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調查指建造業今年人手短缺13% 建造商會:不能單靠輸入外勞

社會事

調查指建造業今年人手短缺13% 建造商會:不能單靠輸入外勞
社會事

社會事

調查指建造業今年人手短缺13% 建造商會:不能單靠輸入外勞

2024年01月12日 12:31 最後更新:13:13

香港建造商會每年進行兩次「建造業勞工需求調查」,今年和上年供應與需求的缺口相差相若,約達到13%,當中最缺乏人手的工種包括釘板、紮鐵、落石屎等,但商會稱不能只靠輸入外勞。

建造商會會長林健榮。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建造商會會長林健榮。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香港建造商會收集會員提供工地工友的出勤紀錄,推算出工友短缺的情況。商會會長林健榮表示,今年和上年的工友短缺情況大致相若, 大約達到13%。當中最缺乏人手的工種包括釘板、紮鐵、落石屎、冷氣工、電線鋪工等工種。

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他表示,人手短缺情況不能只靠輸入外勞解決,建造業議會有調查顯示,預計到2027年缺乏4萬名工人,而政府去年推出的建造業輸入勞工計劃的配額,上限只有1.2萬個,只能紓緩短期的人手短缺情況。

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他又表示,人工智能讓建造業在應用機械人及檢視危險地帶等各方面都相當有效。而人手短缺情況不單需要商會配合,也需要各界配合,例如一同加強本地培訓、加強應用科技及新的建築方法,以減少依賴工人。他認為,需要多管齊下,才能解決人手短缺問題。

往下看更多文章

建造業擬設審裁制度處理合約付款爭議 唯不包拖欠工資糾紛

2024年05月16日 18:47 最後更新:18:57

發展局公布《建造業付款保障條例草案》,訂立機制改善建造業的拖延付款情況,包括引入審裁制度,處理合約方之間的付款爭議,但當中不包括拖欠工資的僱傭糾紛。

(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條例草案》提出,規定付款方須於法例指定時間內回應申索,及付清已承認到期的款項。當付款出現爭議,申索方有權啟動審裁,合約雙方會透過獨立審裁員解決付款爭議。如果付款方沒有在限期前,支付已經接納並承諾支付的申索款額,或沒有在限期前支付經審裁機制決定的款額,申索方有權停工或減慢工程進度。

政府新聞處資料圖片

政府新聞處資料圖片

發展局發言人表示,審裁員會由業內具資歷人士組成提名團體委任,而審裁員的裁決有約束力,若被申索一方不履行,申索一方可去原訟庭申請強制執行。由提請審裁到付款方支付經裁決款項只須約3個月,相對過往在工程合約完結後才展開追討,需時普遍超過半年以至長達兩三年的拖欠時間,相信能改善公司的現金流問題,有助僱員出糧的問題。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條例草案》適用於總承包合約價值不少於500萬元的建造工程合約,及相關的貨品或服務供應合約;不適用於現有私人住宅的裝修及樓宇維修等工程。草案將本月29日提交立法會首讀。當局爭取今年內通過,並於條例刊憲8個月後實施主要條款。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