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冀教學農場成可持續發展示範

星島日報

冀教學農場成可持續發展示範
星島日報

星島日報

冀教學農場成可持續發展示範

2023年01月16日 03:00 最後更新:17:50

(星島日報報道)城大農場現時飼養了二十四隻來自澳洲的娟珊牛,屬乳牛的一種,原產地為英國,全部已通過人工受孕方式懷孕,預料本月底至三月期間,將有首批牛寶寶出生。城大賽馬會動物醫學及生命科學院署理院長Vanessa Barrs表示,選擇興建農場飼養乳牛,是因為香港現時沒有乳牛牧場,所以通過建立一個現代化乳牛教學農場,讓學生獲得醫治牛隻和管理農場的經驗。  Vanessa Barrs表示,教學農場除了教學用途外,亦可配合不同層面的研究,包括奶製品、牛隻基因遺傳及繁殖等,而農場經理Eryl Done既是獸醫,亦是有關方面的專家,同時關注動物福利,從不同範疇配合學院的教學需要。推動「健康一體化」  Eryl Done表示,牛隻會釋出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為減少對環境的影響,農場從不同方面的措施作平衡,例如為減少從交通產生的二氧化碳,農場會使用電動農場車,並以本地人類食物的副產品,例如黃豆殼、麵包皮,作為牛隻的飼料,又採用逆滲透廢物處理系統等,期望做到碳中和及淨零碳排放。  Vanessa Barrs表示,城大是香港首所引入並實踐「健康一體化」概念的大學,重視人類、動物及環境的健康,因此,城大農場亦重視保護環境。她期望農場可成為可持續農業發展的示範,今年初,城大亦可提供自家農場出品的牛奶和雪糕。

往下看更多文章

教育要聞|小一自行收生有小學僅錄個位數

2023年01月19日 03:00 最後更新:23:50

(星島日報報道)小一統一派位選校階段將於月底展開,教育局昨公布選校名單。本報統計後發現,部分小學在自行收生階段,取錄學生僅得個位數,北角官立小學(雲景道)自行收生階段僅取錄兩人,統一派位階段學額增至達近百個。有小學校長相信,移民潮等因素造成學額過剩。小一統一派位將於本月三十日至下月五日接受電子申請,家長亦可於下月四至五日,前往派位中心遞交紙本申請。教育局估計,本年度共有約四萬三千多人參加小一派位,當中近兩萬二千人已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獲取錄,另外約兩萬二千人參與統一派位,較去年少三千多人。今年無校網需要「加派」,而需要借位的校網則減半至三個。無校網需要「加派」  小學自行分配學位及統一派位的學額數目,各佔整體小一學額一半。本報以各校在統一派位階段的學額,推算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取錄的學生人數,發現部分學校自行收生階段取錄不足十人。屬灣仔十二校網的北角官立小學(雲景道),自行學額共五十個,但在統一派位階段共提供九十八個學位,意味學校自行階段僅取錄兩人;柴灣的救世軍中原慈善基金學校,暫定統一學額達九十四個,較自行學額多四十四個,推算自行階段僅取錄六人。  個別地區的官校,收生亦不容樂觀,粉嶺官立小學與大埔官立小學在統一派位階段,暫定提供一百一十五個學額,較自行收生階段多五十二個,意味兩校自行階段僅取錄十一人。  至於適齡人口下跌的重災區,例如東區、南區等,部分學校收生情況亦不理想,慈幼學校、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信愛學校,按推算僅取錄十人;十四校網的啟基學校(港島),按推算亦僅取錄七人。南區的華富邨寶血小學,按推算只取錄十一人。  個別學校超收「世襲生」情況仍屬普遍,傳統名校林立的九龍城四十一校網,十所官津小學之中,有八校的統一派位學額被「蠶食」,以喇沙小學最多,達到十一個。沙田的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被世襲生蠶食的學額多達三十四個,是全港之冠。  資助小學校長會副主席陳淑儀認為,現象反映學界難以準確估計學位需求,「近年不少家庭選擇移民,而選擇送子女入讀直資、私立或國際學校的家長愈來愈多,令學額出現過剩。」她期望當局能加快推進全面小班教學,學校應減少取錄叩門生,以免出現縮班殺校潮。  教育局回應指,未來會繼續與學界磋商,研究鞏固及整合學校資源,以「軟陸」為目標,穩定教學環境、保持教學質素。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