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pload_article_image

退休重拾「繡花針」苗家繡娘帶領全村脫貧致富 繡出「好生活」

既傳承文化又脫貧致富

湖南十八洞村坐落在龍山脈山區,被層巒疊嶂重重包圍,因山高路遠,交通閉塞,長期處於深度貧困之中。不過從2013年起,十八洞村從上到下艱苦奮鬥,竟由深度貧困苗鄉變成了遠近聞名的小康示範村鎮。這翻天覆地的變化,離不開十八洞村原黨支部書記石順蓮14年的辛勤耕耘,她卸任黨支部書記後重拾「繡花針」,克服場地資金技術的困境,組建「苗繡合作社」,將傳統技藝發揚光大,帶領當地的繡娘們闖出了一條獨具民族特色的鄉村振興路,邁向共同富裕,秀出美好生活。

網上圖片

苗繡是中國苗族民間傳承的一種刺繡技藝,技藝流傳已久,苗繡針法豐富多樣,圖案稠密細膩,色彩艷麗明快,鄉土氣息濃郁,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而石順蓮從小就跟家人學習這項技藝,這一繡就是60多年。苗繡對她來說有著非同一般的重要意義,對於苗族沒有文字就用苗繡來代替自己的文化歷史。在湘西,苗繡是另一種獨特的表達方式:它只是被穿在身上,卻訴說著整個民族的歷史。

- 閱讀更多 -

往下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