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內地自由行旅客五一前率先湧港 旺角直通巴站周末現300米長龍

社會事

內地自由行旅客五一前率先湧港 旺角直通巴站周末現300米長龍
社會事

內地自由行旅客五一前率先湧港 旺角直通巴站周末現300米長龍

2023年03月20日 08:05 最後更新:12:25

當本港旅遊界為五一黃金周準備大展拳腳之際,自由行人潮已悄然而至。最近數個周末,「旺角跨境全日通」車站踏入凌晨時分便擠滿等候上車的乘客,當中超過八成為自由行旅客,高峰期人龍逾200人,龍尾長達近300米,直通巴加車量至20分鐘一班亦無法滿足需求,因而帶旺附近一帶宵夜生意。有業界承認周末凌晨進入自由行客流上車高峰的「樽頸位」,人手無法滿足需求量,預計黃金周客量會進一步上揚。

凌時時分的票務站對開雅蘭街人流擠至水洩不通。

凌時時分的票務站對開雅蘭街人流擠至水洩不通。

每逢周末踏入凌晨時分的「旺角跨境全日通」票務處及上客站,便出現人流高峰期。

每逢周末踏入凌晨時分的「旺角跨境全日通」票務處及上客站,便出現人流高峰期。

票務處貼出車次為每半小時一班,惟職員稱已加密至近20分鐘一班,仍無法消化人流。

票務處貼出車次為每半小時一班,惟職員稱已加密至近20分鐘一班,仍無法消化人流。

乘客凌晨時分至少需時40分鐘至一小時以上才能成功輪候上車。

乘客凌晨時分至少需時40分鐘至一小時以上才能成功輪候上車。

候車人龍由雅蘭街後延經過砵蘭街、太子道西,以至近彌敦道對開近300米。

候車人龍由雅蘭街後延經過砵蘭街、太子道西,以至近彌敦道對開近300米。

本港在旺角、佐敦、荃灣及觀塘等地區均設有皇崗直通巴通宵服務,當中「旺角跨境全日通」砵蘭街上車處更是見證自由行盛衰的寒暑表,疫情封關三年,票務處一度成為露宿者長期駐紮點,門前荒廢破落,但上月5日晚上11時正式恢復服務,人流逐漸回復暢旺,每逢周末晚上11時至凌晨1時許,客量進入疫後新高峰。《星島頭條》記者在上周末近凌晨零時視察,發現人龍由金都商場雅蘭街對開上車站,一直往後伸延,繞過雅蘭街、砵蘭街、太子道西,龍尾至彌敦道對開近榮華餅家門前約300米,幾乎「龍尾掂龍頭」,目測發現超過8成為拖篋帶相機觀光、年約二十至三十多歲的年輕自由行旅客,他們盡興而回,趕不及乘搭港鐵往落馬洲或羅湖的尾班車,只好選擇於旺角乘坐廿四小時皇崗直通巴返回內地。

更多相片
凌時時分的票務站對開雅蘭街人流擠至水洩不通。

當本港旅遊界為五一黃金周準備大展拳腳之際,自由行人潮已悄然而至。最近數個周末,「旺角跨境全日通」車站踏入凌晨時分便擠滿等候上車的乘客,當中超過八成為自由行旅客,高峰期人龍逾200人,龍尾長達近300米,直通巴加車量至20分鐘一班亦無法滿足需求,因而帶旺附近一帶宵夜生意。有業界承認周末凌晨進入自由行客流上車高峰的「樽頸位」,人手無法滿足需求量,預計黃金周客量會進一步上揚。

