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蜜月期不太長

政事

蜜月期不太長
政事

政事

蜜月期不太長

2017年04月07日 22:10 最後更新:22:22

林鄭月娥當選特首之後,在政治上表露比較柔和的身段。 除了落區抱BB之外,也盡量與泛民溝通協調。我一直說林鄭不是「 C Y 2.0」而是「煲呔0.5」,現在看果然如此。

「煲呔曾」當特首時,盡量走與泛民親和的路線。而CY在 任期內,則顯露出對本土派以至泛民的強硬作風。 而特首治港手段是高壓抑或懷柔,除了關乎個人風格外, 多多少少也反映了中央對港政策的兩個面。有些人理解為中央的「 鷹派」和「鴿派」,我則認為中國只有一派, 主要看最高領導何時運用什麼方法,去處理香港問題, 也是一個中港互動的結果。

林鄭希望推高民望,向泛民伸出橄欖枝是一條捷徑, 其中一招是拉攏更多泛民人士入閣。 民主黨創黨成員羅致光是林鄭希望大力羅致的人選。 羅致光上月拿到了回鄉證,並於上週兩度返回內地。 雖然只是做一些民間考察, 但一定程度上顯示了中央對他開綠燈的意思。

林鄭行出第一步,在政治上吹「和風」, 聞說民主黨亦打牌給她,說對她要有一段「觀察期」。 所以大家近排覺得本地政治比較和緩,泛民轟林鄭月娥的火力收斂。

由現在到林鄭7月1日上任之前, 可以視為她與泛民的蜜月期。 林鄭掌控本地決策和相當部份人事任免資源。例如每年50億元的教 育撥款,她可以多聽教協的意見。但真正最敏感的政治決定, 卻掌握在中央手中。所以,嚴格而言, 林鄭在社會民生議題有很大話事權,可以自由出牌。 但在政治議題上,她只是一名中間人,拉攏中央和泛民的關係。 林鄭的政治密月期長短,除了看她本人能力之外, 關鍵還是要看中央和泛民的取態。

先分析阿爺的態度,其實已經擺在枱面。我之前都提過, 中央最高領導會以毛澤東的「矛盾論」去看香港的政治局勢, 將反對派分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是本土派和獨派, 由於他們提出的政治主張,是中央永遠不會接受的, 所以亦是主要打擊的對象。

次要矛盾是傳統泛民,特別是民主黨、教協、 公民黨這些政治組織。按矛盾論原則,要孤立打擊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是可以拉攏的對象。只要不涉及原則性的問題, 中央對傳統泛民都會有一定的妥協空間。發還回鄉證給他們, 就是中央表達善意的一種方法。

現時不少建制派中人向中央呼籲,給林鄭多一些空間, 讓她能夠有更多的籌碼,去打好香港的牌局, 相信中央也會雅納善言,7月1日香港回歸20週年習主席會訪港, 本地少些衝突,多些和諧,對中央是一件好事。不過, 去到原則性問題,特別是打擊獨派方面,中央好難會讓步。

這場遊戲的另一大玩家是泛民,泛民需要選好路線, 究竟會與特區政府和中央「打」?還是「和」?聞說民主黨的乳鴿( 年青泛民),對黨高層最近與林鄭採取比較和緩的態度, 開始有微言。這些年青人可能不明白,以民主黨為例, 如果他們採取激進路線,如何激得過本土派呢? 理論上, 與中央和解,是傳統泛民比較好的出路, 問題是他們能否頂很住內部、特別是年青人的壓力。

林鄭的蜜月期可能短到只有三個月,到她上任之日, 就是考驗之時,其中一場大仗,可能就是高鐵的「一地兩檢」法案。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英國選舉年的政治操作

2024年05月14日 19:36 最後更新:22:44

英國警方突然宣布起訴3名人員,聲稱他們涉嫌向香港情報部門提供協助,其中一人是特區政府駐倫敦經貿辦事處行政經理袁松彪。英國警方指控的案情和被香港通緝的流亡人士有關,指控三人涉嫌監視及闖入民宅等行為。由於袁松彪是現職香港駐倫敦經貿辦人員,事件倍受關注。

中國駐英大使館發表聲明,強烈譴責英方編做藉口,無理指責香港特區政府,予以強烈譴責,中方就此向英方提出嚴正交涉。

英國政府要起訴一個中國香港駐倫敦辦事處人員違反英國國安法,這不是普通的刑事案件,而是涉及國際關係的政治性案件,一般而言,可以透過外交途徑洽商解決,但英國政府選擇最高調的方法去公開起訴,應該留意英國政府作出此決定的政治背景。

第一,選舉年殺到。早前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歐洲,中法關係相當緊密,對比之下,中英關係就比較冰冷。英國首相辛偉誠是七大工業國首腦中,唯一未曾與國家主席習近平見面的領袖。就在上周習主席訪問歐洲期間,辛偉誠就與外相卡梅倫高調與5個被中國政府制裁的英國國會議員會面,討論他們被制裁的情況,指中國對英國議員實施的制裁令人無法接受。會上議員向首相反映所謂香港政治犯及中共滲透等問題,並再次建議英國政府將中國列入「外國影響力登記計劃」的「強化」級別。

英國保守黨政府高度宣傳這個會面,很明顯是想擺出一個對中國強硬的姿態。今年是英國的選舉年,英國保守黨在5月初的地區選舉中大敗,丟失多個地區議會的控制權。現在民調顯示,保守黨的支持度落後工黨高達20個百分點,而今年就要進行大選,辛偉誠可以說是四面楚歌。英國既然和中國改善關係不成,表演出強硬反華的態度,可說是辛偉誠內閣孤注一擲的賭博。

第二,劍指駐美經貿辦。特區政府目前有3個駐美經貿辦事處,亦都處於中美爭議的風眼當中。去年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通過了《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認證法案》,建議國會通過這個法案,取消3個香港駐美經貿辦的特別待遇。法案如果通過,確認香港經貿辦不能持續享有外交特別待遇及豁免權的話,香港3個經貿辦需於180日內關閉。

近日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發表年度報告,重提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這個建議,如果法案最後獲得通過,就會逼香港的經貿辦關門。英國在這個階段指控香港駐倫敦經貿辦的人員涉及外國干預罪名,很明顯是為美國禁制香港經貿辦鳴鑼開道,增加美國反華議員的籌碼。

第三,英國間諜被捕。英國商人石伊恩於2022年被中國判決「為境外收買、非法提供情報罪」罪名成立,被判5年有期徒刑,其上訴亦於去年9月被駁回。現年71歲的石伊恩,曾任通用汽車中國區高級經理,後來被指竊取中國情報被捕判刑,英國一直想營救石伊恩。如今拘捕香港駐倫敦經貿辦的人員,正好作為與中國談判的籌碼。

這些所謂間諜案,完全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角力,過去香港人自以為可以置身事外,但隨著地緣政治的關係越來越緊張,中美的磨擦加深,英國作為美國的小弟弟,走出來做馬前卒,自我打扮成為對中國的強硬派,既可以向美國表忠,亦可以爭取本國反華的選票,對民望極度低迷的辛偉誠來說,這些都是成本很低的賭注。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