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重啟「穿梭外交」 難穿梭歷史爭議暗潮
南韓總統尹錫悅結束訪日之行回國,此行焦點是雙方對於重啟首腦互訪的「穿梭外交」達成共識,後續的經濟交流合作也備受關注。
尹錫悅訪問期間,除了偏進步派的《韓民族日報》聚焦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對二戰強徵勞工及慰安婦問題的態度,多數韓媒報紙頭版都以「韓日合作新篇章」等標題,刊出尹錫悅與岸田握手合照,聚焦未來的經濟、安全合作發展;大型報紙之一的《京鄉新聞》則以「韓日領袖面向未來……埋葬往事」點出兩國政府對歷史爭議的實際處理方式,質疑雙方是否真能盡釋前嫌。
尹錫悅與岸田16日會談後,前往東京銀座的壽喜燒店「吉澤」共進晚餐,兩人之後還到附近的「煉瓦亭」餐廳吃蛋包飯,留下舉著啤酒杯、相談甚歡的合影,對談內容不離重啟「穿梭外交」、提升日韓關係的話題。

尹錫悅與岸田「蛋包飯外交」舉杯對飲。AP圖片
「穿梭外交」這個詞,是2004年時任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和時任南韓總統盧武鉉所定義的。時間要先拉回1998年10月,時任南韓總統金大中和日本首相小淵惠三,在日本東京迎賓館共同召開記者會,發表為兩國關係開闢新篇章的21世紀日韓新夥伴關係共同宣言。日本外務省當時表示,這份宣言是多年來最能表現友好關係的宣言,體現了日韓兩國領袖對跨越不幸歷史、發展未來關係的決心。宣言發表後,兩國交流大幅增加。2004年7月,小泉純一郎和盧武鉉就啟動首腦互訪的「穿梭外交」達成共識,一連在日韓舉行了兩次峰會。然而這樣的互動在2011年12月,前南韓總統李明博最後一次訪日,登上雙方有主權爭議的獨島(日本稱竹島)後中斷。
共同社及日本放送協會等日媒就報道,岸田今次在會中向尹錫悅表明日方就竹島的立場,並要求尹錫悅政府確實履行韓日慰安婦協議,引起韓媒關注。岸田在會談後的聯合記者會回答慰安婦相關爭議時表示,後續將就所有爭議及問題開誠布公對話。
雖然南韓總統辦公室立即澄清,會談並未談及獨島問題,但未直接回答是否討論慰安婦協議,只強調雙方以「穿梭外交」等未來指向性合作為討論重點,並且以公開所有談話內容並不適當為由,「希望各方以官方公布內容為主理解」。分析指出,韓方反應可見這些阻礙韓日關係發展的爭議並未真正獲得解決。
2015年,南韓時任總統朴槿惠就爭議多年的慰安婦問題簽署協議,由日方出資10億日圓為受害者成立基金,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則表達謝罪與反省。但南韓繼任總統文在寅在2018年解散根據此協議成立的基金會,稱此協議未能從國際談判意義上解決慰安婦問題,重新審議這份協議,引起日方反彈。
尹錫悅與岸田這次得以在會談時討論重啟高層對話、經濟與安保對話管道等正常交流,主要建基於尹錫悅政府早前公布的二戰日本企業強徵南韓勞工賠償解決方案,由韓方運用韓企捐款支付賠款。尹錫悅在16日記者會也表示不考慮向涉案日企索賠,再次將強徵勞工索賠問題從韓日之間縮至南韓國內。

日韓領袖對談,歷史爭議似乎沒那麼容易畫下句點。AP圖片
南韓政府在賠償問題完全剔除日方責任的做法引發受害者團體反彈,民調顯示,約6成民眾不贊成南韓政府有關做法,尹錫悅支持率隨之下跌。EMBRAIN PUBLIC、Kstat Research、Korea Research、南韓Research等4家民調機構13日至15日向1005名民眾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尹錫悅施政支持度下跌2個百分點至35%,負面評價佔比則上升6個百分點,給予負評理由以「獨斷獨行」佔38%最高,顯示多數持負面評價民眾不滿政府單方決議。
與此同時,2018年獲南韓最高法院判決勝訴的強徵勞工受害者原告再次提起訴訟,要求直接針對三菱重工追討賠款,拒絕南韓政府的第三方代賠方案。
回過頭來看,即便尹錫悅與岸田在會談及晚餐展現融洽氣氛,攜手宣布日韓關係展開新篇章,但就獨島主權、強徵勞工及慰安婦等歷史爭議,能否一如外界預期正向發展,還有待觀察。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