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對科研創新的期許

博客文章

對科研創新的期許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對科研創新的期許

2023年01月16日 09:00

新年伊始,想和大家分享呂志和博士最近一件善舉:上月底我們在香港上海同步舉辦了一個簽約儀式,公佈了呂博士捐資2.5億元人民幣,支持上海交通大學在張江科學城建設新校園,並獲大學將此校區命名為「呂志和科學園」。

數年前呂博士得悉交大在張江新校區籌建具全球視野、達國際標準、世界一流的科學園區,作為面向全球的前沿研究高地,有感此舉意義非凡,於是促成了是次對交大的支持,希望透過「呂志和科學園」培育新一代科學家,肩負傳承世界文明的責任。

「呂志和科學園」首期已於2022年建成啟用,園區包括八幢大樓、七大研究中心,主力物理、化學、生命科學、材料及信息等多個跨學科前沿領域,冀在研究、培訓、交流和知識並享各方面作出貢獻。

剛過去的12月20日於香港舉行的捐贈協議簽署儀式,(前排左起)上海交大副校長張安勝、交大黨委書記楊振斌、呂志和博士、香港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

剛過去的12月20日於香港舉行的捐贈協議簽署儀式,(前排左起)上海交大副校長張安勝、交大黨委書記楊振斌、呂志和博士、香港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

呂博士向來不遺餘力於慈善事業,關心高端科研發展,希望藉此推動科研創新和進步,為世界帶來更廣泛的好處。園區其中一所為「DNA存儲研究中心」,利用對DNA這種天然的生物大分子作折疊,可以讓它像毛衣一樣被編織,像樂高一樣被組裝,只要DNA保持足夠低的溫度,資料就可以保存數千年,擁有成本幾乎降至零,另外DNA亦能夠以遠超電子設備裝置的密度精準地裝載海量資料,在現今這個大數據資訊量爆炸的年代不失為非常實用的出路。

枚舉DNA存儲的例子,曾經有大學將十幅敦煌壁畫存入DNA中,通過加速老化實驗驗證壁畫資訊在實驗室常溫下可保存千年,在9.4°C下可保存兩萬年。該演算法支援DNA分子成為世界上最可靠的數據存儲介質之一,可以讓面臨老化破損危機的人類文化遺產資訊保存千年萬年。

呂博士對科研及教育的熱忱,扎根於呂志和獎當中。雖然我們常說呂獎並非和其他相近獎項那樣以科學醫學研究成果為本,更著重人文科學和對社會的影響,然而在今天幾乎甚麼都是跨學科合作的時代,科研對於不同範疇的貢獻更為顯著,科學家的好奇和求知也推動著人類社會的進步發展。

2019年呂獎人類福祉獎的得主、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生物醫學及健康科學的珍妮花.杜德納講座教授,也是一名非常愛問為甚麼的科學家。她共同研發出劃時代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從治療疾病到提高農業生產力,對人類的健康福祉有深遠影響。

她在當年呂獎頒獎禮上曾說:「我的旅程在童年時已然展開。我的父母、社區和成長的環境都鼓勵我發揮創意。在學習和專業生涯中,我有幸能夠與勇於思考和承擔風險的人合作,他們敢於質疑世界,將『可能』推向極限。2012年,正是這種思維推動我與團隊發表一項始於好奇心的研究項目,就是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科技—它讓我們得以編輯「生命密碼」—基因組(DNA)的序列。CRISPR科技已獲全球數千名科學家應用,大大拓展了臨床醫學、農業和生物研究等方面的可能性。」

她說自己醉心科學,是源自這個永遠不停的發問過程,你不停的問為什麼,找出原委,研究在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人探索過的範疇,帶領研究人員尋根究底,再找出如何讓研究成果和數據,協助推進科技進步,從而改善人類福祉。希望上海的「呂志和科學園」未來也能為世界培訓更多像珍妮花這樣的科學家。

作者:呂志和獎總經理程珍




勵 ‧ 志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躬體力行之重要

2023年12月19日 10:56 最後更新:11:42

2023年快將來到尾聲,亦是不少人和機構進行年度回顧的日子。在這一年,困擾多年的新冠疫情暫告一段落,香港與內地及世界各國的亦重新連繫起來。雖然社會表面上看似逐步回復正常,正向著好的趨勢發展,但長時間的疫情對所遺留下的問題始乎仍未完全消散。

在社會不同範疇上,我們不難看到仍然存在著的問題。高息環境持續,市民和企業的開支和負擔持續上升;經濟活動亦未完全復甦,對基層市民的收入和就業造成一定的影響;受生活習慣、工作和學習環境轉變,不少人或會因為需要再次適應生活上轉變而出現不同程度的情緒和精神健康問題。

當看見這些不同類型的問題持續出現,亦讓我反思如何在這個時期更有效地支援社會上最有需要的人和群體,讓更多有需要的巿民受惠。自2020年起,呂志和獎在青年和教育兩大方向開展了一些項目。但對我們以言,慈善項目不是只停留於批出款項和贊助。每個項目都是一個樣我們更加了解社會需要和現況的過程,以讓我們思考,如何讓本地社區慈善工作,能夠把獎項所傳承的精神在香港社會深化和實踐。

呂志和博士多年來在商業世界穩中求進,循序漸進的策略,其實亦影響了我在慈善項目規劃上的想法。在推動社區項目的過程中,我和團隊少不免會出現一系列的考慮,例如透過調查和研究去確定關注的領域、尋找服務缺口、挑選理念相近的合作夥伴、贊助金額和方式等,以確保將有限的資源都是到有需要的領域,每一分的投入都能發揮最大的效用。

研究資料和數據,當然有助我們認清方向和理解問題,但要進一步了解現況,始終需要身體力行了解社會的現況,以及需要支援的群體所面對的難處。每當想到親身體驗,我都會想起呂博士在慈善事業上的一段經歷。

早年他前往雲南進行商務考察期間,目睹了偏遠山區的艱苦生活狀況,親身體會到很多當地連基本三餐溫飽都未能完全滿足,更惶論下一代的教育。在那一次經歷後,他的內心就蘊釀了一個計劃:要為當地的教育事業盡一分力。及後他在全國8個省市新建和修建了122間希望小學和中學。

他多年來一直認為,貧富差距源於知識差異,而知識的差異,因此他對於下一代的教育尤其關心。但對於如何和怎樣捐助,亦會持續審視度勢,因應社會實際情況作決定。而更重要的是,他對於身體力行,親自經歷和體驗實況的堅持,這種態度一直以來讓我深受觸動,並且在我們的推動慈善項目時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

呂博士的經歷提醒著我,慈善不僅僅是捐助款項,更需要我們投入時間和心力去了解並解決問題。這樣的努力不僅能夠改善社會,也能夠豐富我們自己的人生,並連結社會更多有心的人和機構,共同為建立一個更宜居、和諧和充滿正能量的社會而共同努力。

作者:呂志和獎總經理程珍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