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回收業的前線隱形人

博客文章

回收業的前線隱形人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回收業的前線隱形人

2023年03月20日 09:00

今次想淺談回收界中無名英雄:拾荒者。大家也許覺得很奇怪,這個題目有甚麼好談的?拾荒者不都是走投無路的長者,迫不得已流落街頭且無家可歸者嗎?

因為去年義工的工作對拾荒族群有更多了解,希望改變大家對拾荒者的刻板印象,從而正視甚至支持這批弱勢社群。

根據2018年一份全港拾荒者調查研究報告,他們大都是自力更新的人,在社會保障方面,僅8.2%有領 取綜援。至於去拾荒的原因,儘管大部分人因經濟動機而拾荒,卻也有 23% 表示「想做下嘢,有啲細藝 」,26% 因「 想讓身體郁下,唔會咁快退化」, 而 25.8%更因支持環保而拾荒。

此外,近八成受訪者平均每天都會去回收舖1.9次,當中30.4%每天工作 8 小時以上,29.7%工作 4 至8 小時。數據反映大部份拾荒者都是以定時,及近乎全職的方式從事拾荒工作 。

本地的拾荒者其實是回收產業鏈的前線持份者,默默撐起香港回收行業,協助改善環境,促進循環再造的發展。

本地的拾荒者其實是回收產業鏈的前線持份者,默默撐起香港回收行業,協助改善環境,促進循環再造的發展。

我們常聽到香港有垃圾圍城的危機。根據非政府組織「綠惜地球」,本港每天產生二千噸塑膠廢料、約有 520 萬個塑膠瓶被扔到垃圾堆填區。據政府統計,2019 年產生567 萬噸都市廢物,但回收率僅 29%,剩下的驚人數量則送進了堆填區。但現今 13 個垃圾堆填區已無法滿足需要,香港的未來該何去何從?

香港繁華背後,每天默默耕耘幫我們回收垃圾改善環境的前線工作者,就是這群拾荒者,然而他們卻沒有得到應得的重視。

一家本地社會企業的創始人曾告訴媒體,指紙板拾荒者是香港循環經濟的重要貢獻者。「他們收集了香港約 20%、每年將近 200 噸的廢紙板⋯⋯但卻受到大眾的忽略和鄙視。」

因應本地環境議題,不少企業和環保團體曾發起各類型瓶罐及服裝回收運動、舉辦工作坊和講座等,但是誰會記得在回收的背後,還有著一群拾荒者為社區所做的貢獻呢?

拾荒者工作的身分從來也沒有被環保工業所肯定,一般視拾荒行為和擺放在街上的回收物料為垃圾或阻塞行人通道,只認為他們是廢物收集者,他們的鐵車仔甚至遭到偷取,失去謀生工具。

近年這情況似乎稍見曙光,2020 年 9 月環保署首次推出全港廢紙收集及回收服務計劃,以外判服務合約形式聘請承辦商從全港各區向街角回收店、流動回收車、前線拾荒者等收集廢紙,作進一步處理。計劃期望有關合約可鼓勵乾淨回收,從而提升本港廢紙的整體質量及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以支援整個廢紙回收行業,並穩定行業內特別是前線拾荒者的工作機會。

寄望隨著社會關注聲音的增加,業界能逐步視拾荒者為整個循環回收生態上的持份者,莫讓拾荒者群體繼續被邊緣化。

作者:呂志和獎總經理程珍




勵 ‧ 志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躬體力行之重要

2023年12月19日 10:56 最後更新:11:42

2023年快將來到尾聲,亦是不少人和機構進行年度回顧的日子。在這一年,困擾多年的新冠疫情暫告一段落,香港與內地及世界各國的亦重新連繫起來。雖然社會表面上看似逐步回復正常,正向著好的趨勢發展,但長時間的疫情對所遺留下的問題始乎仍未完全消散。

在社會不同範疇上,我們不難看到仍然存在著的問題。高息環境持續,市民和企業的開支和負擔持續上升;經濟活動亦未完全復甦,對基層市民的收入和就業造成一定的影響;受生活習慣、工作和學習環境轉變,不少人或會因為需要再次適應生活上轉變而出現不同程度的情緒和精神健康問題。

當看見這些不同類型的問題持續出現,亦讓我反思如何在這個時期更有效地支援社會上最有需要的人和群體,讓更多有需要的巿民受惠。自2020年起,呂志和獎在青年和教育兩大方向開展了一些項目。但對我們以言,慈善項目不是只停留於批出款項和贊助。每個項目都是一個樣我們更加了解社會需要和現況的過程,以讓我們思考,如何讓本地社區慈善工作,能夠把獎項所傳承的精神在香港社會深化和實踐。

呂志和博士多年來在商業世界穩中求進,循序漸進的策略,其實亦影響了我在慈善項目規劃上的想法。在推動社區項目的過程中,我和團隊少不免會出現一系列的考慮,例如透過調查和研究去確定關注的領域、尋找服務缺口、挑選理念相近的合作夥伴、贊助金額和方式等,以確保將有限的資源都是到有需要的領域,每一分的投入都能發揮最大的效用。

研究資料和數據,當然有助我們認清方向和理解問題,但要進一步了解現況,始終需要身體力行了解社會的現況,以及需要支援的群體所面對的難處。每當想到親身體驗,我都會想起呂博士在慈善事業上的一段經歷。

早年他前往雲南進行商務考察期間,目睹了偏遠山區的艱苦生活狀況,親身體會到很多當地連基本三餐溫飽都未能完全滿足,更惶論下一代的教育。在那一次經歷後,他的內心就蘊釀了一個計劃:要為當地的教育事業盡一分力。及後他在全國8個省市新建和修建了122間希望小學和中學。

他多年來一直認為,貧富差距源於知識差異,而知識的差異,因此他對於下一代的教育尤其關心。但對於如何和怎樣捐助,亦會持續審視度勢,因應社會實際情況作決定。而更重要的是,他對於身體力行,親自經歷和體驗實況的堅持,這種態度一直以來讓我深受觸動,並且在我們的推動慈善項目時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

呂博士的經歷提醒著我,慈善不僅僅是捐助款項,更需要我們投入時間和心力去了解並解決問題。這樣的努力不僅能夠改善社會,也能夠豐富我們自己的人生,並連結社會更多有心的人和機構,共同為建立一個更宜居、和諧和充滿正能量的社會而共同努力。

作者:呂志和獎總經理程珍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