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柏楊遺孀停發《醜陋的中國人》 專家剖析背後原因:「文化台獨」用心險惡

博客文章

柏楊遺孀停發《醜陋的中國人》 專家剖析背後原因:「文化台獨」用心險惡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柏楊遺孀停發《醜陋的中國人》 專家剖析背後原因:「文化台獨」用心險惡

2021年11月19日 12:18 最後更新:12:21

據台媒消息,著名作家柏楊的遺孀張香華近期以擔心「利用書名來辱華」為由,拒絕將柏楊著作《醜陋的中國人》摘文選入台灣國中一年級教材,她又表示依柏楊生前交代,如今將永遠停止發行《醜陋的中國人》,與台灣的遠流出版社、中國的人民文學出版社於2024年合約到期後,不再發行此書。

《醜陋的中國人》1985年在台灣出版,主要內容是批判上世紀中國人的劣根性和「醬缸文化」。該書在大陸還一度掀起「柏楊熱」。

柏楊著作《醜陋的中國人》。

柏楊著作《醜陋的中國人》。

張香華近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可以說《醜陋的中國人》矛頭直指當時在台灣的國民黨官場,讀這本書不能脫離當時的時代背景,一定要有相應的歷史知識儲備。她解釋為何決定永遠停止出版《醜陋的中國人》:「柏楊生前說『當中國進步了,那就可以不要看這本書了』,意思是說當中國人不再沉溺於過去的封閉、保守、做事不實在的毛病裡,我們就會有新的目標要追求,這本書就應該廢掉。」

讓張香華下定決心的更重要原因是:民進黨當局企圖利用柏楊的作品搞「去中國化」。因此,她把自己的這一決定當成是和民進黨當局的一次「直球對決」,張香華還指,中國大陸較上世紀80年代有很大進步,而與之相對應的是台灣仍然存在「醜陋的中國人」,日前台灣防疫部門負責人陳時中被披露未戴口罩聚餐唱歌的視頻,恰恰是《醜陋的中國人》書中所批判的,「他完完全全就是那種最醜陋的中國人」。

柏楊與張香華。

柏楊與張香華。

深圳衛視直新聞特約評論員劉和平指出,柏楊先生的《醜陋的中國人》一書本身,不僅不存在著歧視中國人不存在著辱華的行為,相反,這還是柏楊先生作為一個文化學者的天職,是愛國與愛民族的表現。這就是中國大陸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允許此書的出版的根本原因。

劉和平認為,張香華作出決定背後的原因就在於,柏楊先生當年在寫這本書的時候做夢也不會想到,《醜陋的中國人》一書會成為蔡英文當局鼓吹「文化台獨」、搞「去中國化」的工具。因為柏楊寫這本書的時候,島內絕大多數人還是有著濃厚的國家與民族認同感的,「台獨」還沒有真正形成氣候。然而,時隔三十多年之後,島內的政治生態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在民進黨與「台獨分子」的刻意操弄之下,「去中國化」已經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文化與政治上的正確」。

專家指著作成為蔡英文當局鼓吹「文化台獨」、搞「去中國化」的工具。

專家指著作成為蔡英文當局鼓吹「文化台獨」、搞「去中國化」的工具。

在他看來,蔡英文與「台獨」勢力利用柏楊的《醜陋的中國人》這本書,來推行「去中國化」與搞「文化台獨」,這背後不可告人的邏輯推理是這樣的,也就是《醜陋的中國人》這本書的中國人,指的僅僅是生活在中國大陸的中國人,以及贊成兩岸統一的那部分台灣人,其中並不包括「台獨」分子。

這也就意味著,在蔡英文當局與「台獨」勢力看來,生活在中國大陸的中國人,以及贊成兩岸統一的那部分台灣人,他們的人性是醜陋的,而「台獨」分子的人性則是十全十美的。他們企圖用這樣一種邏輯推理來教育台灣的學生,以進一步營造出厭惡中國人與中國文化的輿論氛圍,並進而厭惡中國與中華民族,並最終得出「台灣必須脫離中國實現獨立」的結論。

