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流亡人士搵食艱難 留台灣「姜牧師」被爆醜聞 牧師身份被質疑

博客文章

流亡人士搵食艱難 留台灣「姜牧師」被爆醜聞 牧師身份被質疑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流亡人士搵食艱難 留台灣「姜牧師」被爆醜聞 牧師身份被質疑

2024年05月25日 12:48 最後更新:12:59

現在流亡海外人士很多,部分人由於缺乏專業技能,搵食艱難,除了搞出各種各樣的網上眾籌之外,也有人借宗教身份搞組織,動機令人懷疑。

威傳媒相關報道

威傳媒相關報道

威傳媒5月24日爆料,矛頭指向已定居在台灣的香港男子姜嘉偉,自稱為姜牧師。自稱「姜牧師」的網媒始創人兼記者姜嘉偉,曾在香港因煽動意圖作為罪被判入獄 8 個月,出獄後姜嘉偉到台灣定居。

姜嘉偉疑似即將在台灣成立新的制服團體輔導少年軍,類似台灣的童子軍,但不盡相同,制服團體主要的工作是宣傳和發展基督少年軍制服團隊事工,於青少年人之間,擴展基督的國度。問題是有人質疑姜嘉偉的牧師,以及他在香港的行是往績。

自稱為姜牧師的姜嘉偉

自稱為姜牧師的姜嘉偉

威傳媒引述爆料內容指出,2011年底,姜嘉偉在香港屯門一帶與年紀接近的朋友成立了「香港輔導少年軍」, 集中服務香港屯門一帶的基層小學生及中學生,這個制服團體曾經用不同的名義存在,包括聖道主立使團、康樂及全人發展協會,同時借用不同補習社和教會場地進行日常活動等等。是集合宗教和紀律訓練的課外活動。

因為收費低,又在較為偏遠的地區,吸引了不少家庭背景複雜的少年少女參加。據當時其中一名主要合夥人劉詠龍透露,姜嘉偉曾經和參加活動的少女,發生不不尋常關係。

爆料內容全文偏長,亦有錄音檔、數張對話截圖等內容,因事涉宗教及青少年,威傳媒查證
下,屯門區基督教聯會向本媒體證實,日前以內部電郵及WhatsApp方式發表聲明,鄭重提醒區內教會、機構及信徒,若與「儲聖會以太堂」及其創辦人姜嘉偉合作或聯繫,須格外小心和審慎,避免任何誤會損失。

又經查證,曾有香港媒體質疑姜嘉偉偽造急救證,並自稱為牧師,但其背景存疑。報導指出,姜嘉偉曾自稱22歲成為牧師,但事實上要在香港教會內成為牧師,需經過4年的神學訓練,5-7年的牧養工作,22歲就成為牧師,幾乎不可能。

又有香港基督復臨安息日發過表聲明,題為「近日有媒體報導儲聖會以太堂姜嘉偉牧師有基督復臨安息日會背景」,指經查核後,姜多年前在該會認識耶穌,並藉浸禮加入安息日會。及後姜離開該會自立門戶,組識自己的制服團體及教會,他本人和教會的一切運作及活動,均與安息日會沒有任何從屬關係或關連。在按立牧師方面,該會不認同由會眾按立牧師,安息日會有嚴格的牧師按立規則和程序,並由資深牧師按立。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港澳區會聲明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港澳區會聲明

據説姜嘉偉本人亦曾承認自己未曾完成一個完整的神學課程,只曾修讀及旁聽一些相關科目。而姜嘉偉牧養的教會儲聖會以太堂,是他離開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後創辦,會眾為一群比他年輕的信徒,他是由會眾所按立。

香港教牧網絡亦發表澄清聲明指出,他們沒有與姜嘉偉有任何見面約定,並表示其言論與網絡並無任何關係。他們又對姜嘉偉的牧師身份、教導講論及神學背景存疑。

據悉姜嘉偉來台後風波不㫁,今年3月17 日傳出在台灣疑被人斬傷。

姜嘉偉事後在 Facebook 的直播

姜嘉偉事後在 Facebook 的直播

據姜嘉偉子事後在 Facebook 的直播顯示,他當時身在醫院,自稱於北部被不知名人士襲擊,稱「左邊背脊被人桶咗兩刀」。

但台灣傳媒引述北市中山分局警方指出,獲報林森北路街頭有人鬥毆,警方指姜嘉偉疑醉酒,無法說明狀況,召救護車將他送院。警方翻查閉路電視,發現一名男子攻擊姜嘉偉,直至姜倒地後才離開現場。當地警方估計,事件是因酒醉起口角,碰撞後衝突行凶,而非埋伏犯案。

