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香港仔介紹
香港仔(英語:Aberdeen)位於香港南區,以住宅區為主,夾雜少量工廠大廈。這裡有數百戶漁民過著傳統水上人的生活,这些蜑家人(水上人渔民)世代生活在这里。而香港仔以其漁村風味及海鮮,成為聞名中外的旅遊景點。香港仔與鴨脷洲之間的海港被劃為香港仔避風塘。狹義來說,香港仔的範圍為田灣以東、石排灣以南、黃竹坑以西、鴨脷洲以北的地方,有時會被稱為「香港仔市中心」以區分廣義上的香港仔。2011年香港仔市中心、石排灣邨及漁光邨的人口合計39,377人。香港仔原本稱為「石排灣」(現多指香港仔半山的石排灣邨)。水上人渔民,源自远古百越族,自远古时代就在广东一带聚居,是香港最早的居民。香港岛的香港仔、赤柱和九龙的油麻地等地以往聚居不少水上人。1841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後一批英軍登陸香港仔,相傳一名叫陈群(“阿群”)的水上人渔民,带领英人从香港仔越山循此路至上环一带为英军开路,因而得名。其為一位水上人渔民,因为路是阿群带的,所以就称之“阿群带路”了。有说英军初抵港岛时,由陈群带领在赤柱一带登陆,经香港村,薄扶林等地到港岛北部一带。经香港村时,英军询问该处地名,陈群以水上人音回答“香港”,英人即以水上人音“HONG KONG”为记,便因而成為全島的總稱。當時「香港」一詞僅指香港仔和石排灣一帶,後推廣至全島。這也成了香港名字由來的其中一說。此地則被稱為香港仔。後來香港政府將此地命名為鴨巴甸,其英語「Aberdeen」成為香港仔的英文名稱,以紀念當時英國的外交大臣阿伯丁勳爵。而於香港日佔時期,香港仔曾被改名為元香港,代表「元來(原來)的香港」的意思。

香港仔歷史介紹
香港仔昔日是香港地區的一個主要轉口港。古時香港地區內生產的石磚,大多先運到香港仔的海灣分行排列,以便運到廣州,因此該海灣得名為「石排灣」。明朝時期石排灣也兼營香樹製品的轉運,從沙田及沙螺灣等地生產的製品會經尖沙咀用小艇送到石排灣,再用俗稱「大眼雞」的艚船運至廣州。香港仔的轉口事業隨著清朝初期的遷界而式微。

香港仔體育介紹
於1997年香港回歸後,一直有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運動會,並取得獎牌。於2009年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香港代表團隊獲得歷來最佳成績。代表香港出戰男子個人公路賽的黃金寶於賽事中以5小時35分09率先到達終點,為香港取得該屆全運會的首面金牌[9] 。香港馬術代表林立信以「零罰分」的成績力壓廣東代表,贏得香港於是屆全運會第2面金牌,並刷新了香港於歷屆全運會的最佳成績。(來源:維基百科香港仔)

香港仔英語補習




potatopeople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