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天氣無疆界

博客文章

天氣無疆界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天氣無疆界

2022年06月20日 09:18 最後更新:08月15日 12:38

大家最近兩個月是不是常常遇到「星期一到星期五日日都落雨」,又或感覺「逢到周末長假期就落雨」?那不是錯覺,香港每逢五、六月的確都會出現梅雨天氣,天文台的「氣象冷知識」指,於五月中下旬開始,華南地區的東北季候風開始減弱,同一時間從熱帶海洋的西南季候風開始增強,兩股勢力相遇,形成一度類似低壓槽的天氣系統,通常稱為梅雨槽。隨著本港踏入雨季,上月13日香港天文台發出了今年首個紅色暴雨警告信號。我們日常上班上學,都依靠天文台的天氣預報,究竟他們是如何做預測的?

天文台鄭楚明台長上月接受電視台訪問時表示,暴雨預測方面,他們用上了兩方式:電腦模式和臨近預報模式。前者把觀察資料輸入電腦,再利用物理方程式,預計未來數小時至數天的轉變,但預測時間越久、準確度也會隨之下降。後者利用臨近預報,則透過雷達掃描本港附近地區的大雨及預測趨勢,每六分鐘掃描一次,天文台現正試驗一部新式且較細和便宜的雷達,可加密至每分鐘一次,但覆蓋範圍收窄,加上本港多高山阻擋,亦構成局限。台長更表示:「氣候變化帶來極端天氣頻率增多,預計未來發出暴雨警告信號更趨頻密」。

氣候問題已非近年問題,極端和反常天氣今年也現端倪:4月29日是天文台首次在四月發出的酷熱天氣警告,5月2日隨即創近105年以來五月最低溫紀錄。就香港上月第一次紅雨,鄭台長在訪問時指出,因為是次降雨頗嚴重,事前曾與澳門及廣州的氣象部門開會互通消息,主要討論科學氣象議題。

為什麼不同地方的天文台要互相交通氣象議題?獲得2018年「呂志和獎-人類福祉獎」的世界氣象組織(WMO)告訴我們,天然災害和鄰近地方的天氣狀況存著因果關係,氣候變幻莫測,越多跨境氣象數據才可以更準確預測天氣變化。我們2018年到訪WMO在瑞士的總部時,其副秘書長跟我們說,他們是在做全球公益事業,讓國家透過交換天氣預報及分享知識來互助,沒有國家能獨自完成氣象任務,而這些合作可以令我們更精準預測未來7日的天氣。

6月5日是聯合國世界環境日,今年以「#只有一個地球」為主題,呼籲大眾採取集體行動,以致敬、保護和修復我們的地球。(©WMO 2022月曆相片徵集比賽 — 香港Eddy Chan的參賽作品Three Point Red)

6月5日是聯合國世界環境日,今年以「#只有一個地球」為主題,呼籲大眾採取集體行動,以致敬、保護和修復我們的地球。(©WMO 2022月曆相片徵集比賽 — 香港Eddy Chan的參賽作品Three Point Red)

WMO也與我們關係密切,香港天文台在1948年已加入WMO的前身,作為現時193個國家及地區成員之一,而台長是其常任代表,亦有不少天文台同事曾參與WMO的國際會議、研討會和工作坊等活動。在WMO統籌和推廣下,各地的氣象部門時有地區合作,如前天文台長岑智明曾告訴我們,2013年颱風海燕吹襲菲律賓,應越南政府要求,WMO成立了包括中港日氣象中心在內的應急小組,疏散了當地約60萬人,減輕颱風的危害。

氣候變化問題加劇,本港亦不能倖免。關注氣候組織Climate Central去年10月的研究指,估計若本世紀末全球平均氣溫上升攝氏3度,約50個城市將面對海平面上升的威脅,最受影響城市集中在亞洲,香港將有61%人口居住的地方被淹沒。正如鄭台長在訪問中呼籲,市民應減排減碳,節約用電,助減少極端天氣情況,一齊保護好我們共同的地球家園。

作者:呂志和獎總經理程珍




勵 ‧ 志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澳門

往下看更多文章

躬體力行之重要

2023年12月19日 10:56 最後更新:11:42

2023年快將來到尾聲,亦是不少人和機構進行年度回顧的日子。在這一年,困擾多年的新冠疫情暫告一段落,香港與內地及世界各國的亦重新連繫起來。雖然社會表面上看似逐步回復正常,正向著好的趨勢發展,但長時間的疫情對所遺留下的問題始乎仍未完全消散。

在社會不同範疇上,我們不難看到仍然存在著的問題。高息環境持續,市民和企業的開支和負擔持續上升;經濟活動亦未完全復甦,對基層市民的收入和就業造成一定的影響;受生活習慣、工作和學習環境轉變,不少人或會因為需要再次適應生活上轉變而出現不同程度的情緒和精神健康問題。

當看見這些不同類型的問題持續出現,亦讓我反思如何在這個時期更有效地支援社會上最有需要的人和群體,讓更多有需要的巿民受惠。自2020年起,呂志和獎在青年和教育兩大方向開展了一些項目。但對我們以言,慈善項目不是只停留於批出款項和贊助。每個項目都是一個樣我們更加了解社會需要和現況的過程,以讓我們思考,如何讓本地社區慈善工作,能夠把獎項所傳承的精神在香港社會深化和實踐。

呂志和博士多年來在商業世界穩中求進,循序漸進的策略,其實亦影響了我在慈善項目規劃上的想法。在推動社區項目的過程中,我和團隊少不免會出現一系列的考慮,例如透過調查和研究去確定關注的領域、尋找服務缺口、挑選理念相近的合作夥伴、贊助金額和方式等,以確保將有限的資源都是到有需要的領域,每一分的投入都能發揮最大的效用。

研究資料和數據,當然有助我們認清方向和理解問題,但要進一步了解現況,始終需要身體力行了解社會的現況,以及需要支援的群體所面對的難處。每當想到親身體驗,我都會想起呂博士在慈善事業上的一段經歷。

早年他前往雲南進行商務考察期間,目睹了偏遠山區的艱苦生活狀況,親身體會到很多當地連基本三餐溫飽都未能完全滿足,更惶論下一代的教育。在那一次經歷後,他的內心就蘊釀了一個計劃:要為當地的教育事業盡一分力。及後他在全國8個省市新建和修建了122間希望小學和中學。

他多年來一直認為,貧富差距源於知識差異,而知識的差異,因此他對於下一代的教育尤其關心。但對於如何和怎樣捐助,亦會持續審視度勢,因應社會實際情況作決定。而更重要的是,他對於身體力行,親自經歷和體驗實況的堅持,這種態度一直以來讓我深受觸動,並且在我們的推動慈善項目時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

呂博士的經歷提醒著我,慈善不僅僅是捐助款項,更需要我們投入時間和心力去了解並解決問題。這樣的努力不僅能夠改善社會,也能夠豐富我們自己的人生,並連結社會更多有心的人和機構,共同為建立一個更宜居、和諧和充滿正能量的社會而共同努力。

作者:呂志和獎總經理程珍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