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疫下兩地家庭分隔父親染疫亡 港人未趕及奔喪一生遺憾

社會事

疫下兩地家庭分隔父親染疫亡 港人未趕及奔喪一生遺憾
社會事

社會事

疫下兩地家庭分隔父親染疫亡 港人未趕及奔喪一生遺憾

2023年01月08日 20:03 最後更新:20:03

本港與內地1月8日正式通關,疫情下兩地嚴格的檢疫限制,導致一些家庭長期分隔。有港人向《星島》表示,長期無法前往內地,導致很久無法與家人見面,有人錯過了女兒重要的成長階段;更有人父親在內突然染疫病逝,卻無法趕及回內地奔喪見至親最後一面,留下一生遺憾。

香港與內地1月8日正式通關。圖為落馬洲口岸情況。

香港與內地1月8日正式通關。圖為落馬洲口岸情況。

香港與內地1月8日正式通關。圖為落馬洲口岸情況。

香港與內地1月8日正式通關。圖為落馬洲口岸情況。

中港家庭分隔三年終有望團聚 退休爸爸:個女就嚟有我咁高

更多相片
香港與內地1月8日正式通關。圖為落馬洲口岸情況。

本港與內地1月8日正式通關,疫情下兩地嚴格的檢疫限制,導致一些家庭長期分隔。有港人向《星島》表示,長期無法前往內地,導致很久無法與家人見面,有人錯過了女兒重要的成長階段;更有人父親在內突然染疫病逝,卻無法趕及回內地奔喪見至親最後一面,留下一生遺憾。

香港與內地1月8日正式通關。圖為落馬洲口岸情況。

香港與內地1月8日正式通關。圖為落馬洲口岸情況。

香港與內地1月8日正式通關。圖為落馬洲口岸情況。

中港家庭分隔三年終有望團聚 退休爸爸:個女就嚟有我咁高

香港與內地1月8日正式通關。圖為深圳灣口岸情況。

香港與內地1月8日正式通關。圖為深圳灣口岸情況。

香港與內地1月8日正式通關。圖為深圳灣口岸情況。

吳先生續指:「我個女今年12歲,對上一次親身見佢已經係3年前。」他表示與妻女分隔兩地,現時有透過微信視像對話,但終究不及親身見面來得好。「佢(女兒)成日同我老婆講好排住我,問爸爸幾時返嚟。女仔呢個年紀最易俾人呃,有個阿爸喺身邊輔導一下,好好多,用電話講,始終都係有種隔膜。」

香港與內地1月8日正式通關。圖為深圳灣口岸情況。

香港與內地1月8日正式通關。圖為深圳灣口岸情況。

退休人士吳先生。

十歲前後,是孩子關鍵的成長階段,偏偏疫下分隔三年,吳先生錯過了與女兒相聚的重要時間。「上一次見佢,佢仲係得咁高(比手勢,約莫1.3米的高度)。我老婆話,佢𠵱家已經一米五幾,就快有我咁高。」

退休人士吳先生。

退休人士吳先生。

吳先生一家4年前的合照。

小孩子大得快,被問到和女兒分隔三年,再次相見會否認不出對方,吳先生苦笑指:「咁又唔至於,但可能見返佢會覺得有啲唔習慣,樣係差唔多,但始終太耐無見。」他表示,已經預約好配額,回內地過農曆新年,暫住一段時間與妻女相聚:「阿女鍾意食朱古力,終於可以為佢準備佢鍾意食嘅嘢。」

香港與內地1月8日正式通關。圖為尖沙咀中港城客運碼頭情況。

香港與內地1月8日正式通關。圖為尖沙咀中港城客運碼頭情況。

香港與內地1月8日正式通關。圖為尖沙咀中港城客運碼頭情況。

父親新冠離世未能趕及奔喪 港男:最需要我時我去唔到

通關:疫情下兩地分隔,很多家庭難以見面。(資料圖片)

被問到通關後有沒有打算盡快回內地,黃先生嘆道:「算啦,件事都過咗,(家人)最需要我嘅時候我都去唔到,而家返去都無意思,嚟緊又過年,費事搞到大家(在內地的家人)心情唔好。」他打算至少農曆新年過後,甚或清明節前夕再回內地拜祭亡父。

退休人士吳先生本身是港人,結婚後一度長居深圳,退休前每日來港上班,穿梭兩地。疫情後由於內地與香港往來不便,直接回香港居住,直至一、兩年前退休,但由於防疫限制,三年來一直沒能上深圳探望妻女。「我老婆同我講,咁樣分開法,有老公等於冇老公。」吳先生嘆道,疫下中港家庭如此長期分隔,難免影響家庭關係。他向記者展示一家三口的合照,相中的女兒只得8歲。

