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第二輪航空業輸入勞工 6月起抵港工作

社會事

第二輪航空業輸入勞工 6月起抵港工作
社會事

社會事

第二輪航空業輸入勞工 6月起抵港工作

2024年05月08日 13:33 最後更新:15:32

當局由去年7月中推出航空業的輸入勞工計劃,第二輪申請今年3至4月進行,運輸及物流局共向27家公司批出2982個配額,相關僱主已開展招聘工作,預計第二輪獲批的輸入勞工將於下月至7月起到港工作。

至於去年7至8月首輪申請中,當局共向28家合資格公司批出2841個配額,涵蓋計劃下10個工種,截至上月已有1450名輸入勞工到港工作,以機坪服務員最多,有367人,其次是機艙工作員及地勤人員。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查詢時提到,去年9月起推行「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截至上月底接獲4239宗申請,涉及41470名勞工,包括31000多名涉及26個過去不得輸入的職位類別。同期優化計劃下獲批的申請為1277宗,涉及8586名輸入勞工,包括4929名獲批從事過去不得輸入的職位類別。

26個職位類別當中,以侍應生佔最多,申請人數達7000多宗,獲批輸入的勞工就有1278人;初級廚師申請人數為4001人,獲批人數為779人。

往下看更多文章

法官指勞顧會非法定諮詢組織 工會主席提暫停輸入外勞司法覆核許可敗訴

2024年05月23日 19:25 最後更新:20:28

前勞顧會成員入稟提出司法覆核,指政府在23年公布計劃輸入外勞前無諮詢勞顧會,要求法庭下令政府暫停輸入外勞,但覆核許可被判敗訴。法官指勞顧會非法定諮詢組織。

高院法官高浩文。資料圖片

高院法官高浩文。資料圖片

高等法院法官高浩文公布判詞,指勞顧會不是法定諮詢機構,前勞顧會成員錯誤假定勞福局必須向勞顧會諮詢勞工議題,駁回司法覆核許可申請,判前勞顧會成員敗訴。

申請人為2019至2020年勞顧會僱員代表、港九工團聯合總會主席李國強,擬答辯人為勞福局、運輸及物流局及發展局。法官高浩文同意政府計劃輸入的外勞數字會對本地就業市場構成一些衝擊,並不是微不足道,故本案議題具公眾利益。

勞福局為其中一個答辯人。 資料圖片

勞福局為其中一個答辯人。 資料圖片

但法官指出,申請人未能提出任何合理可議理據,勞顧會從來不是法定諮詢機構,政府提出的「補充勞工優化計劃」也沒有改變勞顧會角色,僅申請人錯誤認為政府諮詢勞工議題時必須諮詢勞顧會,政府推出計劃時已諮詢業界代表、立法會會議員及建造業議會等機構。

高等法院。 資料圖片

高等法院。 資料圖片

申請人質疑輸入外勞決定違反《國際勞工標準》,法官反駁上述標準主要用作推動勞資及政府三方商討,毋須所有勞工議題一律採用,政府在商討重要勞工政策,例如最低工資時曾採用上述標準,足見政府肯定其重要性,申請人無法提出任何可議理據證明政府不遵從上述標準,法庭駁回司法覆核許可申請。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