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黎智英案重點重溫|「重光團隊」成型 「攬炒巴」與Mark Simon助英美牽線 晤議員游說制裁

HotTV

HotTV

HotTV

黎智英案重點重溫|「重光團隊」成型 「攬炒巴」與Mark Simon助英美牽線 晤議員游說制裁

2024年04月03日 07:00 最後更新:04月04日 07:52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3間相關公司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從犯證人、「十二港人」之一李宇軒曾供稱,因「G20」全球登報時,部分報章要求不可匿名,遂於2019年8月成立「重光團隊」(SWHK),成員包括李宇軒、「攬炒巴」劉祖廸、身處美國的理論天體物理學家Shirley Ho等。之後憑藉「攬炒巴」及Mark Simon牽線,先後安排英議員訪港視察示威、到訪聯合國人權辦公室、邀海外議員來港「監選」,逐漸走出國際,轉型成有具體活動的政治組織。

「攬炒巴」劉祖廸 (網上截圖)

「攬炒巴」劉祖廸 (網上截圖)

李宇軒作供指,「中英聯合聲明」及「G攬」眾籌團隊,逐漸整合並命名成「重光團隊」(Stand with Hong Kong Fight for Freedom,簡稱SWHK),但李形容是一個鬆散組織,沒有會章及會員制,但共識是「為香港爭取自由民主」,部分成員及活動與制裁有關,但僅為實踐的「means」(手段)而非為制裁而成立。

更多相片
「攬炒巴」劉祖廸 (網上截圖)

「攬炒巴」劉祖廸 (網上截圖)

英國會議員Bob Seely (X圖片)

英國會議員Bob Seely (X圖片)

美參議員Rick Scott (Facebook圖片)

美參議員Rick Scott (Facebook圖片)

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曾三次與李宇軒會面。(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曾三次與李宇軒會面。(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李又提到,當時「G攬」團隊經討論後,決定不再登報,保留眾籌款款作其他用途,惟部分支持登報成員離開團隊,李亦一度離開,又重新加入。李稱,SWHK網站中文版會用較「flowery (誇張花巧)」字眼,如「制裁港共」,較「指控性描述」,是為鼓勵眾籌捐款,英文版用字較中性,如「advocacy for Hong Kong (擁護香港)」但同意部分海外登報內容包括制裁,如在加拿大《環球郵報》內容提到要求加政府向中央及港府施壓,如制裁與禁武器出口;又如美國《紐約時報》廣告,籲支持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及向港警限售防暴裝備等。

英國會議員Bob Seely (X圖片)

英國會議員Bob Seely (X圖片)

李宇軒形容,當時「攬炒巴」劉祖廸在連登討論區具號召力,是「重光團隊」的「精神領袖。而「重光團隊」助「攬炒巴」安排英國會議員Bob Seely於2019年訪港觀察示威情況,引英國關注香港。

另李又與陳梓華成立「香港故事有限公司」,用以收取眾籌資金,成為社運團體,當時「香港故事」曾到訪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OHCHR),與主責中國事務人員會面,欲鋪路參與聯合國人權會議。

美參議員Rick Scott (Facebook圖片)

美參議員Rick Scott (Facebook圖片)

其後,李宇軒透過陳梓華認識黎助手Mark Simon,後獲邀與訪港的美參議員Rick Scott在半山區會面,提升國際社會對香港情況認識。當日會面除Rick Scott外,還有Rick的助手Scott Sciretta及領事館職員Alan Brinker,此時李的角色已逐漸從全球眾籌登報,轉型至打國際線,進行國際游說。

2019年11月本港舉行區選 ,李以「重光團隊」及「香港故事」名義與「攬炒巴」合作,邀英國上議院議員奧爾頓勳爵等來港監選。由李字軒與香港大專學界接待國際「監選團」,並由此認識「監選團」的聯絡人、英保守黨人權委員會委員裴倫德。「監選團」代表留港期間,李與奧爾頓勳爵、裴倫德、李柱銘及陳方安生更相約W酒店開會,講述當時示威情況。而當時監選團經費共涉55.2萬港元,由Mark Simon以個人戶口轉帳50萬元墊支。

