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浸大第二屆「新聞工作者訪問學人」計劃開始接受報名

社會事

浸大第二屆「新聞工作者訪問學人」計劃開始接受報名
社會事

社會事

浸大第二屆「新聞工作者訪問學人」計劃開始接受報名

2023年02月13日 16:56 最後更新:16:56

歡迎年資五年或以上業界人士申請

第二屆「香港浸會大學新聞工作者訪問學人」(PJF@HKBU)計劃今日(2月13日)起接受報名。該計劃始於2022年,由黃沈慧珍紀念基金支持成立,是全港首個同類計劃,旨在為在職新聞工作者提供於香港浸會大學(浸大)休假進修的機會。

黃應士教授透過紀念其已故妻子而成立的「黃沈慧珍紀念基金」,創辦全港首個「香港浸會大學新聞工作者訪問學人」計劃,今年踏入第二屆。

黃應士教授透過紀念其已故妻子而成立的「黃沈慧珍紀念基金」,創辦全港首個「香港浸會大學新聞工作者訪問學人」計劃,今年踏入第二屆。

計劃現正開放予在本港具規模新聞機構工作五年或以上的全職新聞工作者參加。獲選的訪問學人將會以全職學生身份,經授課老師核準後旁聽浸大任何本科或碩士課程的科目,為期一或兩個學期。計劃將根據訪問學人的薪酬和新聞工作經驗提供相應的津貼。

首屆的兩名訪問學人、同樣來自《南華早報》的曾佩儀女士和周永靜女士已於去年底完成進修。兩人在浸大的一個學期內,合共選修15個科目,涉及新聞、傳播、政治、經濟、商業、歷史、語言、電影和音樂等學術領域。二人一致認同計劃是一個難得和獨特的增值機會,為更長遠的傳媒事業發展作充份準備。她們很享受上課以及與同學之間的互動,推薦新聞同業把握機會提交申請。

浸大新聞系系主任暨專業應用教授李文表示,很高興見到兩位訪問學人在浸大之行收穫豐碩,相信她們必定能夠將課堂所學應用在日常新聞工作中。「兩位訪問學人對計劃給予極高評價。她們在校園內的實戰經驗分享亦令我們的師生獲益良多。為此,我們希望繼續透過推行計劃,進一步促進新聞從業員與新聞系學生及教育工作者之中的互動交流,並期待新一屆訪問學人的到來。」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工作者訪問學人」計劃是黃沈慧珍紀念基金支持成立的其中一個特別項目。浸大傳理學院於2020年獲資深新聞工作者黃應士教授慷慨捐贈港幣5,000萬元,設立紀念其已故妻子的黃沈慧珍紀念基金,以推動學院的策略發展及新聞教育,有關款項為學院有史以來獲贈的最大單筆捐款。

黃應士教授為浸大榮譽社會科學博士、浸大榮譽大學院士及香港浸會大學基金永遠榮譽主席,他分別於1970和1990年代兩度在當時的浸會學院作育英才,先後擔任傳理學系第二任系主任和傳理學院首席講師。黃應士教授委身新聞教育和新聞工作逾半世紀,被譽為「香港新聞教父」,並於1998年獲香港特區政府頒發銀紫荊星章。

第二屆「香港浸會大學新聞工作者訪問學人」計劃截止報名日期為2023年4月7日,計劃詳情及申請表格已載於計劃網站

香港電燈有限公司(港燈)與香港浸會大學(浸大)簽署合作備忘錄,加強在人工智能(AI)領域的合作,開啟業界和學術界協作的新篇章。港燈營運董事蔡偉民,聯同浸大暫任首席創新總監劉樂庭教授,星期二(7 月 15 日)出席了簡單的簽署儀式。

港燈營運董事蔡偉民(右)和浸大暫任首席創新總監劉樂庭教授(左)簽署合作備忘錄,加強雙方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合作,進一步優化電力基礎設施的表現。

港燈營運董事蔡偉民(右)和浸大暫任首席創新總監劉樂庭教授(左)簽署合作備忘錄,加強雙方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合作,進一步優化電力基礎設施的表現。

蔡偉民表示:「港燈一直致力運用創新科技提升營運效率和供電可靠性。今次結合了浸大的學術研究和港燈的實務經驗,期望透過共同開發的人工智能方案,進一步優化港燈電力基礎設施的表現,推動行業創新。」

劉樂庭表示:「項目不僅可提升對低壓配電網絡異常情況的監測能力,更致力將 AI 應用擴展至更廣闊的領域。浸大與港燈將攜手探索更多創新方案,共同推動香港智慧城市建設,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作出積極貢獻。」

港燈營運董事蔡偉民(右)和浸大暫任首席創新總監劉樂庭教授(左)簽署合作備忘錄,加強雙方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合作,進一步優化電力基礎設施的表現。

港燈營運董事蔡偉民(右)和浸大暫任首席創新總監劉樂庭教授(左)簽署合作備忘錄,加強雙方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合作,進一步優化電力基礎設施的表現。

合作備忘錄的首個研究項目「以人工智能檢測低壓配電網絡異常情況」,旨在提升港燈對低壓電纜的監測能力,從而進行及時維修並提高準確性,進一步加強供電系統的穩定與可靠性。

一直以來,港燈工程人員主要依靠客戶主動報告或自行分析負載數據,以監察低壓電纜的潛在異常情況,但此方式存在一定局限。透過今次合作開發的人工智能方案,我們能夠更精準地分析每條低壓電纜的即時負載模式,快速識別異常波動,從而更有效地預測故障風險,提升維修反應效率和供電可靠性。

港燈與浸大簽署合作備忘錄,攜手開發人工智能方案提升供電可靠性。

港燈與浸大簽署合作備忘錄,攜手開發人工智能方案提升供電可靠性。

新技術有助工程人員更快、更準確地識別高風險低壓電纜,並安排預防性維修。除大幅提升電纜狀況異常的監測率,有效減低供電中斷風險,亦進一步強化港燈配電網絡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港燈一直以來致力提供世界級的電力服務,近年更積極引入創新科技提升基礎設施的韌性。浸大作為一所立足國際、領先亞洲的研究型大學,一直聚焦於重點策略性研究領域,包括數據分析與人工智能在不同領域的應用。今次跨界別合作,充分體現科研成果如何轉化成為實際應用方案,不但促進電力監測技術的進步,亦為業界和社會創造長遠價值,有助推動香港經濟可持續發展。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