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梁家傑欠的不只是一句道歉

博客文章

梁家傑欠的不只是一句道歉
博客文章

梁家傑欠的不只是一句道歉

2023年05月30日 20:37 最後更新:20:52

公民黨宣布解散之後,主席梁家傑表示「希望香港人抱著樂觀的心,活好當下,期待明天」。他這些似有所指的講話,觸發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回應,指梁家傑態度輕佻,令人覺得2019年的黑暴事件,和梁家傑及公民黨無關一樣。

鄧炳強續指,2019年當香港大學校長張翔勸學生不要使用暴力時,梁家傑跳出來告訴學生「暴力有時或可解決問題」,鼓勵學生使用暴力。導致後來眾多學生因使用暴力被捕及承擔法律後果。他認為梁家傑應向這些學生及他們的家長道歉。

我倒覺得,鄧炳強這次對梁家傑提出的要求,略感柔和。

2019年7月,梁家傑在港大演講的時候,提到孫中山回到港大母校致辭,梁家傑話,提及孫中山,是要論證「有時候暴力或可能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他講到這裡,台下掌聲雷動,在座的學生激烈歡呼,足見梁家傑講話的煽動性。

以公民黨大狀為首的泛民法律界人士,首先提出「違法達義論」,指法治的最高境界是「違法達義」。到2019年6月黑暴運動爆發後,暴徒已經在街上掟汽油彈。梁家傑再進一步,提出「暴力解決問題論」。就是從突破法治,進一步鼓動使用暴力。

從理念上來講,梁家傑的暴力論完全抽離時空,只是借國父孫中山,來美化街頭的政治暴力。我國如今不是清末喪權辱國的清朝,香港亦都不是民不聊生的社會,暴力革命既無基礎,亦無任何合理性。梁家傑的暴力論,只是一種借國父來為激進政治張目。

在政治激烈衝突的年代,政客發表煽動性言論,激發年青人的暴力思想,其影響惡劣深遠,比一個暴徒在街頭掟氣油彈嚴重得多。

試想大批年輕人,甚至是未滿18歲的青少年,聽從了這些資深大狀的言論,相信他們是法律權威講話可信,自己上街暴力示威,結果不是被捕服刑,就是遠走他方,前途盡毁。這些年輕人及他們的家長,可以追究誰?

也不要以為事件發在《香港國安法》2020年立法之前,香港無法律可以追究。

據《刑事罪行條例》第9條,這種行為涉嫌觸犯煽動意圖罪,根據第9條(1)(f)煽惑他人使用暴力;或 (1)(g)慫使他人不守法或不服從合法命令,可以依法追究。

現在梁家傑連一句道歉都沒有,還講得稀鬆平常,似在暗示只要堅持這些激進理想,就可以「期待明天」。這些說法令人憤慨。以梁家傑的言行,又點止只一句道歉咁簡單。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中英生意還是要照做

2023年09月22日 18:30 最後更新:17:35

這是一個予盾共存的世界。

就在特區政大力反擊英國政府發表「香港半年報告」污衊抹黑的同時,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繼續訪問倫敦的行程,推動港英貿易發展。

陳茂波抵埗後出席香港貿發局舉辦的「香港晚宴」,有大約400名英國各界領袖和專業人士應邀參與。他致辭時表示,香港已全面擺脫疫情,與國際及內地全面通關,社會經濟穩步恢復,國家支持香港長期實施「一國兩制」制度,香港將會繼續發揮著連通內地和世界的獨特角色和功能,普通法制度和法治在香港如常有效實施,《香港國安法》維護了國家安全,保持香港社會整體穩定,鞏固國際投資者和商界對香港的信心。

特區政府可以正正常常地在倫敦推銷香港,多多少少反映英國和香港的關係開始解凍,而這種解凍的前提,是中英關係也有解凍跡象。

中英關係曾經很熱絡。2015年,中國搞「一帶一路」,創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英國還是西方國家中第一個加入。也是這一年,時任英國財政大臣歐思邦表示,英國已經「鞏固了其作為中國在西方最佳合作伙伴的地位」。而時任首相卡梅倫則帶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一家當地酒吧喝啤酒,展現友好關係。英國政府在2015年曾宣稱,中英友好合作進入「黃金時代」。

不過,中英關係說變就變,也不由英國主導。2016年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2017年上任,2018年對中國發動貿易戰,並在全球搞動反華情緒,自創新疆種族滅絕議題,又發動制裁華為等中國科技公司。

美國這個大佬登高一呼,英國這個小弟只能嚮應。自此之後,中英關係發生根本變化。英國政府鸚鵡學舌,批評中國對新疆維吾爾族穆斯林的做法。英國又借香港制訂國安法,對港人大開太平門,在英國脫歐資金流失之際,吸納香港移民資金。又在2021年以安全關切為由,禁止華為參與英國的5G基礎建設。

這一切惹怒了中國,中國制裁包括史密斯爵士在內的5名英國議員,指責他們傳播針對中國的「謊言和虛假信息」。

時光流轉,英國玩了幾年反華之後,開始發現不好玩了。在俄烏戰爭後,英國通脹飛升,更暴露了脫歐後後的英國經濟乏善足陳,所以又想到和中國做生意的好處,知道死跟美國無甚著數。

英國外相祁湛明8月30日訪華,是中英關係改善的第一步。祁湛明是5年來首位訪問北京的英國高級內閣大臣,他是冒著英國政界一片質疑之聲下訪華。

英國BBC形容祁湛明訪華之旅:「後黃金時代恢復溝通,會否開啟良性循環」。BBC認為,這一切當中的核心,是英國辛偉誠政府近期對華政策的基礎,來自於英國在經濟利益與安全關切之間的權衡取態,發生了改變。

結論是中英還是會繼續吵架,但生意亦會照做。中國現在搞的是國際統一戰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只針一個主要矛盾。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