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林世雄:繼續「一地多用」原則 大方向為發展自動泊車系統

社會事

林世雄:繼續「一地多用」原則 大方向為發展自動泊車系統
社會事

社會事

林世雄:繼續「一地多用」原則 大方向為發展自動泊車系統

2022年10月08日 16:49 最後更新:16:55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在社交平台發文表示,會繼續按照「一地多用」原則,在合適的「政府、機構或社區」設施和公共休憩用地項目中加設公眾泊車位,指當局正積極推進約20個項目,合共提供額外約5,100個泊車位。

林世雄發表網誌回應運輸署增設公眾泊車位事宜。資料圖片

林世雄發表網誌回應運輸署增設公眾泊車位事宜。資料圖片

林世雄指香港的土地資源彌足珍貴,必須在妥善規劃下作不同用途,在推展個別鐵路、市區重建和新發展項目時,當局亦會研究增建泊車轉乘設施。推展鐵路項目時政府亦會要求港鐵公司評估車站與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的接駁及轉乘安排,並在個別條件合適的鐵路項目,要求港鐵公司研究泊車轉乘設施的方案,以便利市民使用公共交通。

更多相片
林世雄發表網誌回應運輸署增設公眾泊車位事宜。資料圖片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在社交平台發文表示,會繼續按照「一地多用」原則,在合適的「政府、機構或社區」設施和公共休憩用地項目中加設公眾泊車位,指當局正積極推進約20個項目,合共提供額外約5,100個泊車位。

荃灣海盛路外「利華士」戶外智能停車場為首個自動泊車系統項目。資料圖片

林世雄指香港的土地資源彌足珍貴,必須在妥善規劃下作不同用途,在推展個別鐵路、市區重建和新發展項目時,當局亦會研究增建泊車轉乘設施。推展鐵路項目時政府亦會要求港鐵公司評估車站與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的接駁及轉乘安排,並在個別條件合適的鐵路項目,要求港鐵公司研究泊車轉乘設施的方案,以便利市民使用公共交通。

政府會要求港鐵公司評估車站與公共交通工具的接駁及轉乘安排。資料圖片

林世雄提到發展自動泊車系統是未來的大方向,可以增加私家車泊車位的供應。他指當局一直積極在合適的短期租約停車場及工務工程項目中推行自動泊車系統,首個由政府推推展的自動泊車系統項目位於荃灣海盛路的短期租約用地,已於去年11月投入服務,推出以來使用率極高。第2個項目位於大埔白石角短期租約用地,預計在2022年內投入服務。

當局正積極推進約20個項目,合共提供額外約5,100個泊車位。資料圖片

當局正積極推進約20個項目,合共提供額外約5,100個泊車位。資料圖片

林世雄表示未來將會將出4個更具規模的自動泊車系統項目。資料圖片

運輸署一直物色不同地點,為自動泊車系統提供工務工程項目用地。林世雄解釋,有關用地較短期租約用地停車場更具規模,及採用不同款式的自動泊車系統,相關自動泊車系統將分別位於將軍澳、新蒲崗、深水埗及柴灣。前兩者預計分別於2025及2026年完成,深水埗和柴灣項目將儘快向立法會提交撥款申請。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發表網誌,指當局正積極增設公眾泊車位。運輸及物流局網站圖片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發表網誌,指當局正積極增設公眾泊車位。運輸及物流局網站圖片

荃灣海盛路外「利華士」戶外智能停車場為首個自動泊車系統項目。資料圖片

荃灣海盛路外「利華士」戶外智能停車場為首個自動泊車系統項目。資料圖片

林世雄提到發展自動泊車系統是未來的大方向,可以增加私家車泊車位的供應。他指當局一直積極在合適的短期租約停車場及工務工程項目中推行自動泊車系統,首個由政府推推展的自動泊車系統項目位於荃灣海盛路的短期租約用地,已於去年11月投入服務,推出以來使用率極高。第2個項目位於大埔白石角短期租約用地,預計在2022年內投入服務。

政府會要求港鐵公司評估車站與公共交通工具的接駁及轉乘安排。資料圖片

政府會要求港鐵公司評估車站與公共交通工具的接駁及轉乘安排。資料圖片

當局正積極推進約20個項目,合共提供額外約5,100個泊車位。資料圖片

當局正積極推進約20個項目,合共提供額外約5,100個泊車位。資料圖片

運輸署一直物色不同地點,為自動泊車系統提供工務工程項目用地。林世雄解釋,有關用地較短期租約用地停車場更具規模,及採用不同款式的自動泊車系統,相關自動泊車系統將分別位於將軍澳、新蒲崗、深水埗及柴灣。前兩者預計分別於2025及2026年完成,深水埗和柴灣項目將儘快向立法會提交撥款申請。

林世雄表示未來將會將出4個更具規模的自動泊車系統項目。資料圖片

林世雄表示未來將會將出4個更具規模的自動泊車系統項目。資料圖片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發表網誌,指當局正積極增設公眾泊車位。運輸及物流局網站圖片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發表網誌,指當局正積極增設公眾泊車位。運輸及物流局網站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路政署去年接約3400宗道路破損維修 林世雄:將以人工智能助找坑洞裂縫

2024年03月27日 16:03 最後更新:16:46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表示,路政署去年共接獲約3400宗公共道路路面出現破損需安排維修的個案,包括出現坑洞、裂縫、車轍等。

政府新聞處圖片

政府新聞處圖片

林世雄在立法會回覆議員質詢,表示不同道路維修工程所需時間各有不同,根據工作紀錄,全部修葺路面坑洞的工作在過去一年均可於24小時內完成。他提到,根據路政署紀錄,較多路面損毀的路段一般位於比較繁忙的快速公路,或位於行車道交界處、交通燈停車線前和巴士站附近等,以去年為例,路政署已就粉嶺公路、東區走廊、新田公路、龍翔道、觀塘繞道、淺水灣道及大潭道等出現較多損毀的部分路段,完成路面重鋪工程。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政府新聞處圖片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政府新聞處圖片

林世雄又表示,路政署將於今年中開始採用人工智能系統,透過分析在巡查時所收集的路面照片,自動找出路面裂縫及道路的其他情況,例如褪色道路標記等,以安排維修。今年底至明年初亦將推出一套車載移動激光掃描及影像系統,能精確記錄路面的起伏,並找出坑洞等,以協助道路維修保養。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