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傷健本一家

博客文章

傷健本一家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傷健本一家

2022年03月21日 09:21

四年一度的冬季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北京圓滿結束,很想與大家分享當中的勵志點滴,譬如開幕禮上首次由盲人運動員點燃殘奧聖火,田徑運動員李端幾經嘗試,終在現場觀眾叫喊「加油」及掌聲鼓勵下,成功將火炬插入雪花台。那不分你我的支持令人動容,不僅是殘障人士突破自我的動力,也是推動傷健共融不可或缺的元素。

冬季殘奧會獎牌承載的鬥志,值得細味,如在兩項男子短距離(坐姿)比賽中為中國奪得今屆首面金牌的劉子旭,賽前於射擊項目發揮未如理想,但仍沉著應戰,結果戰勝自己奪取佳績。現年25歲的劉子旭,11歲時因車禍而要單側截肢,但肢體上的限制沒有帶走他的鬥志,他還投入運動員的訓練,成功走上奧運的頒獎台。又如本屆冬殘奧首位金牌得主、女子滑降冠軍斯洛伐克選手法爾卡索娃(Henrieta Farkašová),她天生視障,家鄉不在山區,也未想過當滑雪運動員,但自有機會接觸這項運動後便迷上了,並不斷克服困難,包括近年先後經歷三次手術,但憑藉「沒有不可能」的格言,終在北京奪得她第十面金牌。

程珍曾到訪2018平昌冬殘奧,對當年的閉幕禮印象尤深。(照片由筆者提供)

程珍曾到訪2018平昌冬殘奧,對當年的閉幕禮印象尤深。(照片由筆者提供)

雖然殘疾運動員的能力獲得世界認同,但一般殘疾人士在現實生活卻有點「脫軌」。有本地非牟利機構去年底發佈研究,結果顯示香港殘疾人士自覺被社會邊緣化,僅37.4%受訪殘疾人士同意自己是社區一分子,反映大多數殘疾人士自覺在社會的歸屬感較低。該機構指出,殘疾人士能否與社會共融,除受自身健康狀況影響,也受外界對殘疾人士的看法、支援及社區環境無障礙程度等影響。

2017年呂志和獎─正能量獎獲獎者「國際殘疾人奧林匹克委員會(International Paralympic Committee, IPC)」深明殘障人士在社會遇到的困難,所以除了舉辦運動項目讓殘障人士展示能力,也堅持通過教育,推廣「勇氣、毅力、激勵、平等」的殘奧核心價值。2017年起更推動「I’mPossible」計劃,通過為教師與學童而設的課程,宣傳各地殘障運動員的成就及該會價值觀,促進社會包容,讓下一代從小建立有容乃大的同理心,了解殘疾人士與健全人士同樣有潛能和成就,藉以減少殘障人士在社會被邊緣化的情況。

改變文化不能一蹴而就,但只要堅持總會看到希望。「I’mPossible」計劃獲得舉辦今年冬殘奧的北京奧組委響應,前年已製作及發佈中文版《殘奧價值觀教育》,通過教育部的支持發放到內地中小學。

當大家回味殘奧會精彩比賽的同時,不要忘記殘奧會背後的核心精神,就讓推動共融的火炬,每天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傳遞。

作者:呂志和獎助理總經理程珍




勵 ‧ 志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躬體力行之重要

2023年12月19日 10:56 最後更新:11:42

2023年快將來到尾聲,亦是不少人和機構進行年度回顧的日子。在這一年,困擾多年的新冠疫情暫告一段落,香港與內地及世界各國的亦重新連繫起來。雖然社會表面上看似逐步回復正常,正向著好的趨勢發展,但長時間的疫情對所遺留下的問題始乎仍未完全消散。

在社會不同範疇上,我們不難看到仍然存在著的問題。高息環境持續,市民和企業的開支和負擔持續上升;經濟活動亦未完全復甦,對基層市民的收入和就業造成一定的影響;受生活習慣、工作和學習環境轉變,不少人或會因為需要再次適應生活上轉變而出現不同程度的情緒和精神健康問題。

當看見這些不同類型的問題持續出現,亦讓我反思如何在這個時期更有效地支援社會上最有需要的人和群體,讓更多有需要的巿民受惠。自2020年起,呂志和獎在青年和教育兩大方向開展了一些項目。但對我們以言,慈善項目不是只停留於批出款項和贊助。每個項目都是一個樣我們更加了解社會需要和現況的過程,以讓我們思考,如何讓本地社區慈善工作,能夠把獎項所傳承的精神在香港社會深化和實踐。

呂志和博士多年來在商業世界穩中求進,循序漸進的策略,其實亦影響了我在慈善項目規劃上的想法。在推動社區項目的過程中,我和團隊少不免會出現一系列的考慮,例如透過調查和研究去確定關注的領域、尋找服務缺口、挑選理念相近的合作夥伴、贊助金額和方式等,以確保將有限的資源都是到有需要的領域,每一分的投入都能發揮最大的效用。

研究資料和數據,當然有助我們認清方向和理解問題,但要進一步了解現況,始終需要身體力行了解社會的現況,以及需要支援的群體所面對的難處。每當想到親身體驗,我都會想起呂博士在慈善事業上的一段經歷。

早年他前往雲南進行商務考察期間,目睹了偏遠山區的艱苦生活狀況,親身體會到很多當地連基本三餐溫飽都未能完全滿足,更惶論下一代的教育。在那一次經歷後,他的內心就蘊釀了一個計劃:要為當地的教育事業盡一分力。及後他在全國8個省市新建和修建了122間希望小學和中學。

他多年來一直認為,貧富差距源於知識差異,而知識的差異,因此他對於下一代的教育尤其關心。但對於如何和怎樣捐助,亦會持續審視度勢,因應社會實際情況作決定。而更重要的是,他對於身體力行,親自經歷和體驗實況的堅持,這種態度一直以來讓我深受觸動,並且在我們的推動慈善項目時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

呂博士的經歷提醒著我,慈善不僅僅是捐助款項,更需要我們投入時間和心力去了解並解決問題。這樣的努力不僅能夠改善社會,也能夠豐富我們自己的人生,並連結社會更多有心的人和機構,共同為建立一個更宜居、和諧和充滿正能量的社會而共同努力。

作者:呂志和獎總經理程珍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