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你估係香港叻,定係搭啱車?

博客文章

你估係香港叻,定係搭啱車?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你估係香港叻,定係搭啱車?

2019年09月20日 18:20 最後更新:19:00

香港反修例的暴力示威持續,中央上月表態支持深圳建設「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令人相信中央要造大深圳, 即使不是希望深圳與香港競爭,亦希望深圳有替代功能, 萬一港出事,也有內地城市都可以發揮接近香港的作用。

最近,前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在一個專題講座的影片曝光,黃奇帆說: 「香港的地位不可取代,香港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是全球資本進入中國的重要跳板。香港的存在意義,不可以用GDP 來衡量。」他又表示,中國再開放,也不會搞資本主義。 香港是一個實施資本主義體系的經貿中心, 香港與內地可以優勢互補。

黃奇帆這段講話,令部分香港精英好像打了雞血一樣,興奮莫名, 說連內地的前高官都覺得香港不可取代。我四處收風之後, 便發現黃奇帆這段講話與《環球時報》 總編輯胡錫進早前來港講話的目的一樣, 自從香港的暴力示威在內地廣傳,激發了內地14億人民的愛國情懷 ,也產生了一些對香港不滿的副作用。中央不想仇港的情緒蔓延, 便派了堅定愛國的胡錫進來香港講些溫和的說話, 他甚至盛讚國泰空姐的服務很好,主要想和緩一下氣氛。 其實黃奇帆的講話也有同樣作用,因為中央要澄清, 找位高官在官媒上解釋一下就可以了,現在透過一名前官員發話, 恐怕只是中央希望起一些中和作用而已。

「香港獨特論」在香港傳統精英群體中極為普遍,但真正的問題是: 香港真的這樣重要嗎?實情是,你是否重要,不是主觀願望, 而是你的交易對手對你的感覺。最近, 港交所企圖兼併倫交所的一幕,便說明了很多問題。

《人民日報》早前刊登了一篇題為《倫交所的拒信,香港該怎麼讀? 》的評論文章。倫交所拒絕了港交所的兼併邀約, 香港媒體並無詳細報道倫交所的拒絕信的內容。而《人民日報》 則挖出這個殘忍的事實。倫交所在拒絕信中說:「 我們認識到中國機遇的規模,非常重視我們在那裡的關係。然而, 我們不認為港交所為我們提供了在亞洲最好的長期定位, 或在中國最好的上市/交易平台。我們重視與上海證券交易所( 上交所)的互利合作關係,這是我們首選的、直接的管道, 可以獲得與中國的許多機會。」

倫交所這段回應,可以說是對港交所以至香港精英的當頭棒喝。 香港人對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引以為傲,誠然, 香港在金融中心的地位,相對於其他中心的地位,亦較為牢固, 主要是因為人民幣還未全面國際化, 而香港是一個資金可以自由流通的國際金融市場, 有一定的競爭優勢。

港交所向倫交所提出收購建議,或許港交所沒有這個動機, 但若收購成功的客觀效果是證明香港這個金融中心,還可以「單飛」 ,即自行飛出國際,與倫交所這個世界一流的玩家強強聯合, 挑戰世界最強的紐交所的地位。可惜港交所求婚失敗, 而倫交所在拒婚信中更清楚地講明內地的上交所才是最好的結婚對象 。這盤冷水應該可以淋醒香港人,無論我們如何吹噓香港的國際化, 但事情卻是很多外國人到香港做生意, 只不過是因為香港是進入中國的門戶,一旦脫離了這個定位, 香港什麼都不是,甚至不如新加坡。

香港精英主要是40歲至65歲,這代人的成長年代, 是中國仍然很窮的時代。我當年也曾帶油、帶米、帶舊衣服返鄉下, 接濟當時「無啖好食」的鄉親,這些經歷給我們的印象太深。 時移世易,當中國這個窮親戚變成了世界第二大的經濟體, 在很多領域裏面都是世界第一玩家的時候, 香港的精英在心理上自然很難接受。

我經常問一個問題,究竟香港今天的成就, 是因為香港人超級聰明能幹,還是香港坐上了正確的車?中國由19 78年開始改革開放,香港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 加上中國在開放初期的確想向香港學習, 香港自此搭上了中國改革開放這部快車,一坐就是40年, 食盡了這個風馳電掣向前發展大勢。香港人應該問問自己, 如果不是生在香港,而是生在一些經濟發展比較慢的亞洲國家, 例如菲律賓,會有像今天的成就嗎?

