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上陽賦》章子怡霸氣笄禮 源於周代女子15歲便可出嫁

歷史長河

《上陽賦》章子怡霸氣笄禮 源於周代女子15歲便可出嫁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上陽賦》章子怡霸氣笄禮 源於周代女子15歲便可出嫁

2021年02月17日 10:00

「冠禮」,亦即是男子的成年禮,大家可能不會陌生。但其實古代女子也一樣有成年禮,叫作「及笄之禮」,或稱「笄禮」,行禮的年齡一般比男子早,多數只有15歲。

上陽賦 (影視圖片)

上陽賦 (影視圖片)

最近,內地古裝電視劇《上陽賦》第一集,便上演了一幕極具排場的笄禮,無論是佈景、場設都極具質感,加上由女主角章子怡演出的上陽郡主王儇,以一襲空靈脫俗的白衣現身,更是令人難忘。

及笄,是古代女孩成人禮,女子年滿15歲,用笄(簪子)把頭髮綰起來的儀式,意味女子完全成人了,可以擇婿嫁人。這種儀式在中國、朝鮮、日本等都會出現。至於笄字的來源,可見《說文解字》:「簪也。從竹,幵聲。」《篇海》說,「婦人之笄,則今之簪也。本作筓。」笄為一種飾件,用來固定髮髻,是根細長釺子,一頭銳,一頭鈍,鈍的一頭有突出的裝飾,稱為首部。笄是髮簪家族的鼻祖。笄的首部簡單樸素。後來的簪、釵等皆是在笄的基礎上發展而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說回笄禮,《禮記·曲禮》早已有作記載:「子許嫁,笄而字。」《禮記·雜記》:「女子十有五年許嫁,笄而字。」意思是女子是在許嫁之後,便會舉行笄禮,同以取表字。表字的意思是成年後,需要受到社會尊重,晚輩直呼其名代表不恭敬,於是需要取一個字,用以區別長幼尊卑。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至於早期笄禮的儀節,文獻沒有作詳細記載,《通典·女笄》說:「笄女禮猶冠男也,使主婦、女賓執其禮。」 大多人認為笄禮的儀節與冠禮相似。

不過一般都認為,在行笄禮時,女子便會改變幼年時的髮式,將頭髮綰成一個髻,然後用一塊黑布將髮髻包住,隨即以簪插定髮髻。主行笄禮者為女性家長,由約請的女賓為少女加笄,表示女子成年可以結婚。至於貴族女子受笄後,一般要在公宮或宗室接受成人教育,授以「婦德、婦容、婦功、婦言」等,作為媳婦必須具備的待人接物及侍奉舅姑的品德禮貌與女紅勞作等技巧本頌。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到了宋代,為了推行儒家文化,講究禮儀規範,更特地制定了士庶女子的笄禮儀式。司馬光的《書儀》以及《朱子家禮》都記載了具體的程序。笄禮行之於中堂,執事者用家內的婦女婢妾充任。席以背設柂櫛總首飾置桌上,冠笄盛於盤中,上面蒙以帕,由執事者執之。主人於中門內迎賓。賓致祝詞後為之加冠、笄,贊者為之施首飾,賓揖笄者,適房,改服背子。既笄,所拜見者僅限於父及諸母、諸姑、兄姊。

往下看更多文章

牧童談治國 只要去除「害群之馬」

2024年04月29日 20:00

「害群之馬」是很常見的成語,意思也簡單直接,但大家能說出它的出處嗎?「害群之馬」出自《莊子•雜篇•徐無鬼》:「夫為天下者,亦奚以異乎牧馬者哉?亦去其害馬者而已矣。」

有一次,黃帝要到具茨山去拜見賢人大隗。黃帝一行人來到襄城原野時,迷失了方向。這時,黃帝一行人遇到一個放馬的孩子,他們就問他:「你知道具茨山在哪嗎?」孩子說:「當然知道了。」黃帝說:「那麼你知道大隗住在哪裡嗎?」 孩子說:「知道。」

一群馬 (網上圖片)

一群馬 (網上圖片)

黃帝說:「你這孩子真讓人吃驚,你不但知道具茨山的位置,還知道大隗住在哪裡。那麼我問你,你是否知道如何治理天下呢?」孩子說:「治理天下,就像你們在野外遊走一樣,只管前行,不要把政事搞得太複雜。我前幾年在塵世間遊歷,常患頭昏眼花的毛病。有一位長者教導我說:你要乘著陽光之車,在襄城的原野上遨遊,忘掉塵世上的一切。現在我的毛病已經好了,我又要開始在茫茫塵世之外暢遊。治理天下也應當像這樣,我想用不著我來說甚麼。」

牧童 (網上圖片)

牧童 (網上圖片)

黃帝說:「治理天下,確實不是你的事情,可是儘管如此,我還是要向你請教究竟怎樣能治理好天下?」牧童不肯回答,黃帝又問,牧童只好說:「治理天下,就像我放馬一樣,只要能祛除妨害馬兒自然成長、繁衍的東西就足夠了。」黃帝大受啟發,稱牧童為天師,再三拜謝牧童,方才離開。

牧童 (網上圖片)

牧童 (網上圖片)

害群之馬的可怕之處,在於它那驚人的破壞力。一個正直能幹的人進入一個混亂的群體可能會被吞沒,而一個無德無才者能很快將一個高效的人群變成一盤散沙。組織系統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協和容忍的基礎上的,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管理者是否懂得害群之馬的危害,並且在日常中加以抑制,直接關係到群體的生死存亡。成語告訴人們,對於有損國家、集體、人民利益的團體或個人,要及時發現、及時處理,以免給國家、集體人民造成更大的損失。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