香港與內地1月8日正式通關。圖為落馬洲口岸情況。

香港與內地1月8日正式通關。圖為落馬洲口岸情況。

香港與內地1月8日正式通關。圖為深圳灣口岸情況。

香港與內地1月8日正式通關。圖為深圳灣口岸情況。

吳先生續指:「我個女今年12歲,對上一次親身見佢已經係3年前。」他表示與妻女分隔兩地,現時有透過微信視像對話,但終究不及親身見面來得好。「佢(女兒)成日同我老婆講好排住我,問爸爸幾時返嚟。女仔呢個年紀最易俾人呃,有個阿爸喺身邊輔導一下,好好多,用電話講,始終都係有種隔膜。」

香港與內地1月8日正式通關。圖為深圳灣口岸情況。

香港與內地1月8日正式通關。圖為深圳灣口岸情況。

香港與內地1月8日正式通關。圖為深圳灣口岸情況。

香港與內地1月8日正式通關。圖為深圳灣口岸情況。

十歲前後,是孩子關鍵的成長階段,偏偏疫下分隔三年,吳先生錯過了與女兒相聚的重要時間。「上一次見佢,佢仲係得咁高(比手勢,約莫1.3米的高度)。我老婆話,佢𠵱家已經一米五幾,就快有我咁高。」

退休人士吳先生。

退休人士吳先生。

退休人士吳先生。

退休人士吳先生。

小孩子大得快,被問到和女兒分隔三年,再次相見會否認不出對方,吳先生苦笑指:「咁又唔至於,但可能見返佢會覺得有啲唔習慣,樣係差唔多,但始終太耐無見。」他表示,已經預約好配額,回內地過農曆新年,暫住一段時間與妻女相聚:「阿女鍾意食朱古力,終於可以為佢準備佢鍾意食嘅嘢。」

吳先生一家4年前的合照。

吳先生一家4年前的合照。

香港與內地1月8日正式通關。圖為尖沙咀中港城客運碼頭情況。

香港與內地1月8日正式通關。圖為尖沙咀中港城客運碼頭情況。

父親新冠離世未能趕及奔喪 港男:最需要我時我去唔到

黃先生住在廣州的父親,上月23日因為感染新冠病毒離世,他指雖然父親已87歲,但過往沒什麼長期病患,大家都感到事出突然。他其後嘗試回內地為父親辦後事,但不得要領,無論如何都要隔離,而內地現時對感染新冠的死者處理仍然嚴格,需要盡快火化,所以只好交由在內地的弟妹處理後事,自己就此錯過見父親最後一面的機會,坦言十分遺憾。

香港與內地1月8日正式通關。圖為尖沙咀中港城客運碼頭情況。

香港與內地1月8日正式通關。圖為尖沙咀中港城客運碼頭情況。

被問到通關後有沒有打算盡快回內地,黃先生嘆道:「算啦,件事都過咗,(家人)最需要我嘅時候我都去唔到,而家返去都無意思,嚟緊又過年,費事搞到大家(在內地的家人)心情唔好。」他打算至少農曆新年過後,甚或清明節前夕再回內地拜祭亡父。

通關:疫情下兩地分隔,很多家庭難以見面。(資料圖片)

通關:疫情下兩地分隔,很多家庭難以見面。(資料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香港再出發大聯盟成員到深圳考察 了解兩地融合發展

2023年08月11日 18:02 最後更新:18:04

香港再出發大聯盟10多名成員到深圳考察調研,了解兩地融合的發展及規劃。

身兼港區人大代表召集人的大聯盟副秘書長陳勇說,得悉日後的皇崗口岸新大樓會有更智慧化及現代化的設施,多層大樓可供旅客及車輛過關,亦規劃了直升機及遊艇通關的關口。

陳勇。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陳勇。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對於要求取消「黑碼」健康申報的進展,陳勇說,主要等待相關部委部門考慮整體情況,例如有無新疫情或新變種等。有關旅客證件兩地合作查驗的一次通關,他表示蓮塘口岸正在籌劃,相信會較皇崗口岸更快實施。

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辦公室圖片

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辦公室圖片

另一位港區人大代表、大聯盟總主任黃冰芬說,位於沙頭角及中英街一帶有潛力,建議重建沙頭角口岸,改為兩地共管區域,發展文化特色體驗,配合鄰近大鵬灣及有離島,擴展免稅區域有如海南島,吸引內地及海外遊客,希望加快拓展品牌、美食、消費、電商、國際餐飲及民宿等,發展為「深港國際旅遊消費合作區」。

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辦公室圖片

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辦公室圖片

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辦公室圖片

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辦公室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