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彭博》也開始發現中國「清零政策」的好處 而且也影響到美國

博客文章

《彭博》也開始發現中國「清零政策」的好處 而且也影響到美國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彭博》也開始發現中國「清零政策」的好處 而且也影響到美國

2022年02月11日 11:39 最後更新:11:55

美國媒體過去一直攻擊中國抗疫的「清零政策」,現在開始有一些雜音。

美國《彭博》駐北京記者占士美格在他的社交帳號上推薦他這篇題為「為什麼世界需要中國的‘動態清零’政策」一文時這樣寫道:「你希望能繼續買到東西嗎?你想繼續從中國買東西,不用擔心短缺或價格上漲嗎?那麼,你就應該希望中國堅持‘動態清零’的政策」

美國《彭博》的文章。

美國《彭博》的文章。

美格逐步展開他的推論:

1、 雖然其他西方媒體一直在炒作中國「動態清零」政策的「害處「和」風險「,可如果中國不採取這一政策,任由病毒在14億人中間傳播,即便中國的疫苗接種率達到87%,這仍將給中國以及全世界的生命安全和經濟穩定帶來巨大的危害——而且這些危害,是遠遠超過「動態清零」政策本身的那些問題的。

2、北京大學通過數學模型計算發現,如果中國採取美國那種「開放」的方式面對疫情,中國可能每天的新增病例數會達到63萬人,而即便中國能壓低大量感染者的死亡率,中國仍然會出現大量死亡病例,大大超過去兩年共計4636人的死亡人數——要知道,美國只有中國人口的1/4,死亡病例卻已經有94萬人。
同時,中國的疫苗雖然在有效率上略遜於西方mRNA技術的疫苗,而且即便可以打上mRNA疫苗,也不足以讓中國改變政策,因為病毒本身是在不斷變異的,單靠疫苗是防不住的。中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就指出了這個情況。再加上中國也沒有出現其他國家那種疫情氾濫的情況,所以一旦中國改變防疫政策,代價反而比其他國家更大。

3、中國目前的「動態清零」政策以及大規模檢測和病例追蹤等手段,對於應對奧密克戎毒株仍然有效。這在北京、天津、杭州等地已經得到了證明,

中國在「動態清零」政策政策下出口大幅上升。

中國在「動態清零」政策政策下出口大幅上升。

4、雖然中國的限制性政策令港口和工廠臨時關閉過,但中國的工業在疫情這兩年多的時間裡其實並沒受什麼影響,出口在2020年和2021年還創下新紀錄。如果不是中國有效的政策令物資源源不斷地輸出,美國進口產品的物價可能比現在漲得還要快,物資短缺也會更為嚴重。

5、澳洲就是一個中國的反面例子。這個國家曾經也採用過類似的「清零」政策,但在1月結束了封鎖措施、並廢除了強制入境隔離措施後,其感染和死亡人數都出現了大幅增加,逼使人們不得不主動躲了起來,不敢外出。所以,如果新冠毒株不能變異出比奧密克戎還要弱的新毒株,那麼中國一旦放開,就算政府不強制,民眾也會像2020年初的武漢那樣主動隔離自己,不敢外出,特別是醫療系統超載和死亡病例激增後。

但澳洲畢竟不是中國這個世界工廠。所以一旦中國出現上述情況,這反而會導致供應鏈出現遠比目前更嚴重的問題,比如進一步推高通脹,並給本就已經脆弱的世界經濟進一步帶來衝擊。

因此,這位彭博社記者在文章最後寫道,「中國堅持清零政策越久,對世界其他地方才越有好處。」

其實彭博社的文章,也只是從美國的利益出發,不想中國爆疫影響對美出口,令美國通脹更高,但這樣簡單的道理,美國媒體好像花很長時間才明白,關鍵只因為他們有偏見。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疫苗接種

往下看更多文章

93歲傳媒大亨梅鐸與子女對簿公堂  關乎美國政治格局

2024年09月20日 11:11 最後更新:11:24

93歲澳洲傳媒大亨梅鐸(Rupert Murdoch)就繼承權與3名子女對簿公堂,一場備受矚目的繼承之戰周一在美國內華達州一家法院打響。這場官司之所以受關注,不僅因牽涉梅鐸家族150億美元巨額財產,更因這是一場媒體帝國的掌門之爭,關乎美國保守派媒體的未來,甚至是美國政治格局。

