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譚德塞︰有望明年結束新冠疫情全球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大視野

譚德塞︰有望明年結束新冠疫情全球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大視野

大視野

譚德塞︰有望明年結束新冠疫情全球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2022年12月15日 10:57 最後更新:12:10

世衛總幹事譚德塞表示,有望在明年把新冠疫情剔出全球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但強調新冠病毒仍然存在。

世衛指病毒將一直存在不會消失。 AP資料圖片

世衛指病毒將一直存在不會消失。 AP資料圖片

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在12月14日的記者會上表示,世衛突發事件委員會一月開會時將會討論,何時讓新冠病毒及猴痘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列表上剔除,這將意味着新冠疫情的結束。他強調,病毒將一直存在不會消失,各國須學會與其他呼吸道疾病管理它。相比新冠Omicron變種剛出來的時候,病毒造成的死亡人數已大幅下降。

更多相片
世衛指病毒將一直存在不會消失。 AP資料圖片

世衛總幹事譚德塞表示,有望在明年把新冠疫情剔出全球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但強調新冠病毒仍然存在。

譚德塞強調新冠病毒仍然存在。AP

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在12月14日的記者會上表示,世衛突發事件委員會一月開會時將會討論,何時讓新冠病毒及猴痘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列表上剔除,這將意味着新冠疫情的結束。他強調,病毒將一直存在不會消失,各國須學會與其他呼吸道疾病管理它。相比新冠Omicron變種剛出來的時候,病毒造成的死亡人數已大幅下降。

譚德塞表示,有望在明年把新冠疫情剔出全球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但病毒不會消失。AP

譚德塞表示,有望在明年把新冠疫情剔出全球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但病毒不會消失。AP

譚德塞指出,明年1月是世衛把新冠疫情列為全球公共衛生緊急事件3周年,世衛的緊急事件委員會屆時會再開會檢視。AP

譚德塞又表示,每周死於新冠病毒的人數,由一年前約5萬人降至近日不足1萬人,不過,他認為死亡數字仍然是太多,全球各國可以做得更多以挽救生命,包括要學習把新冠病毒、流感和呼吸道合胞病毒聯合管控。他又說,期望明年某個時候,能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是全球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譚德塞呼籲中國分享疫情初期的數據。AP

譚德塞呼籲中國分享疫情初期的數據。AP

譚德塞表示,有望在明年把新冠疫情剔出全球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但病毒不會消失。AP

譚德塞指出,明年1月是世衛把新冠疫情列為全球公共衛生緊急事件3周年,世衛的緊急事件委員會屆時會再開會檢視。他又提及「長新冠」將成為另一項主要挑戰,估計全球有約1至2成曾染疫人士有「長新冠」,相關的負擔會持續增加。

譚德塞強調新冠病毒仍然存在。AP

譚德塞強調新冠病毒仍然存在。AP

譚德塞表示,有望在明年把新冠疫情剔出全球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但病毒不會消失。AP

譚德塞表示,有望在明年把新冠疫情剔出全球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但病毒不會消失。AP

譚德塞又表示,每周死於新冠病毒的人數,由一年前約5萬人降至近日不足1萬人,不過,他認為死亡數字仍然是太多,全球各國可以做得更多以挽救生命,包括要學習把新冠病毒、流感和呼吸道合胞病毒聯合管控。他又說,期望明年某個時候,能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是全球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譚德塞指出,明年1月是世衛把新冠疫情列為全球公共衛生緊急事件3周年,世衛的緊急事件委員會屆時會再開會檢視。AP

譚德塞指出,明年1月是世衛把新冠疫情列為全球公共衛生緊急事件3周年,世衛的緊急事件委員會屆時會再開會檢視。AP

譚德塞呼籲中國分享疫情初期的數據。AP

譚德塞呼籲中國分享疫情初期的數據。AP

譚德塞指出,明年1月是世衛把新冠疫情列為全球公共衛生緊急事件3周年,世衛的緊急事件委員會屆時會再開會檢視。他又提及「長新冠」將成為另一項主要挑戰,估計全球有約1至2成曾染疫人士有「長新冠」,相關的負擔會持續增加。

另外,他再次呼籲中國分享疫情初期的數據,強調仍然有需要了解新冠病毒起源。

譚德塞表示,有望在明年把新冠疫情剔出全球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但病毒不會消失。AP

譚德塞表示,有望在明年把新冠疫情剔出全球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但病毒不會消失。AP

港大醫學院及工程學院的跨學科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創新篩選平台,可快速評估新冠病毒變異對疾病嚴重程度的影響,新方法比傳統方法速度提升39倍。

港大醫學院

港大醫學院

研究人員亦專注了解病毒變異如何影響「合胞體」形成,即受感染細胞與未感染細胞融合的過程,這有助識別可能對公共衞生構成重大風險的新興病毒變異株。

通過研究刺突蛋白及其突變,研究人員發現某些變異株,如 Delta變異株,與病毒原始株相比形成較大的合胞體,團隊發現單個K854H突變可將Omicron 變異株轉變為具有高融合能力的變異株。研究又發現一些變異,系統可預測出它們與Omicron和Delta等現有變異株具有相近的變異機率,顯示這些新變異應受監控,因可能在未來病毒演變中出現。

為提高篩選效率,團隊開發了一種根據細胞大小篩選的策略,在更大範圍上將融合和未融合的細胞進行高速篩選;與傳統方法比較,新方法精確度超過80%

團隊還確定兩種已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批准的藥物,可減輕疾病嚴重程度。倉鼠模型實驗顯示,藥物可抑制由刺突蛋白誘導的合胞體形成,並有潛力緩解病情。

團隊認為,新系統不僅有助快速追蹤新冠病毒變異並找出治療方案,還可廣泛應用於各種與細胞融合相關的生物醫學研究,包括癌症免疫療法。而細胞互作平台可系統分析多種病毒的合胞體形成能力,包括愛滋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疱疹病毒科、新冠病毒和其他誘導合胞體形成的冠狀病毒。

團隊期望從這項研究中獲得嶄新方法和深入知識,為治療新冠病毒病症和其他涉及細胞融合的疾病提供新策略。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