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中國式去風險,利人利己

博客文章

中國式去風險,利人利己
博客文章

中國式去風險,利人利己

2023年06月05日 20:01 最後更新:20:31

2000年以來,中國已在非洲修建了大約100個港口、1000座橋樑、1萬公里鐵路、10萬公里公路,以及大量醫院和學校。——盧沙野

美國以意識型態及國際秩序為名的主導下,G7在早前的峰會達成一致倡議與中國經濟科技脫鉤的所謂「去風險」,與中國脫不了鉤的商品貿易材料等,就警告中國不能對等反制,並且預早給我們扣了一頂「經濟脅迫」的帽子,重重設置、步步為營,這還未夠,事關中國在非洲有太多建設,引起美西方的強烈反對。

中美戰艦近日在台灣海峽出現對峙。AP圖片

中美戰艦近日在台灣海峽出現對峙。AP圖片

「非洲國家沒有錢修建這些基礎設施,中國借錢給他們,這很正常,不是嗎?那麼怎麼還呢?中國說,我們把錢借給你們,你們不用急著還錢,而是之後用我們購買自然資源的錢來還。這就如同允許非洲國家賒帳。」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接受法國獨立媒體《法律視角》採訪時表示︰「在這種情況下,西方國家指責我們為非洲國家設置『債務陷阱』。許多非洲國家都有債務,但中國只占其外債的10%,最多15%,其餘都是欠西方國家多邊金融機構和私人商業債權人的債務。造成非洲債務危機的不是中國。但現在西方國家說中國應該對非洲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債務危機負責。這是不公平的。」

西方主流傳媒一直質疑中國援助非洲的企圖,事實上,這是中國式現代化的一個部分,除了實踐「共同富裕」,還有是中國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不走西方國家過去數百年來,「通過戰爭、殖民、掠奪等方式實現現代化的老路」——為維護和平共處、互利共贏的全球發展願景,我們需要鞏固這方面的話語權。對於西方的不是之處,也不必太過外交辭令,於是盧大使又是一貫犀利,他這樣說︰「中國的所作所為與殖民國家此前在非洲所做的事情完全不同。過去,西方殖民國家來到非洲就是為了掠奪財富,促進發展的事情一件沒做。近兩百年來,他們在非洲留下了什麼?非洲國家依然貧窮。」

盧大使這篇採訪實錄可以納入中小學的學習教材,由於西方刻意掩飾和包裝它們過去的西上現代化實情,我們需要正確的歷史觀、世界觀,例如這一段以中國價值出發的評論,也是很有教益︰「我們所追求的與美國利益背道而馳。美國總是想站在世界的頂端。過去5年,他們對華發動貿易戰和科技戰、大搞『脫鉤』,想打斷中國經濟科技發展進程,使中國永遠處於美西方國家之下。這是不公平的。中國人民有權獲得更好的生活,實現更好的發展,這是主權權利、合法權利。這也是中美存在衝突的原因所在。儘管中國無意挑戰美國的頭號地位,但美國依然視中國為主要威脅。」

中國強大就是西方的威脅?中國想過得更好日子而己,非洲是一帶一路接連歐亞大陸的下一站,中國推動這一塊歐亞非經濟實體,等如全世界40%左右的GDP、70%左右的人口、70%的資源,與此同時,一帶一路讓我們可以避開西方海權主導的交通運輸路線,中國戰略資源的獲取更安全,有利國內大循環經濟發展的穩定性。你可以說,這是中國一早布局做的去風險,目前已有相當成效。

中國式現代化之外,還有中國式去風險化,與其他國家集團不同的是︰中國的去風險是利人利己,別人的去風險是損己害人,還不時來到人家門口製造風險。誰得人心,你話呢?




深藍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加拿大「小土豆」是這樣育成的

2023年09月21日 20:07 最後更新:20:26

加拿大與印度鬧出外風波,最受觸目是可稱為加大拿「神童」的杜魯多,他在首任總理初登場示範用35秒解釋量子電腦,贏得空前完美的年輕政治家形象。

AP圖片

AP圖片

這位國際政治明星,不知怎樣的,近期分別一次再一次遭東方大國「教訓」,歸根究底,杜魯多其實並不明瞭當今天下形勢正是他口中的量子電腦,「再也不是1或0」——西方經常錯覺以為是民主、人權、自由就是普世價值,其他就什麼都不是——杜魯多明明白白知道,量子力學是推翻傳統宏觀物理現象,進入微觀世界的全新角度,「一個量子的狀態遠遠複雜得多,東西可以同時是粒子又是波,量子周圍存在不確定性。」可是他就看不見也想不通身邊的事。

順帶一提,加拿大是量子電腦的先驅,第一台商用的量子電腦不是美國也不是中國,而是加拿大D-Wave公司2011年率先推出,宣稱比起時下英特爾(Intel)芯片的個人電腦,快一億倍!杜魯多當日便是出席加拿大一場重要的物理學研討活動,「秀」過對量子電腦的知識之餘,最後以「這是量子運算令人振奮之處」為結尾,暗誇D-Wave的技術成就。加拿大有此年輕有為的總理,加拿大有此「一億倍速」的電腦,夫復何求?

西方殖民主義建立的300年所謂現代文明,是「西方說了的算,和西方說了的不算」的0與1邏輯,可是今時今日,東方有兩個大國的復興,中國、印度可以上天探索月球和火星、落海有戰略核動力潛艇,並且同時擁核,世界已經不再適用傳統西方那一套。

去年11月印尼主辦G20峰會,時值加方指控中國人員涉嫌干預當地選舉,杜魯多逕自走上前跟習近平主席「寒暄」但實際想「對話」,可是被婉拒,這個場合這個氣氛,稍有常識的知道不適合嘛,周圍都是採訪記者。

習主席說︰「如果有誠心,我們就應該以互相尊重的態度來進行很好的溝通,否則這個結果就不好說了。」不過,杜魯多微笑點頭,但不脫傲慢回應:「我們在加拿大相信的是自由、開放和坦率的對話,我們一直以來都這樣。我們會持續尋求建設性合作,但也許過程中也有意見分歧的時候。」結果,西方媒體訴說杜魯多被習近平「教訓」了,可以沒有報導杜魯多想以西方民主自由的陳腔濫調「暗寸」中國,隱隱傳來一種莫明的「優越」感。

今次杜魯多又在G20對碰另一東方大國印度,情況複雜很多,據報導,他直接向印度總理莫迪提及在加拿大發生的政治暗殺事件,「要求印度『嚴正』看待此事,遭對方強硬否認」,兩國隨後互逐外交官,讓期盼與加拿大、印度合作的西方盟友陷入尷尬。

杜魯多被捧為「上通天文,下識地理」,其實,他不過是僅憑一點點出眾的外貌,以及類似佳麗競選的一點點鏡頭前的35秒智慧。這種料子,在一個只求選票勝出的西方國家,是可以堪當大任,例如43歲便當加總理的杜魯多。面對擁有數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又是肩負十幾億人口進行自主獨立追求現代化的東方龍與象,又豈是「小土豆」可以走過來班門弄斧,還要上前叫陣?最後贈你一句李敖名言︰「只要你不覺得尷尬,那尷尬的就是別人」。杜魯多和小S,共勉之。

資料補充,以上名句是李敖在綜藝對主持人小S問「我和胡因夢相比,誰更漂亮」的妙絕回應。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