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宋代官帽有對「長耳朵」 為防官員上朝「竊竊私語」?

歷史長河

宋代官帽有對「長耳朵」 為防官員上朝「竊竊私語」?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宋代官帽有對「長耳朵」 為防官員上朝「竊竊私語」?

2021年12月06日 14:15 最後更新:14:23

如果有留意中國歷代官服,都發現宋代官服的官帽,會有長長的頭飾,就像一對長「耳朵」。有一種說法稱,那是宋太祖趙匡胤發明的,為了防止朝臣在上朝的時候交頭接耳,竊竊私語,品論朝政。

那這是否是真的呢?其實早在宋太祖之前上百年,這兩條帶子就已經逐漸誇張伸長,人們以其長、挺為美,經歷百年的逐漸變長過程,並不是趙匡胤看到大臣交頭接耳不爽突然發明出來的。

更多相片
宋代官服 (網上圖片)

如果有留意中國歷代官服,都發現宋代官服的官帽,會有長長的頭飾,就像一對長「耳朵」。有一種說法稱,那是宋太祖趙匡胤發明的,為了防止朝臣在上朝的時候交頭接耳,竊竊私語,品論朝政。

唐官帽襆頭摺法 (網上圖片)

這一對長長的「耳朵」,原來只是固定帽子的帶子,這種官帽的頭飾,是從隋唐時代的「襆頭」演變而來。事實上,宋代正式文獻中也依然直接稱之為「襆頭」或「折上巾」。

晚唐五代壁畫中的襆頭 (網上圖片)

不過,由於兩個小小的襆頭角打結後,垂在後面好像不太美觀,甚至被認為不夠莊重,於是人們便想方法去作修正。於是,由初唐到晚唐三百年間,變得越來越長,甚至加了骨架,拗成各種固定造型。晚唐時,向左右伸長的平襆頭腳逐漸流行,看上去已和宋代的襆頭造型差不多。

影視中的包青天。(網上圖片)

長長的展角只是襆頭角的逐漸硬挺化、誇張化、威儀化,從實際結構功能發展為裝飾彰顯結構,這種情況在服飾發展史中其實很常見。宋代也只是延續了這種發展趨勢,並且進一步誇張化而已。

杭州小學生頭戴「一米帽」上課,保持社交距離。

至於防止交頭接耳這種說法,應該是出自元初的《席上腐談》:「宋又橫兩腳,以鐵線張之,庶免朝見之時偶語。」認為平橫的兩腳能夠臣子在上朝時「竊竊私語」。但明顯這個說法沒有任何理據,相信只是穿鑿附會而已。

宋代官服 (網上圖片)

宋代官服 (網上圖片)

這一對長長的「耳朵」,原來只是固定帽子的帶子,這種官帽的頭飾,是從隋唐時代的「襆頭」演變而來。事實上,宋代正式文獻中也依然直接稱之為「襆頭」或「折上巾」。

隋唐時代,襆頭原是一塊黑色的方形織物,有四個角,蓋在頭頂以後,兩角在後面打結下垂,另外的兩角則反折到頭頂上後再打結固定。

唐官帽襆頭摺法 (網上圖片)

唐官帽襆頭摺法 (網上圖片)

不過,由於兩個小小的襆頭角打結後,垂在後面好像不太美觀,甚至被認為不夠莊重,於是人們便想方法去作修正。於是,由初唐到晚唐三百年間,變得越來越長,甚至加了骨架,拗成各種固定造型。晚唐時,向左右伸長的平襆頭腳逐漸流行,看上去已和宋代的襆頭造型差不多。

事實上,很多宋代文獻也提及硬角、平角襆頭唐五代早已有之。比如宋魏了翁《古今考》記載:「五代至宋以襆頭為首飾,漆紗為之,橫長其帶。」北宋王得臣在《麈史》中指出,襆頭自出現之後,不斷變換新的式樣,由兩腳或彎曲向上、或兩闊腳,再發展為「展腳」,亦即是北宋的樣式。

晚唐五代壁畫中的襆頭 (網上圖片)

