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科技涉及不同學科知識,觀塘的直資學校慕光英文書院,下學年起為中二生提供名為「SPACE M」校本恒常飛行課程,並斥資六十萬元建造航空教學室「問天閣」,學生可藉模擬駕駛器「衝上雲霄」,學習飛行原理;亦可通過專業天文望遠鏡,在校園觀看日食、月食、木星與土星等。首席副校長張永豐期望,新課程有助學生生涯規劃,體驗飛行專業,成為航空界人才。模擬駕駛器體驗操作 名為「SPACE M」飛行課程,是慕光英文書院為中二生打造的創新科技科課程,涵蓋「離地教室」及「太空探索」兩大主題,前者利用新增的航空教學室「問天閣」內各類飛行器模型,認識飛機結構及飛行原理。學生可操作模擬駕駛器,了解機艙內各按鈕作用,檢查步驟的用意;更可通過實驗,了解小型飛機的起飛速度、襟翼對起飛降落時升力的影響。 「太空探索」方面,包括宇宙探秘的意義、探討太空殖民地的可能性,學生可利用專業望遠鏡,學習觀星辨認星座方向,觀察日食、月食等現象;課程亦涵蓋國家航天發展、太空安全等議題,校方亦擬安排學生參觀文昌火箭發射場、四川高海拔宇宙觀測站。 「SPACE M」課程獲優質教育基金資助,其中六十萬元用以建立「問天閣」及「宇宙觀測—DIY天象廳」,首席副校長張永豐期望,課程擴闊學生的視野、訓練思考,讓他們在初中階段認識生涯規劃,體驗飛行專業,相信有助他們在航空界發展。創新科技教育總監區達江指,未來會加入天文攝影、研究深空天體拍攝、食品科學等,並滲入跨學科或跨單元領域,豐富校本的航空及天文課程。

教育
慕光建航空教室 開設飛行課程
2022年05月17日 03:00 最後更新:21:50(星島日報報道)高中應用學習科目,供學生發展與職業相關的技能。有立法會議員昨提出質詢指,該科「達標並表現優異(II)」成績評級僅相當於文憑試考獲第四級,與甲類科目最高的5**有別,質疑當局對課程重視不足。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指,兩類科目的學習目標、內容等不盡相同,不宜統一或直接比較,強調當局會優化和推出更多應用學位課程,推廣職業專才教育。 民建聯議員周浩鼎昨提出書面質詢,指應用學習科目成績最高僅相當於第四級,與甲類科目最高的5**有別,認為會打擊學生選讀興趣,不利培訓工業技術人才,質詢當局有否計畫把甲乙類科目成績評級統一。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回覆指,兩者學習目標、內容、課時、學習模式和評估方式等方面均不同,為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不宜亦不應直接比較兩類課程,或簡單將兩類課程統一化。」課程增至約60個 蔡若蓮續稱,當局已落實不同措施推廣應用學習,包括將課程增至約六十個、提早於中四級推行等,反映當局高度重視,而就讀人次由二一至二三年度約五千四百人,增至二二至二四年度約九千二百人。在發展職業專才教育方面,當局亦優化文憑試各類別課程、加強業界參與等,並推出更多應用學位課程,擴大「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畫」(SSSDP),涵蓋銜接學位課程,又優先考慮融合校企合作的應用型課程。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