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關注同鄉社團納地區治理體系 麥美娟:歡迎地區團體參與關愛隊工作
選委界議員陳仲尼16日在立法會會議提出「同鄉社團融入地區治理體系」的議案,建議政府支持同鄉社團融入地區治理體系,並促請政府委任同鄉社團的人才加入地區諮詢組織,以及適度調撥資源支持並鼓勵同鄉社團展開地區服務工作。

選委界議員陳仲尼。資料圖片
陳仲尼表示, 同鄉社團作為「愛國愛港」的中堅分子,而社會長期發展離不開穩定的資源,認為政府應提供撥款,讓他們協助政府完成地區工作。他指,同鄉社團可參與地區服務工作關愛隊伍,發揮民間社團的力量,為市民謀幸福。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表示,同鄉社團扮演了香港市民及政府的橋樑角色,鄉親社團在疫情時利用鄉親的力量,協助政府抗疫,例如派發防疫物資。她指,十八區關愛隊已於本周一(13日)開始接受報名,歡迎包括同鄉社團在內的地區團體積極參與關愛隊工作。特區政府非常重視與同鄉社團的合作關係,並會繼續與同鄉社團保持緊密聯繫;衷心感謝同鄉社團一直對政府的支持及協助,弘揚「愛國愛港」的主流價值觀。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資料圖片
立法會議員嚴剛則提出修正案,建議利用同鄉社團在內地的資源優勢,支援政府地區工作,並建議促進不同同鄉會之間的合作。他冀能讓同鄉社團為更多鄉親及居民提供適切的服務,達致「良政善治」。他亦指同鄉社團在某程度上成為了兩地交流的橋樑,指同鄉社團「既有香港社會經驗,亦有與內地密切往來的基礎」,尤其在扶貧及青年活動方面,能為政府提供協助。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慧琼指與成為局長前的麥美娟一直在地區「打拚」,而每次都有同鄉社團支持。她感謝同鄉社團過往與民建聯在地區服務上的緊密合作和支持政府施政的貢獻。她指,從1999年開始,同鄉會在每次的地區、立法會選舉及活動時都是她的「緊密戰友和夥伴」。李慧琼形容同鄉社團一直「愛國、愛港、愛鄉」,指它們「 出心、出錢、出力、出席」,是國家及特區政府最大的支持者。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慧琼。資料圖片
李慧琼憶述2019年區議會選舉在土瓜灣北區的對手是梁國雄,有一次記者會後她被一大群人圍着,使她無法離開,幸好當時有一群同鄉社團「義無反顧、奮不顧身」來替她「解圍」。她認為,麥美娟現時應設法讓它們融入體制,發揮同鄉社團的作用,在她的範圍內給予多些「獎勵和鼓勵」。
梁子穎倡身份證上「顯示籍貫」
勞工界議員梁子穎表示,政府應將同鄉社團納入政府地區治理組織,指同鄉會「同聲同氣容易溝通」,更提出應在身份證上「顯示籍貫」,或利用創新科技增設「虛擬身份證」,顯示所屬的同鄉會及過往參與的社區工作。他稱「同鄉社團和工會興,則香港興」。
立法會楊永杰則指,同鄉社團「有資源、有網絡、有人才」,最重要是熟悉內地事務,對所屬的地區非常了解。他形容同鄉社團「臥虎藏龍」,能協助舉辦內地交流活動,加強文化合作。

議員關注同鄉社團納地區治理體系, 麥美娟歡迎地區團體參與關愛隊工作。
往下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