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網民捕捉結霜美景 葉邊閃閃發光車頂披輕紗
寒流襲港天文台一度發出霜凍警告,不少網民不用上結霜熱點大帽山也見到一片銀白色,撒了糖霜的植物葉邊鑲起銀邊,車頂也披起了輕紗,淡淡的銀妝素裹。

早起網民拍得霜凍美景。網民Irwin Wong相片

葉面蓋著薄霜。網民Irwin Wong相片
早起網民拍紛拍得霜凍美景,facebook專頁「大埔 TAI PO」的網民指「唔使上大帽山睇,真係有d寒」,樓主在回應「係咪元嶺嗰邊」時,回應指「社山個邊」,有網民同時亮出標著0度的騎樓個溫度計。相中見到草葉蓋著薄霜,在清晨柔和的陽光照耀下閃著鑽石邊的光芒。

葉面蓋著薄霜。網民Irwin Wong相片

溫度計顯示為0度。網民Irwin Wong相片
另有網民在fb「社區天氣觀測計劃 CWOS」上載結霜美拍,列明「30/1/2023 7:45-8:01am @ (北區)坪輋」的樓主拍到結霜,並與溫度計同框,顯示為0度。另有網民29日上載新界北農地的結霜情況。

車頂結霜。網民Mt Kin相片

車頂結霜像披起輕紗。網民Mt Kin相片
天文台一連兩天發出霜凍警告。29日下午4時30發出警告,提醒農友及有關人士,30日清晨在高地或新界北部可能出現地面霜,而霜凍警告於30日早上8時45分取消。寒冷天氣警告亦於早上9時45分取消。天文台28日下午4時30分也曾發出霜凍警告,到29日早上7時45取消。

葉邊閃閃發光。網民Mt Kin相片

網民亮出0度溫度計。網民Samson Lo相片
天文台解釋結霜現象
天文台之前解釋結霜現象時指出,霜是由空氣中的水汽凝結的冰晶,並聚集在冰冷的物件表面之上。當物體表面的溫度降至冰點以下,霜就會在其表面形成。霜是由呈針狀的冰所組成,並在物體表面結晶而成。它的形成是凝華現象,即水汽不經過液態直接凝結成冰晶 。跟據結霜的成因及其冰晶的外貌,霜可以分為多種不同類型,如白霜、平流霜、霜花等等。

葉邊鑲起銀邊。網民Yuet Ming相片

植物像撒了糖霜。網民Yuet Ming相片
而白霜是香港在冬季裏最常見的霜。它是指呈白色的冰晶聚集在地面或其他無遮蔽的物體表面,如在樹葉邊沿、電線木桿及汽車的擋風玻璃。晚間的輻射冷卻是形成白霜的主要原因,所以白霜又名輻射霜。在天朗氣清及微風的情況下,輻射冷卻可以把地面及無遮蔽的物體表面的溫度降至冰點以下,白霜便會在冰點以下的表面形成。雲量及風力均會影響輻射冷卻的效果,在多雲或大風的夜晚並不利於霜的形成。在香港,結霜出現時,天文台錄得的氣溫一般是在攝氏零度以上,這是因為氣溫是離地面約兩米高所量度的,而該處一般較地面為暖。

車頂的霜。網民Yuet Ming相片

淡淡的銀妝素裹。網民Yuet Ming相片
天文台還指,香港冬季的氣候不算嚴寒,一般來說,市區的最低氣溫只會稍低於攝氏10度,但是高地或新界北部地區有時亦會有結霜現象。
往下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