晚唐五代壁畫中的襆頭 (網上圖片)

長長的展角只是襆頭角的逐漸硬挺化、誇張化、威儀化,從實際結構功能發展為裝飾彰顯結構,這種情況在服飾發展史中其實很常見。宋代也只是延續了這種發展趨勢,並且進一步誇張化而已。

​再者,這種展角襆頭出現時也並非官員上朝專用,本是上下通用的帽子。當時上自天子、皇太子,到百官諸臣,甚至樂師、儀衛、戲子,誰都可以用,很多場合都會用。戴襆頭的宋太祖、宋徽宗、宋神宗,也是帝王常用的巾帽,甚至比官員還長,更顯威儀。

影視中的包青天。(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包青天。(網上圖片)

至於防止交頭接耳這種說法,應該是出自元初的《席上腐談》:「宋又橫兩腳,以鐵線張之,庶免朝見之時偶語。」認為平橫的兩腳能夠臣子在上朝時「竊竊私語」。但明顯這個說法沒有任何理據,相信只是穿鑿附會而已。

杭州小學生頭戴「一米帽」上課,保持社交距離。

杭州小學生頭戴「一米帽」上課,保持社交距離。

有趣的是,疫情期間宋代官帽又出現了。去年4月內地疫情好轉浙江杭州小學開學復課。當地一間小學校方為了防疫推廣「頭戴一米帽、保持一米距」守則,要求學生戴著自製的「一米帽」上課,由於帽子的外型神似宋朝官帽,讓學生上課彷彿變成了「百官上朝」,模樣十分有趣。

往下看更多文章

牧童談治國 只要去除「害群之馬」

2024年04月29日 20:00

「害群之馬」是很常見的成語,意思也簡單直接,但大家能說出它的出處嗎?「害群之馬」出自《莊子•雜篇•徐無鬼》:「夫為天下者,亦奚以異乎牧馬者哉?亦去其害馬者而已矣。」

有一次,黃帝要到具茨山去拜見賢人大隗。黃帝一行人來到襄城原野時,迷失了方向。這時,黃帝一行人遇到一個放馬的孩子,他們就問他:「你知道具茨山在哪嗎?」孩子說:「當然知道了。」黃帝說:「那麼你知道大隗住在哪裡嗎?」 孩子說:「知道。」

一群馬 (網上圖片)

一群馬 (網上圖片)

黃帝說:「你這孩子真讓人吃驚,你不但知道具茨山的位置,還知道大隗住在哪裡。那麼我問你,你是否知道如何治理天下呢?」孩子說:「治理天下,就像你們在野外遊走一樣,只管前行,不要把政事搞得太複雜。我前幾年在塵世間遊歷,常患頭昏眼花的毛病。有一位長者教導我說:你要乘著陽光之車,在襄城的原野上遨遊,忘掉塵世上的一切。現在我的毛病已經好了,我又要開始在茫茫塵世之外暢遊。治理天下也應當像這樣,我想用不著我來說甚麼。」

牧童 (網上圖片)

牧童 (網上圖片)

黃帝說:「治理天下,確實不是你的事情,可是儘管如此,我還是要向你請教究竟怎樣能治理好天下?」牧童不肯回答,黃帝又問,牧童只好說:「治理天下,就像我放馬一樣,只要能祛除妨害馬兒自然成長、繁衍的東西就足夠了。」黃帝大受啟發,稱牧童為天師,再三拜謝牧童,方才離開。

牧童 (網上圖片)

牧童 (網上圖片)

害群之馬的可怕之處,在於它那驚人的破壞力。一個正直能幹的人進入一個混亂的群體可能會被吞沒,而一個無德無才者能很快將一個高效的人群變成一盤散沙。組織系統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協和容忍的基礎上的,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管理者是否懂得害群之馬的危害,並且在日常中加以抑制,直接關係到群體的生死存亡。成語告訴人們,對於有損國家、集體、人民利益的團體或個人,要及時發現、及時處理,以免給國家、集體人民造成更大的損失。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