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江澤民是卓越領導人 畢生心血及精力獻給人民
前國家主席江澤民追悼大會12月6日上午10時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全國人民默哀三分鐘。
國家主席習近平致悼詞,稱讚江澤民是「我黨我軍我國各族人民公認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領導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傑出領導者,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創立者。」

習近平致悼詞,讚江是卓越領導人。
人民大會堂舉行江澤民悼念大會,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悼詞說:此時此刻,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全國各地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鄉村、學校、部隊、街道社區的廣大人民群衆,我國駐外使領館及其他駐外機構人員,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和台灣同胞以及海外僑胞,也都同我們一道,深切緬懷江澤民同志的豐功偉績和崇高風範,寄托我們的哀思。「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爲失去了江澤民同志這樣一位偉大人物感到無限悲痛,世界各國人民、各國領導人和各方面國際友人也表示深切哀悼。」

遺孀王冶坪坐在輪椅,神情悲痛。

習近平說:「我們愛戴江澤民同志,懷念江澤民同志,是因為他把畢生心血和精力都獻給了中國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鞠躬盡瘁、奮鬥終身。特別是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後13年黨和國家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江澤民同志的雄才大略、關鍵作用、高超政治領導藝術是分不開的。江澤民同志為黨和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勳,贏得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衷心愛戴和國際社會廣泛贊譽!」
習近平提到,1985年後,江澤民任上海市市長、上海市委書記。1989年春夏之交我國發生嚴重政治風波,江澤民堅決擁護和執行黨中央關於旗幟鮮明反對動亂、捍衛社會主義國家政權、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正確決策,緊緊依靠廣大黨員、幹部、群衆,有力維護上海穩定。


1989年6月,江澤民在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上當選爲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同年11月黨的十三屆五中全會決定他爲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形成以江澤民爲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
習近平說,「江澤民擔任黨和軍隊主要領導職務之際,我國正面臨外有壓力、內有困難的嚴重時刻,可謂臨危受命。」他又說:「江澤民同志堅定表示:『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我一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習近平說,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國際國內發生嚴重政治風波,一些西方國家對中國進行所謂「制裁」。江澤民同志帶領黨的中央領導集體,毫不動搖堅持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旗幟鮮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積極展開外交鬥爭,堅決維護國家的獨立、尊嚴、安全、穩定,捍衛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經過艱苦努力,黨和人民成功穩住了改革發展大局,爲我國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習近平提到從十三屆四中全會到十六大的13年間,江澤民領導中央領導堅定不移、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他又強調抓住機遇,不可喪失機遇和不可因循守舊,領導促進改革發展穩定一系列方針政策和重大戰略。習近平又引述江澤民強調要一心一意謀發展,他帶領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形成對外開放新格局。並實現香港、澳門順利回歸,推動兩岸雙方達成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有力開展反分裂、反台獨的重大鬥爭。
習近平認為,江澤民集中全黨智慧創立「三個代表」思想,回答了甚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甚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深化了對新時代條件下,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加強黨規律的認識。
習近平又提到江澤民在13年間帶領國家應對一系列關係主權和安全的國際突發事件,戰勝在政治經濟領域和自然界出現的困難和風險。
習近平指出,2004年,江澤民主動提出辭去黨和國家中央軍委會主席的職務,充分體現他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深謀遠慮。江澤民從領導崗位退下來以後,堅決擁護和支持中央工作,關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堅定支持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
習近平表示,江澤民的革命精神和風範永遠銘刻在大家心中,永遠教育和激勵大家前進。
習近平強調,江澤民的逝世是不可估量的損失,中央號召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化悲痛為力量,繼承江澤民的遺志,以實際行動表達悼念。
習近平表示,新征程上一定要保持「趕考」的清醒和堅定,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一定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自己選擇的正確道路上昂首闊步走下去,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他又表示,一定要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推動高質量發展,全民推進改革開放,不斷贏得優勢、主動和未來;以及一定要保持只爭朝夕、奮發有為的奮鬥姿態和越是艱險越向前的鬥爭精神,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志氣、骨氣、底氣,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全力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和挑戰等。

往下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