每逢周末踏入凌晨時分的「旺角跨境全日通」票務處及上客站,便出現人流高峰期。

每逢周末踏入凌晨時分的「旺角跨境全日通」票務處及上客站,便出現人流高峰期。

票務處貼出車次為每半小時一班,惟職員稱已加密至近20分鐘一班,仍無法消化人流。

票務處貼出車次為每半小時一班,惟職員稱已加密至近20分鐘一班,仍無法消化人流。

乘客凌晨時分至少需時40分鐘至一小時以上才能成功輪候上車。

乘客凌晨時分至少需時40分鐘至一小時以上才能成功輪候上車。

候車人龍由雅蘭街後延經過砵蘭街、太子道西,以至近彌敦道對開近300米。

候車人龍由雅蘭街後延經過砵蘭街、太子道西,以至近彌敦道對開近300米。

候車人龍由雅蘭街後延經過砵蘭街、太子道西,以至近彌敦道對開近300米。

本港在旺角、佐敦、荃灣及觀塘等地區均設有皇崗直通巴通宵服務,當中「旺角跨境全日通」砵蘭街上車處更是見證自由行盛衰的寒暑表,疫情封關三年,票務處一度成為露宿者長期駐紮點,門前荒廢破落,但上月5日晚上11時正式恢復服務,人流逐漸回復暢旺,每逢周末晚上11時至凌晨1時許,客量進入疫後新高峰。《星島頭條》記者在上周末近凌晨零時視察,發現人龍由金都商場雅蘭街對開上車站,一直往後伸延,繞過雅蘭街、砵蘭街、太子道西,龍尾至彌敦道對開近榮華餅家門前約300米,幾乎「龍尾掂龍頭」,目測發現超過8成為拖篋帶相機觀光、年約二十至三十多歲的年輕自由行旅客,他們盡興而回,趕不及乘搭港鐵往落馬洲或羅湖的尾班車,只好選擇於旺角乘坐廿四小時皇崗直通巴返回內地。

有旅客等太久,直接坐在關閉營業店舖的壆邊稍息。

有旅客等太久,直接坐在關閉營業店舖的壆邊稍息。

候車人龍由雅蘭街後延經過砵蘭街、太子道西,以至近彌敦道對開近300米。

候車人龍由雅蘭街後延經過砵蘭街、太子道西,以至近彌敦道對開近300米。

人龍由晚上11時起開始出現,至近凌晨1時還未消散。

人龍由晚上11時起開始出現,至近凌晨1時還未消散。

凌時時分的票務站對開雅蘭街人流擠至水洩不通。

凌時時分的票務站對開雅蘭街人流擠至水洩不通。

部分自由行旅客等至疲倦蹲在地上等候。

由於輪候上車超過40分鐘以至1小時以上,有部分旅客按捺不住,直接蹲在地上或借附近公園長櫈稍作休息,由友人代為排隊,亦有人直接不乘坐直通巴,向票務處買票的乘客兜售手上車票,「你買票嗎?我買了票但見太多人不想坐了。」由票務處列印告示的車次所見,晚上11時後的車次為每半小時一班,但在場職員解釋已加密班次至每20分鐘一班,仍然無法消化突然急增的客流。

候車人潮帶旺附近食店生意。

候車人潮帶旺附近食店生意。

凌晨過後突然出現的人龍,成為旺角街上一個奇景。

凌晨過後突然出現的人龍,成為旺角街上一個奇景。

龍尾延後300米近金都商場正門對開,估計人數超過200人。

龍尾延後300米近金都商場正門對開,估計人數超過200人。

部分旅客坐在公園長櫈上稍息。

部分旅客坐在公園長櫈上稍息。

新冠疫情爆發3年多,旺角跨境全日通票務處一度成為露宿者長期駐紮點。(資料圖片)

由於同一時間太多旅客輪候上車,帶旺附近一帶深宵食肆的生意,凌晨營業的弼街旺角文記小食,樓上大廈不少單位為賓館,專營自由行旅客住宿,凌晨12時後仍然座無虛席,又或與車站一條馬路之隔的宵夜生滾粥店,擠滿不少操普通話的拖筴客,其間有人向老闆詢問「炒幾個小菜不到20分鐘吧?」顯然希望在店內「速戰速決」,盡快完膳後離開。至於相距車站超過300米外的街道或食店,較多屬本地客光顧的老店,情況相對沒有就近車站食店般車水馬龍。

露宿者佔用票務處門前位置多時,至二月五日深夜十一時恢復服務前夕才正式清理。(資料圖片)

露宿者佔用票務處門前位置多時,至二月五日深夜十一時恢復服務前夕才正式清理。(資料圖片)

自由行旅客暴漲帶旺食店宵夜生意,弼街旺角文記小食凌晨後座無虛席。

自由行旅客暴漲帶旺食店宵夜生意,弼街旺角文記小食凌晨後座無虛席。

旺角跨境全日通舖位旁邊的聯記麵家,人流又回復通關前暢旺。

旺角跨境全日通舖位旁邊的聯記麵家,人流又回復通關前暢旺。

有部分旅客等候期間,索性到麵店消費。

有部分旅客等候期間,索性到麵店消費。

距離車站一個馬路之隔的生滾粥店,數名旅客直接坐下,希望在店內「速戰速決」後離開。

「呢幾個禮拜已經係咁樣啦!」砵蘭街的聯記麵家,位處「旺角跨境全日通」票務處隔鄰舖位,以往自由行興盛年代,廿四小時皇崗巴人流熙來攘往,同樣帶旺營業至凌晨三時的麵店生意,然而內地香港封關後,麵店生意一落千丈,直至近月恢復通關,店內店外又重新坐滿食宵夜或外賣食客,有媽媽手抱熟睡的嬰孩,坐在店外座位等候上車。

