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一起修復消失的蠔礁

博客文章

一起修復消失的蠔礁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一起修復消失的蠔礁

2021年12月20日 10:49 最後更新:01月13日 12:04

下白泥是香港有名的日落觀賞聖地,這天「呂志和獎」團隊一早來到一望無際的泥灘,不是看日落煙霞,而是支持「持續發展獎」獲獎者大自然保護協會(TNC)的義工活動,協助清理昔日養蠔業遺留的水泥柱。

本港的養蠔業盛極一時,以往蠔民多在近岸淺灘豎立一枝枝水泥柱,讓蠔苗依附生長。發展至八十年代,隨著技術進步,蠔排養殖逐漸取代了舊有的養殖方式。那些沿用多年的水泥柱只能默默「退休」,漸漸被人遺忘。於是越來越多的野生蠔依附在上面,再混雜各式各樣的垃圾,體積越發龐大。若放任不管,可能會盤踞整個泥灘,威脅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間,當中包括有著「活化石」之稱的瀕危物種馬蹄蟹。

蠔本身是大自然的寶物,它能淨化海水,而蠔礁結構表面面積較大,可供小蝦、小蟹棲身,體型較大的魚類、雀鳥也會從中覓食。此外,還能為海岸線提供天然屏障,減少侵蝕。所以只要處理得當,這些廢棄的水泥柱就能變廢為寶。

大家一離開近岸淺灘,就「泥足深陷」、舉步維艱,領隊教我們用人鏈的方式,把近岸的水泥柱搬到較近海的地方。

大家一離開近岸淺灘,就「泥足深陷」、舉步維艱,領隊教我們用人鏈的方式,把近岸的水泥柱搬到較近海的地方。

TNC於是開展義工計劃,清除泥灘上的垃圾,同時把廢棄的水泥柱移動到較接近海中心的地帶,將之重塑成接近天然結構的蠔礁。長遠而言,協會希望能騰空泥灘九成的面積,供其他物種如海草、馬蹄蟹等棲息,改善生態環境。

這種利用大自然自身力量修復自然環境的方式,乃是「自然為本」解決方案,是TNC一直倡議的保育理念。目前,TNC在本港流浮山和吐露港水域設置兩個試點,借助蠔礁修復海洋生態。TNC深信「自下而上」(bottom-up)的實踐,讓社區一同參與,才能讓保育工作持續發展。他們與下白泥的村民保持良好溝通,發現他們深愛著這片水土。對於昔日養蠔業的興盛、村莊的熱鬧不無懷緬。TNC 和他們合作,鼓勵他們協助清理廢棄蠔田,並肩改善當地生態環境,同時協助村民開展生態旅遊和教育導賞團,活化社區同時,希望讓更多人愛上這片土地,一同守護周遭環境。

他們的努力吸引到幾位年輕畫家的注意,他們利用一些原本要送往堆填區的隔熱板,以白泥一帶的名勝入畫,義務創作了一批大型掛畫,由鴨仔坑到稔灣路,延綿約3公里,期望途經人士能從中領略自然之美和保育的重要性。

沿路可見義工的畫作,宣揚當地美景之餘,也帶出保育理念。

沿路可見義工的畫作,宣揚當地美景之餘,也帶出保育理念。

TNC以科研、保育、社區合作及教育項目四為一體的方式推動環境保育﹐在全球建立了逾100個海洋修復區,保護了5,000多萬公頃土地和8,000公里河流。他們把「呂志和獎」的獎金投放在多個項目,其中就包括亞太區的貝類礁體修復工作,他們預期在2022年底前在新西蘭、澳洲、中國內地及香港落實至少5個大規模項目,為貝類礁體對自然環境的益處提供科研實證,並協助當地居民以可持續的方式管理項目。

無論理想有多遠大,有同行者一起實踐,才是成功的關鍵。TNC的經驗正是對之最好的詮釋,保育如是,世間萬事無不如是。




勵 ‧ 志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躬體力行之重要

2023年12月19日 10:56 最後更新:11:42

2023年快將來到尾聲,亦是不少人和機構進行年度回顧的日子。在這一年,困擾多年的新冠疫情暫告一段落,香港與內地及世界各國的亦重新連繫起來。雖然社會表面上看似逐步回復正常,正向著好的趨勢發展,但長時間的疫情對所遺留下的問題始乎仍未完全消散。

在社會不同範疇上,我們不難看到仍然存在著的問題。高息環境持續,市民和企業的開支和負擔持續上升;經濟活動亦未完全復甦,對基層市民的收入和就業造成一定的影響;受生活習慣、工作和學習環境轉變,不少人或會因為需要再次適應生活上轉變而出現不同程度的情緒和精神健康問題。

當看見這些不同類型的問題持續出現,亦讓我反思如何在這個時期更有效地支援社會上最有需要的人和群體,讓更多有需要的巿民受惠。自2020年起,呂志和獎在青年和教育兩大方向開展了一些項目。但對我們以言,慈善項目不是只停留於批出款項和贊助。每個項目都是一個樣我們更加了解社會需要和現況的過程,以讓我們思考,如何讓本地社區慈善工作,能夠把獎項所傳承的精神在香港社會深化和實踐。

呂志和博士多年來在商業世界穩中求進,循序漸進的策略,其實亦影響了我在慈善項目規劃上的想法。在推動社區項目的過程中,我和團隊少不免會出現一系列的考慮,例如透過調查和研究去確定關注的領域、尋找服務缺口、挑選理念相近的合作夥伴、贊助金額和方式等,以確保將有限的資源都是到有需要的領域,每一分的投入都能發揮最大的效用。

研究資料和數據,當然有助我們認清方向和理解問題,但要進一步了解現況,始終需要身體力行了解社會的現況,以及需要支援的群體所面對的難處。每當想到親身體驗,我都會想起呂博士在慈善事業上的一段經歷。

早年他前往雲南進行商務考察期間,目睹了偏遠山區的艱苦生活狀況,親身體會到很多當地連基本三餐溫飽都未能完全滿足,更惶論下一代的教育。在那一次經歷後,他的內心就蘊釀了一個計劃:要為當地的教育事業盡一分力。及後他在全國8個省市新建和修建了122間希望小學和中學。

他多年來一直認為,貧富差距源於知識差異,而知識的差異,因此他對於下一代的教育尤其關心。但對於如何和怎樣捐助,亦會持續審視度勢,因應社會實際情況作決定。而更重要的是,他對於身體力行,親自經歷和體驗實況的堅持,這種態度一直以來讓我深受觸動,並且在我們的推動慈善項目時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

呂博士的經歷提醒著我,慈善不僅僅是捐助款項,更需要我們投入時間和心力去了解並解決問題。這樣的努力不僅能夠改善社會,也能夠豐富我們自己的人生,並連結社會更多有心的人和機構,共同為建立一個更宜居、和諧和充滿正能量的社會而共同努力。

作者:呂志和獎總經理程珍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