我們在什麼地方、家庭出生,無得揀,但搭什麼樣的車, 卻可以選擇。最重要的是能夠搭上一列快車, 我們便能夠跟車高速向前。一個城市同樣如此,香港面對的問題是, 正在與中國這列高遠列車脫鈎, 就像早幾日港鐵那幾個出軌的車廂一樣,橫七倒八,不能向前。 千萬不要以為我們好打得,離開了車頭牽引, 車廂還可以獨自進入國際軌道,自行創造奇蹟,現實上和車頭脫鈎, 只會停滯不前。

倫交所的回應信,就是對香港精英敲響的警鐘。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一個「支爆」大陰謀

2024年04月25日 20:00 最後更新:21:03

黎智英案進入戲肉,但由於審訊曠日持久,外界的注意度下降,但近日從犯證人、律師助理陳梓華的作供非常有爆炸性,主要有幾個方面。

第一, 揭露「支爆」大計。之前作供的李宇軒由於無直接接觸黎智英,因此他間接引述黎智英或黎智英助手Mark Simon的說話,只屬由第三方聽到的「聞說證供」(hearsay evidence),較易受到挑戰。但陳梓華是和黎智英有直接接觸的人,曾和黎智英見面3次,包括一班人2020年年初在台北開過會,並有不少和黎智英直接溝通的電話短訊,所以他的供詞不是聞說證供,而是直接證據。

陳梓華參與的台北會議,黎智英會上提出「支爆」大計,所謂「支爆」,即是「支那爆炸」。支那是日本當年侵華時對中國的一個貶損名稱,光是名稱已經顯見其惡毒含意。而所謂「支爆」就是要令中國從政治上和經濟上崩潰,政府倒台。當日在台北會議上,其中一名與會者「攬炒巴」劉祖迪,不相信真的會做到「支爆」,但是黎智英就很有信心,指根據歷史經驗很快就會「支爆」,因為中國政府用了很多資源監控人民,例如中國明朝就是這樣。

黎智英並具體詳述「支爆」4部曲,教導與會的「攬炒團隊」說,「國際游說唔係好似你哋咁做,要有4個步驟:1. 要令外國政府知道香港發生什麼事情;2. 再呼籲他們譴責及關注;3. 將外國的『枱底人』或外國政府想法帶回香港,只有這樣做香港人才會知道,外國政府冇離棄或者忽視佢哋; 4. 與『枱底人』建立關係,可影響到他們的對華政策,可以推動到制裁,甚至將來可以推翻中共。」

黎智英的「支爆」計劃,不單是一種空想,還設計了非常具體的步驟。

第二, 要做反對派大佬。從陳梓華的作供可以知道,在台北與黎智英開會期間,另一名從犯證人李宇軒不在現場,但會後陳梓華及「攬炒巴」劉祖迪與李宇軒開網上會議,向李交代黎智英建議,話要改變國際游說方向,團結不同板塊及民間力量,達到「支爆」,推動制裁,3人決定分工,由劉祖迪做精神領袖及打「議會線」、李宇軒打「國際線」,陳梓華則續聯繫「勇武派」及聯絡政治素人,並推廣「攬炒」論述,推動制裁政府措施。

黎智英做幕後大佬,出謀獻策,出錢出力,主動提出要支付流亡海外的劉祖迪生活費,並安排自己的助手Mark Simon為他們解決聯繫外國政要推動制裁中國的困難。整件事清楚見到黎智英不單是一個反政府傳媒的老闆,還是一個想推翻中共的政治行動核心策劃者,要做大佬,指點江山。

第三,     勾連外地的政府。黎智英最可疑的外地政治聯繫,主要有兩方面,第一是台灣,他搞《台灣蘋果日報》,和民進黨的高層關係密切,在之前的壹傳媒高層作供中可知,黎智英見過蔡英文,和蔡英文十分友好。而陳梓華等在台北的時候,黎智英又安排民進黨元老施明德和他們見面,施明德親自教授他們鬥爭方略,教他們如何長期鬥爭,以圖推翻政府。

至於美國方面,黎智英的關係更深,他的助理Mark Simon 曾任美國海軍情報員,而黎智英自己就見過時任美國副總統彭斯在內等高層,和共和黨核心人物關係密切。不過這次作供最得人驚的,是不斷提到美國的「枱底人」,黎智英並沒有和陳梓華具體交代這些美國「枱底人」到底是什麼人,但美國「枱底人」和黎智英顯然有緊密聯繫。

從犯證人的作供,全面勾勒出一幅想全面顛覆中國政權的圖畫,而黎智英就是幕後大佬,所以說黎智英案是香港黑暴案件的眾案之母,一點也不為過。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