,最終使中國從傳統國家開始走上工業強國之路,並且開始過五一國際勞動節。

關於五一國際勞動節的起源,據說在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16816名工人為爭取實行8小時工作制而舉行大罷工,經過艱苦的流血鬥爭,終於獲得了勝利。為紀念這次偉大的工人運動,1889年7月,在恩格斯組織召開的第二國際成立大會上宣佈將每年的五月一日定為國際勞動節。

1912年5月1日美國紐約勞工自發紀念五一勞動節。(網上圖片)

1912年5月1日美國紐約勞工自發紀念五一勞動節。(網上圖片)

1890年5月1日,歐美各國的工人階級率先走向街頭,舉行盛大的示威遊行與集會,爭取合法權益。從此,每逢這一天世界各國的勞動人民都要集會、遊行,以示慶祝,並公眾放假。為紀念這次工人運動,1889年7月14日,由各國馬克思主義者召集的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在法國巴黎隆重開幕。大會上,與會代表一致同意:把5月1日定為國際無產階級的共同節日。

至於中國人何時開始過五一國際勞動節呢?原來也不太遲了。1905年,孫中山在同盟會機關報——《民報》對「五一」節進行過宣傳介紹,當時翻譯為「萬國勞動者團結大示威」,成為最早的歷史紀錄。1918年5月1日,少數革命知識份子在上海、蘇州、杭州、漢口等地,派發過介紹五一勞動節的傳單。根據事後共產國際《北京共產主義組織的報告》寫道︰「北京的人口不過93萬,可以大膽地說,有一半以上是遊手好閒的人……政治問題仍然不被重視。」「在清朝時有許多遺老遺少居住在那裡,他們利用與帝王的關係,繼續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現在還有將近20萬這樣的居民,由於他們的忠順,仍然不從事任何固定的職業。」「除了這些懶漢以外,還要再加上大大小小的文武官員,以及簇擁在他們周圍的各種寄生蟲。」

1920年5月1日,《新青年》出版《勞動節紀念號》(7卷6號)。(網上圖片)

1920年5月1日,《新青年》出版《勞動節紀念號》(7卷6號)。(網上圖片)

另外,以李大釗為首的共產黨人也開始從事勞工問題等研究。1919年3月9日,李大釗到唐山煤礦實地調查的工人生活狀況,寫成《唐山煤廠的工人生活——工人不如騾馬》,刊登在《每週評論》第12號上面。14日到16日在《晨報》上發表了《現代青年活動的方向》,「我們要曉得痛苦的人,是些什麼人?痛苦的事,是些什麼事?痛苦的原因,在什麼地方?要想解脫他們的痛苦,應該用什麼方法?」向知識青年傳播先進的革命理論,促使一批先進的青年人集聚在李大釗身邊。5月1日,在李大釗協助下,《晨報》第7版「文化副刊」是「五一勞動節紀念」專號,介紹歐洲國際勞動大會盛況,號召中國工人階級與國際勞動組織接軌。這一天,淵泉(陳溥賢)、守常(李大釗)、一粟(高一涵)分別撰文介紹「五一國際勞動節」的起源和現實意義。李大釗在《五一節雜感》中指出,這是工人「直接行動」取得成功的日子。此文為幾天後爆發的「五四運動」及工人階級登上中國政治舞台,起到了巨大的動員作用。

1950年勞動節北京彩照,20萬中國人民一起歡慶節日。(網上圖片)

1950年勞動節北京彩照,20萬中國人民一起歡慶節日。(網上圖片)

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廣州、九江、唐山等各工業城市的工人群眾浩浩蕩蕩地走向街市、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遊行、集會。李大釗專門在《新青年》上發表了《五一運動史》,介紹「五一」節的來歷和美法等國工人紀念「五一」的活動,號召中國工人把這年的「五一」作為覺醒的日期。陳獨秀也為慶祝這個節日發表了《勞動者底覺悟》《上海厚生紗廠湖南女工問題》等重要文章,並且在上海船務棧房工界聯合會作了《勞苦者的覺悟》的演說,闡明了「勞動創造世界」、「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貴重」的觀點。

五一勞動節宣傳漫畫 勞動節 (網上圖片)

五一勞動節宣傳漫畫 勞動節 (網上圖片)

當天各地工人和知識份子共同集會。在上海,陳獨秀指導下,5000多名工人召開了由中華全國工界協進會等7個團體聯合籌備的世界勞動紀念大會,陳獨秀當選籌備大會顧問。紀念會上,各界代表發表演說,工人提出8小時工作、8小時休息、8小時教育的「三八制」要求,並高呼「勞工萬歲」「中華工界萬歲」等口號。

在北京,李大釗領導了以北京大學為中心的紀念活動。北京大學學生在這一天罷課,校內召開了500多名校工和學生參加的紀念大會,李大釗到會講話。何孟雄等8名北大學生和一些青年外出宣傳,散發《五月一日北京勞工宣言》,喚起工人為反對剝削、爭取自身權利而鬥爭,被巡警拘捕。鄧中夏到北京長辛店,向鐵路工人散發《五月一日北京勞工宣言》並發表講演。這是中國首次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的活動,也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五一」勞動節。

在今天,「五一」已成為市民出遊的日子。圖為2020年5月1日的西貢碼頭。(資料圖片)

在今天,「五一」已成為市民出遊的日子。圖為2020年5月1日的西貢碼頭。(資料圖片)

不過「五一」成為法定假期還在新中國成立後。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國務院的身前)規定5月1日為勞動節。至於香港,「五一」成為法定假期屬於1997年回歸後的事情。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