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報道)特首李家超十月十九日將會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人才政策將會成為其中一個焦點。面對近期香港人才外流,樓巿亦開始向下調整,立法會三大政黨包括民建聯、新民黨和自由黨,不約而同向特首提出建議稍為調整買樓「辣稅」,為外來專才提供與香港永久性居民同等的置業稅務待遇,鼓勵外來人才在港置業,「以香港為家」。其中新民黨建議,外來人才只要在香港住滿三年,首次置業可獲免繳交買家印花稅;而自由黨亦建議,海外人才於本港工作及居住滿三年,可獲退還一半買家印花稅,住滿七年可退還全數。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林健鋒亦建議,外來人才在港置業可免買家印花稅。 特區政府在二○一二年推出「買家印花稅」,對非香港永久居民人士,以及用本地及海外公司名義買入住宅,一律徵收百分之十五的「買家印花稅」(BSD)。近日樓巿下調,不少地產界人士都提議撤銷「買家印花稅」及針對港人購買第二個物業的「雙倍印花稅」(DSD)等「辣招」。 民建聯建議與港人同等待遇 特首李家超早前就《施政報告》諮詢意見,立法會多個政黨都提出,針對外來人才,略為調整買樓「辣稅」。他們認為應鼓勵外來人才在香港置業,有助建立這些人才對香港的歸屬感,吸引人才留港。其中,作為立法會第一大黨的民建聯就建議,研究為香港重點產業逼切需要並缺乏的海內外來港專才提供與香港永久性居民同等的置業稅務待遇。新民黨亦建議,放寬境外人才首置限制,包括境外人才在港工作及居住滿三年,首次置業可獲免繳交買家印花稅,從價印花稅按「第二標準稅率」計算。而自由黨則建議,為合資格的優秀海外人才,於本港工作及居住屆滿一定年期後,可獲退還已繳付的買家印花稅,例如3年後可獲退還一半,滿7年更可退還全數等。 三大政黨全部在行政會議都有代表。身為行會召集人的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強調,新民黨並沒有就此議題與其他政黨「夾過」,若三黨建議相近,是純粹巧合。她強調,建議放寬境外人才置業限制,與近期樓巿調整完全無關,只是從吸引人才的角度,認為不應歧視海外人才。她承認,有關措施可能對樓巿有一點幫助,但並非她提出建議的出發點。她又認為,若相關境外人才未住滿七年就離開香港,政府可以向他們追回買家印花稅。 葉劉:不應歧視海外人才 民建聯主席、立法會議員李慧琼表示,民建聯走訪不同行業都收到訴求指缺乏人才,她認為若港府希望專才「以香港為家」,需考慮他們的置業需要,而未來亦有多個項目可增加土地供應,至於減稅建議的落實細節就交由政府決定。 但她表示未能估計單一建議的成效,因吸引人才需考慮綜合配套。 至於另一政黨經民聯,雖然沒有直接建議豁免境外人才的買家印花稅,但亦建議政府,向境外人才提供房屋、教育、稅務優惠等。而行會成員、經民聯議員林健鋒亦建議,外來人士在港置業可免買家印花稅,並設三年禁售期。

星島日報
星島日報
3大政黨倡外來專才置業「減辣」
2022年10月03日 03:00 最後更新:04:50(星島日報報道)20歲男學生在去年5月初凌晨入侵無綫新聞流動應用程式,透過進入推送系統介面後,以管理員身分發出5個推送通知。他早前被裁定刑事損壞罪名成立,裁判官劉綺雲昨於觀塘裁判法院指,被告發出虛假訊息以誤導公眾,影響無綫電視的形象及聲譽,但接受涉案訊息並不至於引起公眾恐慌,同時認為須判處更高的服務時數,才足以反映案件嚴重性,遂判處200小時社會服務令。劉官判刑時指,被告薛俊希發出虛假訊息以誤導公眾,致他們對無綫的新聞程式失去信心,影響其形象及聲譽,加上被告在凌晨時分發出多個錯誤新聞訊息,令其他看見新聞訊息或關心行政長官選舉的公眾被誤導,引致訊息混亂的情況,從而影響更廣大的公眾,故認為無綫形象及聲譽被影響已構成損失,但接受所造成損失程度相對較輕,涉案訊息亦不至於引起公眾恐慌,影響公眾的嚴重程度相對較低。 劉官續指,被告報告內容相當正面,建議社服令,同時被告以20歲之齡完成大學學士課程,亦是資優、勤奮、孝順父母及善心助人的人,接受被告對事件有深切反省,重犯機會低,採納報告建議是合適,但需要判處較多過建議的時數,才足以反映案件嚴重性,終判處200小時社服令。接受造成損失相對較輕 辯方昨進一步求情表示,早前索取感化及社服令報告的內容相當正面,顯示出被告有真誠悔意,有穩定生活習慣、家人支持等,故認為被告不需要長期輔導,反則建議判處社服令。 辯方另指,本案是具有特殊情況,事件始於無綫新聞職員的失誤,故認為重犯機會低,被告明白這鹵莽行為是不對,影響無綫電視的聲譽及家人,冀法庭採納感化官的建議。 案件編號:KTCC 2051/2022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