也就是說,蔡英文當局與「台獨」勢力不僅在教育台灣民眾抗拒中國大陸的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而且在教育台灣民眾厭惡與抗拒大陸人的民族性與國民性。劉和平認為,這是蔡英文當局推行「文化台獨」的又一個值得大陸關注的新動向。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今次隨訪巴黎之旅,中國第一夫人彭麗媛的著裝引起了廣泛關注。她身著漢服出席多個公開場合,既展現了深厚的東方文化底蘊,又不失現代時尚氣息,得到了香港知名時裝設計師鄧達智的高度贊揚。

新華社圖片

新華社圖片

新華社圖片

新華社圖片

鄧達智表示:「彭麗媛的穿著極具氣勢,具東方味而不濃烈;而馬克龍夫人比較簡約,都算是巴黎風格的一範例。」

香港知名時裝設計師鄧達智。

香港知名時裝設計師鄧達智。

近年來,內地不少年輕人流行穿漢服,但有時都予人「著古裝著到裙甩褲甩」的情況。今次彭麗媛的白色服飾,比起改良旗袍也具有更濃的漢服味道,鄧達智則認為是一個是很好的示範,這身簡約版漢服,可以為那些想穿漢服的中國人提供一個很好的方向,簡約、具東方神韻而不失現代品味,完全沒有「論盡」感覺,反而穿出氣勢。

AP圖片

AP圖片

彭麗媛同馬克龍夫人布麗吉特欣賞印象派大師的作品。

彭麗媛同馬克龍夫人布麗吉特欣賞印象派大師的作品。

今次習近平訪法,值得留意的還有早前他與馬克龍互贈的禮物。

據美聯社、BFM電視台及央視新聞報導報導,習近平送給馬克龍一幅繪畫作品、中國史前時期小型羽毛恐龍「近鳥」(anchiornis)的雕像,以及多本法國小說中譯本,包含雨果《九三年》、福樓拜《包法利夫人》、司湯達《紅與黑》、小仲馬《茶花女》和大仲馬《三劍客》等。

習近平贈予馬克龍多本法國小說中譯本。AP圖片

習近平贈予馬克龍多本法國小說中譯本。AP圖片

馬克龍也向習近平贈送法國大文豪雨果的兩部作品:詩集《沉思集》1861年版、名著《巴黎聖母院》中文譯本。

馬克龍向習近平說:「我知道你非常喜愛維克多•雨果,你經常向他致敬。」

據新華社,20世紀60年代,習近平從北京到陝西梁家河當知青期間,讀書給了他精神上的慰藉。法國作家的經典作品讓他印象深刻,他經常在演講中引用其中的段落,包括維克多•雨果的名言。在2015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巴黎大會上,習近平曾引用雨果《悲慘世界》中「最大的决心會産生最高的智慧」這句話,藉以呼籲各方達成協議。

據新華社,習近平另贈送馬克龍2008年夏季奧運和2022年冬季奧運的火炬,馬克龍則以巴黎奧運火炬回贈。

巴黎將於今年7月舉辦夏季奧運,習近平於會面後表示,中方支持法方辦好巴黎運會。願以巴黎奧運會為契機,倡議運動會期間全球停火止戰。

根據法媒,馬克龍準備的禮物還包括雕刻花瓶,該花瓶由玻璃吹制工皮埃爾•加盧(Pierre Gallou)製作,産自因德爾-盧瓦爾省(Indre-et-Loire)的昂布瓦茲(Amboise)玻璃廠。馬克龍向習近平介紹時稱,這花瓶是「為了向中國致敬」而製作。

除此之外,馬克龍還贈送1742年出版、已知第一本法漢詞典、軒尼詩XO干邑白蘭地,和一瓶人頭馬Remy Martin路易十三干邑白蘭地。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