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為什麼稱「旁門左道」不稱「右道」?

歷史長河

為什麼稱「旁門左道」不稱「右道」?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為什麼稱「旁門左道」不稱「右道」?

2021年10月25日 10:00 最後更新:11:24

歷代統治者都對「旁門左道」深惡痛絕,在歷史上屢屢出現的一些巫蠱事件,例如西漢時期的「巫蠱之禍」,令漢武帝自滅三族,成為政權衰落重要的原因。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至於巫蠱這類東西,為甚麼叫「旁門左道」?就要理解古人的習慣。所謂的「旁門」是指小門、側門,至於「左」具有邪、偏的意思,「左道」就是偏斜之道了,這個解釋與古代尚右的習俗有關。

事實上,在上古時期古人是以左為尊。但到了戰國時期禮崩樂壞,諸侯征伐不斷,尚武好鬥,以軍事實力之大小強弱分政治地位之高下貴賤。由於軍國大事一律以右為尊,國君手中常年握著右半虎符,「右」的地位不斷提升。及至後來秦國一統六國,以右為尊。自此「右」就尊於「左」。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古人講究「相輔奇正」,指軍事作戰時以對陣交鋒為「正」,設伏掩襲等為「奇」,互相補足。他們會以右為正,以左為奇,這就與「旁門」及「左道」的意思剛巧相近,久而久之就成為了一個慣常用語。

我們會以「旁門左道」,來形容非正統的學術流派或宗教流派,也泛指不正當的方法和途徑。在封建社會裡,多用以指斥未經官府認可的巫蠱、方術等。關於旁門左道的分類,《漢書·郊祀志》的解釋可供參考:「諸背仁義之正道,不遵之法言,而盛稱奇怪鬼神,廣崇祭祀之方,求報無福之祠,……皆姦人惑眾,挾左道。」由此可以看出,凡是正統思想不能容忍的東西,皆被視作旁門左道,如偏離傳統仁義道德的思想,以及崇拜鬼神、相信巫術等行為皆是,包括巫蠱、俗禁、方術等等方面,可謂種類繁多。

「巫蠱之術」被視為旁門左道。

「巫蠱之術」被視為旁門左道。

歷代統治者對於旁門左道深惡痛絕,也會將危害國家統治、破壞社會秩序、擾亂思想的主張斥之為「左道」,列為刑法重點打擊,先秦著作《禮記》有載:「析言破律,亂名改作,執左道以亂政,殺」。

李白畫像 。(網上圖片)

李白畫像 。(網上圖片)

另外,在古時,升官會稱「右遷」,貶職則稱「左遷」,唐詩中也有例子,如詩仙李白一首詩名曰《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為好友王昌齡貶官而作,抒發感憤;另一詩人韓愈所作的《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則是他在貶謫潮州途中創作的一首著名的七言律詩。

往下看更多文章

張堪當政 百姓「樂不可支」

2024年05月20日 20:00

成語「樂不可支」看似十分簡單,原意是形容快樂到不能撐持的地步,有快樂到了極點之意。「樂不可支」出自東漢•班固《東觀漢記•張堪傳》:「桑無附枝,麥穗兩歧,張君為政,樂不可支。」

張堪 (網上圖片)

張堪 (網上圖片)

東漢時候,有個能文能武的官員,名叫張堪。他從小失去父母,卻豪爽地把父母留下的錢財全部贈給侄兒。張堪十六歲到長安讀書,由於他品學兼優,人們稱他為「聖童」。當時地位很低的劉秀,對張堪非常賞識。後來劉秀當了皇帝,就重用張堪,並一次次升遷他。後來,任命他為蜀郡太守。張堪當了兩年蜀郡太守,又調任漁陽太守。在任內,他堅決打擊為非作歹、魚肉百姓的壞人,賞罰分明,説過的話一定辦到,深受屬下和百姓的愛戴。

有一次,匈奴出動一萬名騎兵侵犯漁陽,張堪親自率領騎兵迎敵,結果殺退了敵人。從此,匈奴不敢再來侵犯,邊境太平無事,百姓安居樂業。

張堪利用安定的環境,在狐奴一帶開墾大量稻田,鼓勵百姓耕種。經過幾年的辛勤耕作,這裏長滿了莊稼,物產豐足,百姓富裕。當地的人們特地編了一首歌,頌揚張堪的政績:「這裏的桑樹修整得沒有多餘的枝椏,麥子飽滿得一穗像是兩穗,張堪在這裏當政呀,老百姓快樂到了極點。」

百姓之所以會樂不可支,就是因為張堪對自己本職工作的盡心盡力;張堪之所以會得到劉秀的重用,也正是由於他的盡職盡責。由此可見,對本職工作的盡職盡責,不僅會讓大家感到滿意,同時也會給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益處,也會樂不可支的。

莫哥窟321窟飛天 (網上圖片)

莫哥窟321窟飛天 (網上圖片)

後世從中提煉出「樂不可支」這成語,用作形容快樂到了不能撐持的地步,或快樂到了極點之意。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