9月16日,梅鐸與今年6月剛結婚、比他小26 歲的第五任妻子、俄羅斯裔分子生物學家Elena Zhukova十指緊扣走進法院。而梅鐸的4名子女也同時出現法院,還有坐滿律師的兩架SUV車和數箱法律文件。

梅鐸與第五任妻子 Elena Zhukova 步入法院。AP圖片

梅鐸與第五任妻子 Elena Zhukova 步入法院。AP圖片

1999年,梅鐸離開第二任妻子時,為避免日後爭奪家產而同意設立了不可撤銷的梅鐸信託基金。根據約定,梅鐸與第一任妻子所生的女兒、現年65歲的普魯登斯(Prudence),以及梅鐸與第二任妻子安娜所生的3個孩子,現年55歲的次女伊莉莎白(Elisabeth)、53歲的長子拉克蘭(Lachlan)和51歲的次子詹姆斯(James),將在梅鐸去世後平等享有對其財產的控制權,包括信託基金控制的新聞集團(News Corp)和霍士新聞(Fox News)董事會的發言權。

然而25年後,梅鐸家族還是不可避免地遭遇「爭產」局面。不過,鬧出此局面的是梅鐸自己,因隨著子女長大成人,他發現只有長子拉克蘭同自己「三觀相近」,另3名子女似乎不太熱衷於梅鐸的保守路線,次子詹姆斯更公開對霍士新聞的立場持批評態度。

梅鐸先前也沒想要鬧到打官司的地步,他曾試圖與兩名大女兒和次子溝通,想說服他們給拉克蘭獨享家族企業的控制權讓位,但遭子女們拒絕。而在經濟上,拉克蘭也難以「買斷」兄弟姊妹所持有的股份。其兄弟姊妹也考慮罷免拉克蘭,讓其他人取而代之。

梅鐸 (中) 與長子拉克蘭(左) 及次子詹姆斯(右) 。AP圖片

梅鐸 (中) 與長子拉克蘭(左) 及次子詹姆斯(右) 。AP圖片

為給拉克蘭掃清制肘,梅鐸最終決定同另3名子女對簿公堂,尋求將決策權集中在拉克蘭一人手中,並賦予他永久的、獨家的控制權,導致伊莉莎白與詹姆斯都未現身今年6月梅鐸與第五任妻子的婚禮。

依照遺囑檢驗專員的說法,對於不可撤銷的梅鐸信託基金,梅鐸也不是毫無辦法。他有權修改信託,只要證明此舉有利於他的所有繼承人。普魯登斯、伊莉莎白和詹姆斯則指責父親破壞約定的條款。

儘管繼承問題爭持不下,梅鐸家族在一個問題上是一致的,就是盡可能地「家醜不外揚」,故選擇在內華達州一家不起眼的法庭舉行閉門審判,正是出於保密的考慮。因為內華達州的司法機關在接受涉及資產保護的訴訟案時,不會對外披露案情的大部分細節。

但這場繼承人之爭仍備受各界關注,包括美聯社、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在內的7家美國新聞機構聯合起來尋求公開審判過程和記錄,理由是「梅鐸家族的巨額財富和龐大傳媒帝國的命運事關公眾利益」。

畢竟梅鐸掌控的新聞集團涵蓋了美國《紐約郵報》、《華爾街日報》以及英國《泰晤士報》、《太陽報》,版圖足已影響美英澳政壇,掌握了英美主流保守派話語權,霍士新聞則是美國共和黨的喉舌、保守派媒體的「中流砥柱」,吸引大量保守派選民,尤其是特朗普的支持者。

有分析稱,如果梅鐸勝訴,拉克蘭獲得絕大部分股份,那麼梅鐸傳媒帝國的保守成分可能會更高。而如果梅鐸敗訴,其次子詹姆斯很有可能會推動出售霍士新聞,新聞集團旗下其他媒體的保守立場也可能會淡化。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