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尋找angel的故事----來屆特首要了解「兩制」的真義

博客文章

尋找angel的故事----來屆特首要了解「兩制」的真義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尋找angel的故事----來屆特首要了解「兩制」的真義

2021年05月06日 19:22 最後更新:19:28

回顧香港回歸以來4任的特首,會發現一個梅花間竹的有趣現象。第1任特首比較重視一國,後來腳痛落台了;第2任特首強調兩制,他做了兩屆做到任滿離職;第3任特首異軍突起當選,又再強調一國,但做了一屆又落台了;第4任特首又再強調兩制。

香港幾任特首對一國或兩制側重的微妙不同,背後反映了非常嚴重的政治角力。特首人選就像鐘擺一樣,左右搖蕩。造成這種搖蕩,是不同勢力的角力所致,也和英國人撤退的佈局有關。

英國人管治香港超過100年,從未有給香港人什麼民主,就在回歸前的17年,卻開始啟動香港的民主進程,由區議會選舉起步,逐步將香港的政制開放,就像打開了香港的「潘多拉寶盒」,把失控的精靈,全部釋放出來。

回歸後,特首變成由選舉產生,英國人並沒有隨著主權移交,把香港的政治權柄轉移給中國。阿爺亦甚為大方,任由香港自把自為。結果,所謂重視「兩制」的聲音越演越烈,在首腦人物身上顯現的是溫和版;在政治領域顯現的是激進版;而在街頭顯現的是暴亂版。或是被逼認同,或是主動擁抱,背後是一以貫之的抗中思想。這種思想將中央視為香港政治上最大的敵人,在意識形態上將中國的體制,低貶到一錢不值,認為中國所有的東西,都是卑下而且邪惡的。

這好像一個平衡宇宙,中國的經濟越來越成功,在國際上越來越多國家向中國靠攏(西方大國除外)。但香港卻越來越多人吹捧和中國分離的兩制,仿佛越能夠和中央對抗,越能保有香港一制的特色。

香港的一制真的應該這樣嗎?香港制度的特色真的是以政治開放程度或是抗中水平來界定嗎?在「一國兩制」的安排中,若出現高度抗中的香港一制,會否和「一國」產生不能彌合的矛盾?

香港人,香港的來屆特首,應該對「兩制」有正確的理解。

1984年簽署《中英聯合聲明》,1990年制定《基本法》,那時香港沒有多少民主開放。《基本法》第5條清楚說明,是「香港特別行政區不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變。」

香港一制的核心特色是「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並不是「民主開放」。所以那些以為香港要事事和阿爺劃清界線、甚至要民主抗共才是兩制的想法,只是對兩制的曲解。

阿爺完善香港的政制,包括擴大改組產生特首的選舉委員會,目的就是要結束外力左右特首人選,結束上述特首人選的鐘擺。中央主持大局,未來不應再出現錯誤理解「兩制」的特首。管治班子不應該將香港要保持的一制,曲解成西方式的民主自由制度,甚至將之歪曲成香港要有最多的抗中元素,才是「真正」的兩制。正確的方向是,香港保持的兩制,應要回歸《基本法》所指的資本主義制度,而不再是被完全扭曲了的政治性的抗中制度。

香港要認真探究過去令香港賴以成功的資本主義特色,令一個小漁港變成國際大都會,可以總結出兩點:

一、自由而且低稅的經濟制度。香港是一個自由港,入口貨物基本不徵稅。世界各地對入口貨物都要徵稅,而香港卻免稅,便成為轉運貨物最佳的地方,令到香港的轉口貿易可以做很大。另外,香港的稅制簡單,沒有增值稅,只有16.5%的公司利得稅。一些外資金融公司把總部設在香港,做高頻交易,看中香港原因其實只有一個,就是公司和個人的稅率既簡單而且很低。未來香港仍要保留甚至發揮這個特色。

二、勤奮、拼博、創新精神。香港從70年代的廉價勞工製造中心,逐步發展成國際城市,香港人除了勤奮、拼博外,無論是在貿易、金融以至很多服務業領域上,都做出很多創新。未來也應該聚焦於拼博與創新。那些否定「中環價值」的理念,那些推動廢青思維的流行文化,那些把大學吹噓為暴徒訓練基地的歪理,是從最核心處破壞香港這個資本主義一制的價值,必須全面抵制,否則香港只會倒退。

回歸後香港再附加一個優勢,就是背靠經濟快速增長的祖國。

香港要選未來的特首,是以條件定人,而非以人定條件。不是只有這一兩個人選,將就一點選一個吧。要選對「一國」有感情有認識的人,要選對「兩制」有正確理解的人,不盲從西方的價值,帶領香港走出自己的路。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直接封禁社媒平台 可以提高香港自由排名?

