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報道)國泰航空(293)昨日發盈警,預告去年全年虧損64億至70億元,較2021年的虧損55億元,擴大16.4%至27.3%,將是連續三年未能扭虧。國泰又指,旗下航空公司及附屬公司的下半年業績表現,較上半年有顯著改善,但2022全年仍會錄得輕微虧損,而集團的聯屬公司則錄得龐大虧損。國泰航空集團行政總裁林紹波表示,香港逐步放寬旅遊限制及檢疫要求,促使國泰於去年下半年達至整體經營正現金流。展望2023年,他預計,未來仍有不少挑戰,集團會以審慎及負責任的態度推進復常。國泰航空及香港快運預計於今年底,可運作相當疫情前70%的客運航班運力,目標是於2024年底恢復疫情前的客運運力水平。客運運力年底可回復70% 客運方面,國泰去年12月的旅遊需求顯著增長,但國泰月內的客運航班運力只是疫情前水平約32%;月內載客80.1萬人次,按年增7.7倍,但比疫情前2019年12月的水平下跌73.3%;月內日均載客逾2.58萬人次。收入乘客千米數按年上升545.2%,但比2019年12月相比減少68.4%。 至於乘客運載率增加46.7個百分點,至83.3%,以可用座位千米數計算的運力按年增加1.83倍,與2019年12月相比下跌67.8%。去年全年計,載客人次按年增加2.91倍,運力上升51.6%,而收入乘客千米數則上升2.58倍。 林紹波表示,顧客對短途休閒熱點的需求非常殷切,集團會繼續增加班次,亦於上月恢復了往來札幌、福岡、檳城和達卡的航班。直至去年年底,國泰營運客運航班往來接近60個航點,比去年1月的29個增加一倍。 國泰預計,1月及農曆新年期間的需求將持續強勁,主要受出行的休閒旅遊需求帶動。自香港和內地恢復免檢疫通關後,國泰將繼續在可行的情況下盡快增加更多的航班及航點,目標是於2月底每周運作逾100對往返香港,和內地14個城市的航班。假期需求持續強勁 貨運方面,國泰航空上月運載10.64萬公噸,按年減少21%,與2019年同月比減少40%。去年全年計,載貨量按年少13.4%,運力減少19%。林紹波表示,整體貨運市場需求於12月份持續平穩,與第四季度的情況相若。上月貨物運載量按月微升3%,而貨運運力則按月上升約4%。整體而言,12月份的貨運運力約為疫情前水平65%。

星島日報
國泰料去年最多蝕70億
2023年01月21日 03:00 最後更新:01:00(星島日報報道)農曆新年期間,日股呈強勢,昨日再升1.46%;澳洲股市亦向好,升0.44%。歐洲股市早段高開,但英國及歐羅區公布PMI數據之後,歐股回軟。市場繼續關注美國及歐洲會否放緩加息步伐,《華爾街日報》撰文稱聯儲局只會加息四分一厘,而歐央行內部對加息幅度存在分歧。此外,外電引述投行高盛和摩根大通報告指出,隨中國內地結束動態清零後,對沖基金紛紛湧入中國股市。日股已連升三天,而單計香港放假的周一(23日)及周二(24日),日本日經指數兩天累積上升約2.8%,昨天收市報27299點。美股杜指周一在加息步伐放慢的憧憬下,上升254點(相當於0.8%),對昨天仍開市的日本及澳洲股市有支持。歐PMI數據勝預期 市場預期美國放緩加息步伐,《華爾街日報》撰文,表明聯儲局已準備再次減輕加息力度,下周回復至較傳統四分之一厘加幅,外界相信是為其「放風」。利率期貨顯示,交易員幾乎肯定聯儲局只會加息四分之一厘。 另一方面,歐洲昨晚公布PMI初值數據,整體歐羅區的製造業PMI升至48.8,超預期的48.5。英國製造業PMI升至46.7,超預期的45.5。數據公布後,歐洲股市偏軟。 歐洲央行內部對加息步伐存在分歧,原先估計的半厘加息幅度,可能出現變數。歐央行行長拉加德重申,央行須全力應對通脹,因此未來加息幅度仍然應持續較大幅度,換言之,她暗示傾向加息半厘。不過,希臘央行行長斯圖納拉斯(Yannis Stournaras)以及意大利央行行長維斯科(Ignazio Visco)均表示,通脹與經濟前景未明,歐央行可考慮下次議息時較審慎地加息,循序漸進地讓通脹逐步邁向2%的指標。 此外,路透引述兩家大型投行高盛以及摩根大通的報告指出,在中國結束嚴格的新冠清零政策後,對沖基金不斷增持中國股市。高盛報告稱,中國股票在全球投資組合的受歡迎程度,正開始恢復,投資者在過去10周中,有8周增加倉位,中國股票出現自該行開始跟蹤此項數據以來,最大的累計4周淨買入。中國股票創淨買入記錄 摩根大通的分析師亦看到對沖基金將中國股票加入投資組合。但該行警告說,一些積極趨勢不排除在短期內減弱,這取決於中國重新開放經濟的進展。如果步伐繼續加快,中國股票升勢或可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