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形勢大好不是小好,今年首季汽車出口銷售第一,世界汽車王國正式改朝換代,日本認為特斯拉CEO馬斯克對中國貢獻不小,但利益才是關鍵,雙方可能正在互相計算。
AP圖片
1980年,日本汽車年產量首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車王國。不過,自2021年以來,中國汽車出口呈現爆發式增長。最新預測,中國2023年汽車出口可達400萬輛以上。
數字大家都知道了,可是中國汽車如何急速成長?這個謎好似連日本人好有興趣想知。《日經新聞》最新報導,馬斯克日前閃電訪華,內有玄機。這位美國科技大亨與中國關係如何?
答案一、馬斯克籌擴建特斯拉產能。比亞迪有可能將2022年290萬輛的産能提高至430萬輛。為了加強競爭力,產能只有200萬左右的特斯拉,必須在中國增産。事實上,只有上海的車廠生產才最靠得住,年產75萬輛超過加州超級工廠的65萬輛,其餘柏林、德州的工廠不外年產25萬和35萬之數。
答案二、中國要有條件助攻特斯拉。內地目前有200家新能源汽車廠商,甚至有傳IT企業也會相繼加入,市場處於過度競爭,隨時出現泡沫現象,一旦爆破的造,汽車產業這個板塊出現產能過剩,導致對中國經濟的衝擊難以估計,怎麼辦?日本引述中方行業人士估計︰「由於國內産能過剩,中國政府希望特斯拉更積極地將上海工廠作為出口基地。中國只想允許特斯拉以出口為目的進行産能擴張」,換言之,有點勸退馬斯克之意,中國對特斯拉的補償是助其產銷世界市場。
《日經》分析︰「對特斯拉來説,向中國傾斜也是一種風險。在中美對立導致供應鏈不斷脫鉤的背景下,美國計劃將中國産電池和礦物排除在本國純電動汽車之外。如果同樣的趨勢擴大至美國以外的國家,將難以有效利用上海工廠作為出口基地。」馬斯克明白與中國關係目前是重要(因為要準時交車付貨),上海廠怎可以一時遷移向外,開玩笑,不過馬斯克也是有城府的,此次訪華有實力向中方叫價。「在彰顯重視中國的態度的同時,(特斯拉)還考慮在印度等其他國家設立工廠,似乎是在向中國施加壓力。」看來,電動車市場的水很深,看表面馬斯克一面倒向中方(反對脫鉤斷鏈),但水面之下有很多的暗鬥。
何以說馬斯克來華設廠對中國汽車產業有貢獻?大不了也是上海一間超級工廠而已,其實不然。中方的手段很靈活很犀利,一方面想特斯拉好似蘋果公司一樣,為中國帶來龐大的產業鏈,壯大中國先進工業製造之餘,更是把特斯拉當作一條激活內地汽車產業的鯰魚。
過去,當局大力扶助電動車研發,卻招來其心不正的企圖渾水摸魚,用張圖張、幾張PPT就一方面取得國家資助,還可以當企業的概念提升股價。好了,特斯來了,全國企業和投資者有了方向,大家可集中精力,認真的投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激活了國產汽車的動力,同淘汰了一大批「假車企」,再難有人騙到資金和資助。
特斯拉是中國的鯰魚,但不是水魚,家家有求,互利共贏,這筆帳馬斯克也懂得計,所以未來與中國關係還是向好。長遠呢?長遠誰知道。
深藍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中國芯片接連傳出突破消息之後,美國警告北京稱計劃更新芯片出口管制措施,修訂後的措施將涉及對華芯片製造設備出口和人工智能芯片出口。換言之,美國要加辣對付中國。
美國最高統帥米利2016年訪華。AP圖片
從種種跡象看來,今天的美國手上的芯片恍如200多年前的英國的鴉片,當年因為中國對歐洲貿易順差太大,於是招致鴉片貿易入侵而最後國為清朝禁煙,而給予「船堅砲利」的西方國家一個開戰的藉口,殖民主義者對華進行「合法」掠奪,還被西方敘事是中國「閉關鎖國,國弱招禍」的結果。芯片不能再當鴉片使,有需要一次過要跟西方講清楚就明白,以正世界觀、歷史觀和中國觀。
1987年,在廣東海域打撈出南宋初年一艘在海上絲綢之路向外運送瓷器時失事沉沒的木質古沉船,這是從泉州出發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到西方貿易的遠洋商船,歷史意義重大,皆因船上主要為瓷器的幾萬件文物,折射出中國對外貿易的規模,從那時起,中國已經大做西方生意,可是直到工業革命到來之時,中國還是不太對西方有貿易需要,於是者,這幾百年便禍從中國的「順差」而來,據當年貿易描述的一句話︰「十船九空,一船實之白銀也」,意思是中國輸往西方有十隻船的貨,可是到了彼岸賣出之後,沒有合適中國市場的「舶來貨」帶回來,中國什麼都不要,就只要白銀抵貨,所以十船只有一船載滿白銀而回,長期下造成歐洲經濟金融的不平衡,因為歐洲不是產白銀之國。隨400年前的大航海時代,歐洲武裝探險船隊開拓了美洲、非洲殖民地,各自搜括當地白銀之餘,也出現因爭地盤的戰爭,怎麼辦?
西方好在找到賣鴉片到中國謀財的大生意,中國白銀因此大量流出,這回輸到中國不高興,1840年一場鴉片戰爭擺平了矛盾,勝利歸於西方,我們過了百年的陰暗日子。今天,中國全力復興,2022年進出口總值首次突破40萬億元人民幣,為全球140多國的主要貿易伙伴,連續6年保持世界第一貿易國地位,與此同時,2022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佔全球比重近30%,製造業規模已經連續13年居世界首位。
中國更是全球最齊全工業種類的製造,也是最大的實體經濟國家,不是美國虛擬金融的大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今年3月公佈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製造業增加值佔GDP比重近30%。在世界500種主要工業品中,我國有超過40%產品的產量位居世界第一位。65家製造業企業入圍2022年世界500強企業榜單,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7萬多家。按照國民經濟統計分類,我國製造業有31個大類179個中類609個小類,是全球產業門類最齊全、產業體系最完整的製造業。」
中國今天的成就令西方焦慮,除美國之外,歐盟也擺明姿態針對中國, 路透社引述一名不具名的歐盟官員報導指出,歐盟執委會將與成員國一起,對半導體、人工智能、量子技術和生物技術等進行風險評估,生物技術例如疫苗與基因組測序。評估工作截止日是今年底,下一步是在明年採取措施降低風險。歐盟可能採取的措施包括出口管制和與志同道合盟國合作。包括「與美國、澳州洲和其他擔心中國日益武斷的國家所採取類似措施相呼應」。
當年鴉片消耗大清的白銀,大清的精神和士氣,可是芯片則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本,美西方不可能把芯片當鴉片使,反而擔心芯片流入中國使中國更強,不過,仗還是要打的,一場更複雜的、對華量身訂造的現代化複合戰爭正在準備中,再說一遍︰中美終須一戰!不得不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