姜嘉偉這種背景想在台灣成立新的制服團體輔導少年軍,必被台灣社會所正視,教會組織亦應對其牧師身份進行調查。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直播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早前刊憲公布6名「指明潛逃者」,根據《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第91條,禁止任何人直接或間接將不動產租賃予或以其他方式提供予有關潛逃者;或直接或間接向有關潛逃者租入不動產,任何人違反即屬犯罪,一經定罪,可處監禁7年。

有八卦友質疑,6名潛逃者已經身處外地,就算可能仍在香港有房屋、商鋪、大廈單位等資產,要點樣追查到錢銀交易?

高人就話,要追查潛逃者的不動產對警方而言絕非難事,所有不動產交易,包括買賣、租賃、轉讓等皆有房產註冊紀錄。警方檢視相關註冊資料及篩查與潛逃者資金來往的紀錄,定可識別涉及潛逃者的不動產相關紀錄。換言之,任何人與潛逃者就不動產有任何瓜葛,最終亦難逃法網。

警方成功追查亦有先例可循,接連有人因協助罪犯租賃不動產而被警方國安處拘捕。

2021年7月,警方國安處搗破恐怖組織「光城者」炸彈及武器庫及拘捕多人,當中就包括為組織租用工廈倉庫存放武器的倉務員蔡永傑,最終判入獄5年3個月。

2022年7月,警方國安處亦成功拘捕準備潛逃外地的「健仔」等人,包括為健仔等人租賃匿藏地點的倉務員葉豪,最終判入獄20個月。

高人話,這些先例足證與罪犯有任何就不動產的租賃關係,都會被警方一一識破及追究到底,大家應盡早與「指明潛逃者」割蓆,避免惹上官非。

根據《香港維護國家安全條例》,任何人不得與潛逃者有任何不動產相關的活動,以下列舉部份違法情況:

任何人直接或間接將不動產租賃給潛逃者,無論是住宅、商業場所或土地,例如將一個房屋租給潛逃者;

任何人直接或間接以其他方式提供不動產給潛逃者,包括以租賃以外的方式提供不動產,如出借、轉讓或贈與等;

任何人直接或間接向潛逃者租用不動產,意味著一但知道對方是潛逃者,就不能以租賃方式獲得該不動產的使用權;

現有租客在租約期滿時,續租潛逃者名下的不動產,會被視為有關潛逃者成為有關潛逃者當日之後產生的合約、協定或 義務,租客可能因此違法;

任何人將名下的海外不動產租賃給潛逃者,亦可能違法,但需視乎個案具體情況,包括有關部分行為是否在特區境內發生,不能一概而論。但無論如何,市民應該避免與潛逃者有任何金錢上的瓜葛;

任何人直接或間接將不動產租賃予或以其他方式提供予潛逃者;或直接或間接向潛逃者租入不動產,均會招致法律後果。不但被捲入法律程序,耗費大量時間和金錢,亦會影響其不動產的正常交易程序,導致可能錯過交易最佳時機,更可能面臨刑事指控及牢獄之災。

有業內人士提醒,除法律風險外,一旦與「指明潛逃者」進行任何有關不動產的動,相關人士的所有不動產亦有機會受影響,如同「兇宅」,評估該不動產的物業價值時,相信必會大大貶值。

除該不動產被貶值外,連帶其他同層單位或上下單位亦有機會受影響,銀行甚至不願就該不動產提供按揭,可見若任何不動產與潛逃者連上任何關係,不僅該不動產受影響,還可能對其他附近的物業產生嚴重影響。

這些潛逃者不僅「累街坊」,他們的家人更遭受牽連。近日就有網上消息傳出,羅冠聰家人於東涌逸東邨的公屋單位已被收回,而被收回原因,相信係因為羅冠聰惡行間接揭穿其家人「呃公屋」計謀:警方約談羅冠聰的父母期間,發現羅一家三口霸佔兩間公屋。

浪費及濫用社會資源,間屋被收回亦都非常合理,不過房屋署16日就不點名回應收屋原因指,根據紀錄,該單位曾出現欠租情況違反租約,因此今年3月發出遷出通知書終止有關單位的租約,並於6月完成相關程序後收回有關單位。

不知羅冠聰在風騷打緊「國際線」之際,會否顧念到屋企人呢?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