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港大醫學院首創「先縮後除」配以活肝移植 根治末期肝癌成全球首例

社會事

港大醫學院首創「先縮後除」配以活肝移植  根治末期肝癌成全球首例
社會事

社會事

港大醫學院首創「先縮後除」配以活肝移植 根治末期肝癌成全球首例

2023年12月14日 20:11 最後更新:20:11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外科學系,以及癌症醫學中心臨床腫瘤學系團隊,於2023年初發表全球首創的肝癌「先縮後除」綜合治療方案,為多位原本不適合接受手術的中晚期肝癌病人提供可以根治的機會。其中一位四期肝癌病人接受「先縮後除」治療後轉化為一期,並成功完成活肝移植,成為世界首例。

左起:蔣子樑醫生、陳智仁教授、病人黃先生及兒子、以及陳妙儀醫生。

左起:蔣子樑醫生、陳智仁教授、病人黃先生及兒子、以及陳妙儀醫生。

此外,團隊亦將此綜合治療方案應用在年長病人身上,成功切除腫瘤。活肝移植個案已於今年在亞洲移植學會的學術會議上發表,隨後刊登在世界知名的期刊《肝癌》。

肝癌是本港常見癌症,手術或肝臟移植是現時唯一根治方法,但只有三成病人適合進行手術,令5年內整體存活率亦僅有三成,故當今研究主要聚焦如何擴大手術模式或移植以作根治。

港大醫學院。 網上圖片

港大醫學院。 網上圖片

由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外科學系臨床教授陳智仁,及癌症醫學中心臨床腫瘤學系臨床助理教授蔣子樑醫生帶領的研究團隊,早前率先開創「先縮後除」的治療方案,提出結合立體定向放射治療與免疫治療,來誘導中晚期肝癌縮小。

是次是全球首次通過這種綜合治療,成功將晚期(第四期)肝癌「縮小」成早期(第一期),然後進行活肝移植「除去」腫瘤。與此同時,陳智仁及其團隊亦為一位患有兩個腫瘤的85歲長者(迄今最年長的病人)採用同樣的治療策略,成功切除腫瘤。

第一位病人是65歲黃先生,本身為乙型肝炎帶菌者,2022年11月因腹脹痛求醫。電腦掃瞄顯示一個直徑長達18.2厘米的腫瘤完全佔據整個左肝,且入侵了主門靜脈,判定為第四期肝癌。保守估計黃先生只有半年壽命,然而肝癌研究團隊為黃先生進行「先縮後除」療法。

外科手術是目前唯一根治肝癌的方法。

外科手術是目前唯一根治肝癌的方法。

半年後,掃描顯示黃的腫瘤由原來的18.2厘米逐漸縮小至9厘米,癌指數(甲胎蛋白)更由起初的每毫升10萬納克以上大減至每毫升80納克。兩隊外科醫生於是為黃進行活肝移植手術,將黃先生的兒子的肝臟移植到黃身上,

手術於23年8月21日進行,歷時12小時。手術順利,黃亦於術後第15天出院。黃術後肝功能正常,最後的檢查報告顯示整個肝臟仍然可見的腫瘤只有1.5厘米(第一期),其餘部分均沒有發現癌細胞。移植手術至今已將近4個月,黃先生身體狀況良好,亦未見復發。團隊相信這是全球首個通報的病例。

有港大醫學院團隊治療下,黃先生(中)成功移除肝腫瘤。

有港大醫學院團隊治療下,黃先生(中)成功移除肝腫瘤。

另一名透過「先縮後除」醫治肝癌的是85歲的葛先生,他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和肺結核,發現肝臟有兩個腫瘤,一個在右肝(直徑6.5厘米),另一個在左肝(直徑3.1厘米),並壓迫左肝靜脈。考慮到葛先生的年紀,手術風險很高。採用「先縮後除」綜合治療後,葛先生的腫瘤的活躍範圍分別縮小至2.3厘米及1.8厘米。陳教授及其外科團隊隨後為葛先生進行手術切除兩個腫瘤。葛先生術後復原進展良好,手術後4天已能岀院回家。

陳智仁表示,團隊很榮幸能為肝癌治療帶來新的希望和可能性,成功為病人經此綜合治療將四期肝癌轉化成一期、再進行活肝移植的個案,成為世界首例,患者康復情況令人鼓舞。團隊提出嶄新「先縮後除」治療方案對於肝癌患者和醫學界具有深遠的研究意義和臨床價值。

「港大開創的『先縮後除』策略為肝癌治療帶來突破。」陳智仁續解釋:「此治療方案有效延長病人壽命,特別是需要將腫瘤期數降期及縮小以進行肝臟移植的病人。再者,『先縮後除』的特點是侵入性低、安全和接受程度高,切合不適合高風險和複雜手術的年長病人的需要,為長者帶來治療契機。」

港大醫學院稱,該治療方案提供了確切的治療時間表,大部分病人在半年內都得到明顯的治療效果,讓病人和家屬有明確的治療計劃和預算。團隊展望這一嶄新技術為全球帶來全新的治療方向,啟發更多的研究、創新、交流和協作,讓更多肝癌患者受惠。


港大醫學院及工程學院的跨學科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創新篩選平台,可快速評估新冠病毒變異對疾病嚴重程度的影響,新方法比傳統方法速度提升39倍。

港大醫學院

港大醫學院

研究人員亦專注了解病毒變異如何影響「合胞體」形成,即受感染細胞與未感染細胞融合的過程,這有助識別可能對公共衞生構成重大風險的新興病毒變異株。

通過研究刺突蛋白及其突變,研究人員發現某些變異株,如 Delta變異株,與病毒原始株相比形成較大的合胞體,團隊發現單個K854H突變可將Omicron 變異株轉變為具有高融合能力的變異株。研究又發現一些變異,系統可預測出它們與Omicron和Delta等現有變異株具有相近的變異機率,顯示這些新變異應受監控,因可能在未來病毒演變中出現。

為提高篩選效率,團隊開發了一種根據細胞大小篩選的策略,在更大範圍上將融合和未融合的細胞進行高速篩選;與傳統方法比較,新方法精確度超過80%

團隊還確定兩種已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批准的藥物,可減輕疾病嚴重程度。倉鼠模型實驗顯示,藥物可抑制由刺突蛋白誘導的合胞體形成,並有潛力緩解病情。

團隊認為,新系統不僅有助快速追蹤新冠病毒變異並找出治療方案,還可廣泛應用於各種與細胞融合相關的生物醫學研究,包括癌症免疫療法。而細胞互作平台可系統分析多種病毒的合胞體形成能力,包括愛滋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疱疹病毒科、新冠病毒和其他誘導合胞體形成的冠狀病毒。

團隊期望從這項研究中獲得嶄新方法和深入知識,為治療新冠病毒病症和其他涉及細胞融合的疾病提供新策略。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