李補充,「SWHK」其實無共識的中文譯名,稱為「重光團隊」或「攬抄團隊」,惟成員「一齊夾」參與活動。

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曾三次與李宇軒會面。(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曾三次與李宇軒會面。(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李又供稱,他於2019年至2020年間曾3次與前政務司長陳方安生見面,2019年11月「監選團」後,期間李亦曾獲邀到時任英國駐港澳總領事賀恩德(Andrew Heyn)的住宅內出席會面,當時出席者還包括李柱銘、陳方安生、郭榮鏗及莫乃光等人,屬「老中青」代表,席上曾談及中英聯合聲明及香港民主。

而在2020年初,李與陳梓華再與陳方安生會面,當時陳太問他們認為「最尾想點樣」,即示威抗爭的「end game(終局)」和「road map(路線圖)如何,惟他們當時未有具體想法。

往下看更多文章

黎智英案|黎今缺席聆訊獲批 控方舉證完畢 案件押後至7.24中段陳詞

2024年06月11日 16:07 最後更新:16:07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3間相關公司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6月11日進行第九十日聆訊。黎智英上周五透過律師去信法庭申請今缺席聆訊,以節省公帑,黎表明今日聆訊所涉本案文件管理事宜,他缺席亦不會引致審訊不公。法官杜麗冰指,黎近日身體欠佳,今有辯方律師團隊代表,故批准黎缺席聆訊。控方呈上涉案文件後,指控方案情已正式完結。最後各方同意本案押後到7月24日及25日再開庭,讓控辯雙方進行口頭陳詞。

警方在庭外查車。 (巴士的報記者攝)

警方在庭外查車。 (巴士的報記者攝)

法官杜麗冰甫開庭便交代指,黎的代表律師團隊上周五(6月7日)去信法庭,申請黎缺席是日聆訊,而黎有權出席及缺席聆訊,是次是黎自願缺席聆訊,也不會令其蒙受不利,故希望法庭批准他是日缺席,以節省公帑。法官考慮到,今日審訊不涉重大事宜,僅涉控方在完結控方案情前修訂翻譯文本編輯事宜,且黎近日身體欠佳,故批准黎缺席今日聆訊。

辯方律師團隊離開法庭。 (巴士的報記者攝)

辯方律師團隊離開法庭。 (巴士的報記者攝)

控方呈交近110頁修訂文件及證據列表  完成舉證 

控方遂向法庭呈交近110頁的修訂文件及證據列表,並指控方案情已正式完結。辯方則呈交轉換涉案數碼化證據為辯方證物的書面申請,交代指大部分證據已在盤問控方證人期間提及,包括一些Slack及Whatsapp聊天紀錄。

就黎智英申請中段陳詞,法庭安排辯方於6月18日存檔書面陳詞,控方在6月25日存檔回應書面陳詞,辯方則於7月2日存檔回應陳詞。

法官李運騰7月初要處理「35+顛覆案」被告求情  案件押後至7.24

由於法官李運騰需在7月初處理「35+顛覆案」的被告求情,各方同意本案安排到7月24日及25日開庭,讓控辯雙方進行口頭陳詞。案件押後至7月24日上午10時再續。

辯方律師團隊下午進庭。 (巴士的報記者攝)

辯方律師團隊下午進庭。 (巴士的報記者攝)

在第八十九日的聆訊中,控方播放由黎智英手機檢取、由「香港監察」創辦人羅傑斯(Benedict Rogers)透過WhatsApp傳予黎的影片連結片段。片段中羅傑斯訪問英國上議院議員阿爾頓勳爵時,對方指2020年擬推出的《香港國安法》將影響香港自由,認為若中國續侵犯港人人權,英國應保障所有港人的第二公民身份,為香港人爭取價值、法治及權利,並提及前港督彭定康已發起約200名23國政要聯署聲明反對《香港國安法》立法。控方完成播放涉案片段及呈上承認事實,待控方完成修訂及涉案翻譯文本等,便完成控方舉證。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