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聖文德小學成機甲大師大贏家

星島日報

聖文德小學成機甲大師大贏家
星島日報

星島日報

聖文德小學成機甲大師大贏家

2023年01月16日 03:00 最後更新:23:50

(星島日報報道)中小學大力推行STEAM教育。有逾一百三十所學校參加的學界科研盛事「機甲大師2022青少年對抗賽(香港站)」,日前舉行頒獎典禮,聖文德天主教小學囊括決賽冠軍等多個獎項,成為今屆「大贏家」,指導教師形容編程對師生是挑戰,學生從中培養解難精神。有中學助理校長認為,加入藝術元素的STEAM教育普及化,有助傳統文科生參與創科活動,「每個人在創科路上都找到一個位置」。賽事是以實體機械人攻塔射擊對賽,各隊派出四名學生運用三部機械人及一部無人機出戰,透過對每部機械人的人工智能鏡頭進行圖像辨識,發送指令擊倒對方陣地。在去年四月起舉行七百多局賽事,上月完成總決賽,脫穎而出的聖文德天主教小學,包攬小學分組賽及決賽冠軍、國際賽季軍、小學組「雲上賽」九強及「優秀青少年工程師」獎項,成為「大贏家」。  聖文德的冠軍隊伍,戰前花近三個月時間討論戰術,終為「工程兵」加裝鉗、履帶及掃把提高得分率。就讀小六的隊長鄭井橋指,獲獎後目標是升級人工智能鏡頭,提升準確度。指導老師陳庭峯稱,為準備「雲上賽」,教師預先模擬賽道彎位研究編程技巧,再於綫上指導學生,形容師生自行編程絕非易事,連「老師也在摸索」,但過程中培養解難能力和堅毅精神,「同學都試到最後一分鐘」。  中學組總冠軍由德信中學奪得,其「工程兵」特點是可九十度扭動的變形機械爪,及如孔雀開屏般的伸縮盾抵禦攻擊。在分組賽奪冠,並獲「優秀青少年工程師」獎項的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張煊昌中學,助理校長鄭禮順指,編程技術已被廣泛應用至不同範疇,以該校為例,已把音樂科加入STEM元素,學生運用電腦程式作曲及組成電子樂團。隨着STEM發展為STEAM(科學、科技、工程、藝術、數學),傳統文科生亦能參與創科活動,「每個人在創科路上都找到一個位置」。中四生國際賽奪亞軍  至於新加坡主辦的國際賽,首次採用全球中小學混戰模式,多支來自澳洲、南韓等地的隊伍以綫上遠端遙控(VPN)方式作賽,由仁愛堂田家炳中學的「仁田Universe」奪得亞軍,僅次於台北。中四的張智彥在隊伍中負責編程,他從去年的編程中改良程式錯誤部分,「發現編程的演算很慢,於是更改計法和流程」,最終提升機械人到達攻擊位置的速度和準繩度。  機甲大師青少年系列賽是共青團中央、深圳市政府主辦的全國大型科技創新賽事,香港站賽事由深圳社團總會、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中華教育基金、大疆教育、電腦教育學會合辦。分站賽事的得獎隊伍將參加全國錦標賽,與北京、上海、四川等二十一個內地城市的科研精英對壘。

往下看更多文章

教育要聞|小一自行收生有小學僅錄個位數

2023年01月19日 03:00 最後更新:23:50

(星島日報報道)小一統一派位選校階段將於月底展開,教育局昨公布選校名單。本報統計後發現,部分小學在自行收生階段,取錄學生僅得個位數,北角官立小學(雲景道)自行收生階段僅取錄兩人,統一派位階段學額增至達近百個。有小學校長相信,移民潮等因素造成學額過剩。小一統一派位將於本月三十日至下月五日接受電子申請,家長亦可於下月四至五日,前往派位中心遞交紙本申請。教育局估計,本年度共有約四萬三千多人參加小一派位,當中近兩萬二千人已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獲取錄,另外約兩萬二千人參與統一派位,較去年少三千多人。今年無校網需要「加派」,而需要借位的校網則減半至三個。無校網需要「加派」  小學自行分配學位及統一派位的學額數目,各佔整體小一學額一半。本報以各校在統一派位階段的學額,推算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取錄的學生人數,發現部分學校自行收生階段取錄不足十人。屬灣仔十二校網的北角官立小學(雲景道),自行學額共五十個,但在統一派位階段共提供九十八個學位,意味學校自行階段僅取錄兩人;柴灣的救世軍中原慈善基金學校,暫定統一學額達九十四個,較自行學額多四十四個,推算自行階段僅取錄六人。  個別地區的官校,收生亦不容樂觀,粉嶺官立小學與大埔官立小學在統一派位階段,暫定提供一百一十五個學額,較自行收生階段多五十二個,意味兩校自行階段僅取錄十一人。  至於適齡人口下跌的重災區,例如東區、南區等,部分學校收生情況亦不理想,慈幼學校、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信愛學校,按推算僅取錄十人;十四校網的啟基學校(港島),按推算亦僅取錄七人。南區的華富邨寶血小學,按推算只取錄十一人。  個別學校超收「世襲生」情況仍屬普遍,傳統名校林立的九龍城四十一校網,十所官津小學之中,有八校的統一派位學額被「蠶食」,以喇沙小學最多,達到十一個。沙田的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被世襲生蠶食的學額多達三十四個,是全港之冠。  資助小學校長會副主席陳淑儀認為,現象反映學界難以準確估計學位需求,「近年不少家庭選擇移民,而選擇送子女入讀直資、私立或國際學校的家長愈來愈多,令學額出現過剩。」她期望當局能加快推進全面小班教學,學校應減少取錄叩門生,以免出現縮班殺校潮。  教育局回應指,未來會繼續與學界磋商,研究鞏固及整合學校資源,以「軟陸」為目標,穩定教學環境、保持教學質素。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