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網紅8年前腳趾生黑痣揭患皮膚癌近日離世 5種痣最危險
身體出現黑痣可能是皮膚癌先兆!
澳洲一名28歲女子於8年前發現腳趾突然出現一粒痣,求醫檢查後,證實患皮膚癌3期並已擴散,演變為第3期轉移性黑色素瘤,去年已屬末期,不幸於今年病逝。根據衞生署資料,皮膚癌包括非黑色素瘤及黑色素瘤。有皮膚科醫生指,若身體出現5種痣患皮膚癌風險較高,並教自我檢測的方法。

網上圖片
腳趾生痣揭患黑色素瘤
綜合外媒報道,澳洲網紅Natalie Fornasier於20歲發現自己腳趾長有一顆黑痣,被診斷罹患第3期黑色素瘤,癌細胞亦開始擴散。Natalie並無自暴自棄,她積極抗癌,經常在個人社交平台分享患癌經歷及感受,並提醒大家防曬的重要,惟病情沒好轉。
對抗皮膚癌8年後離世
2022年7月,Natalie的情況急轉直下,醫生指已至癌症末期,僅剩幾個月性命。同年12月,Natalie在IG表示,全身疼痛,要需依靠輔助裝置行走,自知隨時離世,故甚珍惜當下,並感謝大家對她的愛。抗癌8年,最終她於今年1月14日離世,噩耗讓粉絲悲痛不已。

Natalie與丈夫結婚。
出現5種痣或患皮膚癌
根據香港特區政府癌症網上資源中心資料,黑色素瘤癌雖然只佔皮膚癌的10%,卻是最嚴重的,死亡率亦是皮膚癌中最高。癌細胞會迅速生長,通常在患病初期已有擴散的跡象,可以擴散至肺、肝或大腦。
台大醫院皮膚科主任蔡呈芳曾表示,雖然99%以上的痣皆為良性,但如果變成出惡性黑色素瘤,則必須盡快求醫。以下5種痣最危險,自我檢測方法如下:
A(Asymmetry對稱性):將痣「劃十字」切成上下左右四塊,若上下不對稱、或左右邊不對稱需注意。
B(Border邊緣)痣的邊緣模糊,不光滑,甚至「長出手腳」,須留意。
C(Color顏色)痣的顏色呈亮黑或淺灰屬正常,一旦越來越不均勻,須提高警覺。
D(Diameter直徑):直徑大過或等於0.6cm,可能是惡性黑色素瘤。
E(Evolving改變):當痣出現異常凸起,特別是表面產生變化,例如掉毛,或皮膚潰爛無法愈合,須多加留意。

Natalie與丈夫結婚。
皮膚癌症狀 自我檢查方法
本港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蔡添成也曾撰文,教透過「ABCDE口訣」自測皮膚癌症狀:
A(asymmetry)惡性腫瘤大多看起來不對稱
B(border)惡性腫瘤大多邊緣不平滑、不規則
C(color)惡性腫瘤大多顏色不均匀
D(diameter)直徑超過0.6釐米要特別留意
E(elevation)在數周至數月內快速隆起要小心,一旦出現上述情況,應馬上求醫。

Natalie患黑色素瘤(皮膚癌)後的生活。
皮膚癌成因 主要由紫外線引致
根據香港特區政府癌症網上資源中心資料,皮膚癌最常見的有三種,包括基底細胞瘤、鱗狀細胞瘤(兩者統稱為非黑色素瘤皮膚癌)及黑色素瘤皮膚癌。其他皮膚癌病,如汗腺和毛囊出現的皮膚癌則很罕見。
皮膚癌主要由紫外線(Ultraviolet,簡稱UV)引起,紫外線的主要來源是陽光,其次是健身美容時所照射的紫外光燈。紫外線有3個波長,其中UVB是引致基底細胞瘤及鱗狀細胞瘤的主兇,而UVA則容易引致黑色素瘤癌,人工曬燈床釋放大量UVA,所以引致黑色素瘤癌的風險亦特別高。
紫外線對皮膚的損害是會累積的,即使表面沒有被曬傷,但經過長年累月在戶外接觸陽光,皮膚組織仍會受損。有研究顯示,若皮膚細胞在年幼時受損,而成年後仍不加以保護,繼續曝曬,便會令本已受損的細胞產生癌變。而有些不常接觸陽光的部位患上癌症,便可能是與遺傳有關的。

Natalie今年28歲。
皮膚癌高危一族
本港癌症網上資源中心指,任何膚色的人都可能患上皮膚癌,高風險因素包括以下10種:
皮膚癌高風險因素
1.身上的痣特別多
2.身上有色斑(稱為日光性角化病)
3.家族中曾有人患過黑色素瘤癌
4.長時間在烈日下工作
5.經常曝曬,尤其曾曝曬至脫皮
6.膚色白皙,曬不黑但容易灼傷
7.紅髮或金髮,眼睛顏色較淺傷
8.免疫系統弱,例如曾接受器官移植或愛滋病測試呈陽性反應的人
9.皮膚曾燒傷、受傷或曾接受其他皮膚病的治療,例如需要塗濕疹或牛皮癬藥
10.經常接觸化學致癌物質

Natalie與丈夫結婚當天,全身酸痛。
皮膚癌症狀
本港癌症網上資源中心指,不同種類的皮膚癌有不同的徵狀,比較常見的徵狀包括以下9種:
皮膚上發現新的斑塊,看上去和附近的斑點不同
患處痕癢、疼痛或發炎
痣或斑點變大、變形或變色
身上的痣可能出現的情況:邊緣不規則或模糊不清
身上的痣可能出現的情況:顏色不均匀、深淺不一
身上的痣可能出現的情況:大小超過6毫米或有變大的情形
身上的痣可能出現的情況:表面有不規則的隆起現象

Natalie已于1月14日去世。
往下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