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港大學者獲國際學會頒傑出教學獎

教育

港大學者獲國際學會頒傑出教學獎
教育

教育

港大學者獲國際學會頒傑出教學獎

2022年01月24日 03:00 最後更新:02:00

  (星島日報報道)本港學者的教學獲國際肯定,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工程系副教授蘇國希,憑藉新穎的教學法,誘導學生通過實踐實際工程項目,獲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頒發年度C. Holmes MacDonald傑出教學獎,是首位美國以外的學者獲此殊榮。他提出「項目主導」的課程設計,通過體驗式學習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獲學會讚揚把本科工程教育,提升至更高層次。  今屆C. Holmes MacDonald傑出教學獎,由港大電機電子工程系副教授蘇國希獲得,他在工程學院提出「項目主導」的課程設計,通過體驗式學習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推動學生在畢業後創建初創企業。他亦帶領工程畢業生創辦ClearBot,利用人工智能機械人收集海面的垃圾,多次獲獎。  蘇國希指,傳統由下而上的學習模式,容易與行內發展脫節,認為學生須掌握工程學科的前沿新知,讓有興趣鑽研基礎學問的學生,修讀高級或研究生課程,繼續在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或計算機體系結構等領域探索。其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項目建構和實踐的經驗,可進一步把經驗轉化,例如成立初創公司,應對現實世界中的挑戰。  學會表揚蘇國希利用新穎的教學法,用心誘導學生通過實踐實際工程項目,豐富其學習經歷,把本科工程教育提升至更高層次。蘇國希去年亦獲國際硬件/軟件協同設計與系統綜合會議,頒發Test-of-Time獎,以表揚他在高能效及高性能異構計算系統方面的科研成就。 

往下看更多文章

教育要聞|小一自行收生有小學僅錄個位數

2023年01月19日 03:00 最後更新:23:50

(星島日報報道)小一統一派位選校階段將於月底展開,教育局昨公布選校名單。本報統計後發現,部分小學在自行收生階段,取錄學生僅得個位數,北角官立小學(雲景道)自行收生階段僅取錄兩人,統一派位階段學額增至達近百個。有小學校長相信,移民潮等因素造成學額過剩。小一統一派位將於本月三十日至下月五日接受電子申請,家長亦可於下月四至五日,前往派位中心遞交紙本申請。教育局估計,本年度共有約四萬三千多人參加小一派位,當中近兩萬二千人已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獲取錄,另外約兩萬二千人參與統一派位,較去年少三千多人。今年無校網需要「加派」,而需要借位的校網則減半至三個。無校網需要「加派」  小學自行分配學位及統一派位的學額數目,各佔整體小一學額一半。本報以各校在統一派位階段的學額,推算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取錄的學生人數,發現部分學校自行收生階段取錄不足十人。屬灣仔十二校網的北角官立小學(雲景道),自行學額共五十個,但在統一派位階段共提供九十八個學位,意味學校自行階段僅取錄兩人;柴灣的救世軍中原慈善基金學校,暫定統一學額達九十四個,較自行學額多四十四個,推算自行階段僅取錄六人。  個別地區的官校,收生亦不容樂觀,粉嶺官立小學與大埔官立小學在統一派位階段,暫定提供一百一十五個學額,較自行收生階段多五十二個,意味兩校自行階段僅取錄十一人。  至於適齡人口下跌的重災區,例如東區、南區等,部分學校收生情況亦不理想,慈幼學校、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信愛學校,按推算僅取錄十人;十四校網的啟基學校(港島),按推算亦僅取錄七人。南區的華富邨寶血小學,按推算只取錄十一人。  個別學校超收「世襲生」情況仍屬普遍,傳統名校林立的九龍城四十一校網,十所官津小學之中,有八校的統一派位學額被「蠶食」,以喇沙小學最多,達到十一個。沙田的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被世襲生蠶食的學額多達三十四個,是全港之冠。  資助小學校長會副主席陳淑儀認為,現象反映學界難以準確估計學位需求,「近年不少家庭選擇移民,而選擇送子女入讀直資、私立或國際學校的家長愈來愈多,令學額出現過剩。」她期望當局能加快推進全面小班教學,學校應減少取錄叩門生,以免出現縮班殺校潮。  教育局回應指,未來會繼續與學界磋商,研究鞏固及整合學校資源,以「軟陸」為目標,穩定教學環境、保持教學質素。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