2024年05月10日 19:38 最後更新:20:43

美西方一個又一個的排行榜,把香港的排名壓得越來越低,有時低到一個露出馬腳的地步。

5月3日是世界新聞自由日,無國界記者公布2024年世界新聞自由指數,香港排名135名,在180個國家和地區的排名榜中相當靠後,較一些由軍政府控制的發展中國家排名更後。而美國就排55,位居中前列。可以看看美國這個如此重視新聞自由的國度,做了什麼促進新聞和言論自由的事情。

一,封禁TikTok。美國參眾兩院通過封禁TikTok的法案,強逼TikTok中國大股東字節跳動要麼將股權出售,要麼TikTok就被封禁,美國總統拜登火速簽署法案生效。事過境遷,美國政客就露出馬腳,他們打著「國家安全」旗號封禁TikTok的背後,真正目標是封殺言論自由。

5月3日,共和黨參議員羅姆尼主持麥凱恩研究所的一個論壇,訪問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羅姆尼問布林肯,「一般來說,以色列人很擅長公關,但為什麼以色列和美國為加沙戰爭所做的辯護,如此無效?」布林肯將矛頭指向社交媒體,「在社群媒體生態系統環境中,背景、歷史、事實都被遺忘了,畫面引起的情緒,佔據了主導地位。」

羅姆尼則附和稱,「有些人想知道我們(議員)為什麼壓倒性地支持可能下架TikTok的法案,但如果你看看TikTok上的作品以及巴勒斯坦相關視頻數量,與其它社交媒體相比,它是壓倒性的」。羅姆尼直言:「這觸及了真正利益。」

羅姆尼的說話坦白得令人震驚,猶太的利益原來就是美國「真正利益」。在這個真正利益面前,言論自由、新聞自由都可以被犧牲了。

羅姆尼及布林肯的言論,受到言論自由派強烈反對,前《衛報》專欄作家羅賓遜在社交媒體X平台上寫道:「我不知道羅姆尼是否意識到,他這番承認的話將被寫入法律裡,用來主張TikTok禁令,這明顯違反了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而國家安全只是一個藉口。」

美國政客因為不喜歡TikTok上有暴露加沙戰爭殘忍真相的大量視頻,為維護猶太利益,就直接封殺一個社媒平台。反觀香港,社媒平台將「榮光歌」 虛假地列為香港國歌,特區政府並無封禁社媒平台,如今向法庭申請到臨時禁制令,也不是馬上強硬執行,而是慢慢勸說社媒平台矯正錯誤的搜尋結果,將「榮光歌」在香港搜索時下架而已。

二,學生示威一天清場。美國大學校園爆發大量支持巴勒斯坦人的反戰抗議活動,美國政府就鐵腕對待。最突出的例子是哥倫比亞大學,學生在4月17日宣佈紮營抗議,校方在4月18日就引入當地警察清場。這還不止,美國國會火速通過反猶法案,客觀上將支援巴勒斯坦的抗議活動定為非法,即使是和平進行亦都會被指為犯法。

反觀香港,在2019年發生大量佔領大學校園事件,以理工大學為例,當年10月就被示威者佔領了13日,當中黑暴在校內大量製造了數千個汽油彈,和警方對峙。香港警方長期忍耐,並無強硬攻入校園。事後理大花了5億元來修復校園,據校內的老師說,如今很多後樓梯等地方,仍然無法完全恢復舊觀,黑暴對學校的破壞,成為了校園的一道烙印。 

香港警察對待嚴重暴力的學生示威長期忍讓,美國警察就對和平的學生示威一天就出手了。

對比香港和美國發生的事情,你就會發覺,這些所謂新聞自由的排名十分搞笑,難道香港要好像美國一樣,通過法例,鐵腕封禁社媒平台,才能獲得更高的自由排名?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