相隔車站對開的街道,不時有旅客拖雙篋沿街頭步行。

相隔車站對開的街道,不時有旅客拖雙篋沿街頭步行。

相距車站愈遠,旅客消費效應越低,人流相對較少。

相距車站愈遠,旅客消費效應越低,人流相對較少。

距離車站較遠的深宵食店,基本靠本地客支撐。

距離車站較遠的深宵食店,基本靠本地客支撐。

主打生滾粥及麵食宵夜的好運粥麵家,多年來靠本地熟客支撐。

主打生滾粥及麵食宵夜的好運粥麵家,多年來靠本地熟客支撐。

靠近深水埗一帶基隆街、太南街未見旅客光顧效應,巿面淡靜。

港粵直通車協會秘書長張劍平表示,目前整體跨境直通巴客量只及全盛期的三至四成,但承認一到周末晚上11時至凌晨1時許時段,客量突然暴漲,主要與旅客來不及趕上尾班港鐵列車,改而一窩蜂湧去乘坐直通巴有關,當中以「旺角跨境全日通」情況最誇張。「有朋友落嚟酒吧飲嘢,夜晚諗住坐旺角直通巴返去,打畀我話好多人,但佐敦嗰邊未到咁爆,呢度特別誇張。」

接近深水埗一帶基隆街、太南街沒有旅客光顧效應,巿面淡靜。

接近深水埗一帶基隆街、太南街沒有旅客光顧效應,巿面淡靜。

接近深水埗一帶基隆街、太南街沒有旅客光顧效應,巿面淡靜。

接近深水埗一帶基隆街、太南街沒有旅客光顧效應,巿面淡靜。

自由行旅客會趁假日或周末來港消費旅遊。(資料圖片)

自由行旅客會趁假日或周末來港消費旅遊。(資料圖片)

自由行旅客會趁假日或周末來港消費旅遊。(資料圖片)

自由行旅客會趁假日或周末來港消費旅遊。(資料圖片)

尖沙嘴廣東道一帶名店排滿到來買手袋的拖篋客。(資料圖片)

他指出,業界目前已能做到接近每20分鐘一班車,但旅遊巴司機人手嚴重短缺,加上內地嚴格限制駕駛跨境快線A1客車牌的司機年齡不可超過60歲,在新血未能及時補充及通關後需重新聘人的雙重夾擊,現時只有大約全盛期的四成人手,要應付突然暴增的客量有困難,「晚上12時至凌晨1點一定要加班車,先可應付突然多出客流,咁要有好大量後備人手應對,呢家基本無可能做到。」 他估計五一黃金周期間,內地自由行旅客人數會上升,屆時對跨境直通車需求更大,打蛇餅上車情況會更為加劇,他促請政府及早制定策略,以免旅客廢時失事等候直通巴,減低到訪香港消費的意欲。

拖篋購物成為自由行旅客的日常。(資料圖片)

拖篋購物成為自由行旅客的日常。(資料圖片)

自由行成為本港消費巿道其中一個重要購買力。(資料圖片)

自由行成為本港消費巿道其中一個重要購買力。(資料圖片)

尖沙嘴廣東道一帶名店排滿到來買手袋的拖篋客。(資料圖片)

尖沙嘴廣東道一帶名店排滿到來買手袋的拖篋客。(資料圖片)

自由行成為本港消費巿道其中一個重要購買力。(資料圖片)

根據入境處公布的數據,上周六(18日)內地訪港旅客達102,458人次,是自2月6日兩地全面通關以來,首次突破10萬人次,而每逢周末都是內地旅客來港的熱門日子,對上一個周末(11日)亦有92,977人次的內地旅客訪港。

內地香港全面通關。(資料圖片)

內地香港全面通關。(資料圖片)

疫情前的尖沙嘴街頭,擠滿訪港消費的旅客。(資料圖片)

疫情前的尖沙嘴街頭,擠滿訪港消費的旅客。(資料圖片)

候車人龍由雅蘭街後延經過砵蘭街、太子道西,以至近彌敦道對開近300米。

候車人龍由雅蘭街後延經過砵蘭街、太子道西,以至近彌敦道對開近300米。

有旅客等太久,直接坐在關閉營業店舖的壆邊稍息。

有旅客等太久,直接坐在關閉營業店舖的壆邊稍息。

候車人龍由雅蘭街後延經過砵蘭街、太子道西,以至近彌敦道對開近300米。

候車人龍由雅蘭街後延經過砵蘭街、太子道西,以至近彌敦道對開近300米。

人龍由晚上11時起開始出現,至近凌晨1時還未消散。

人龍由晚上11時起開始出現,至近凌晨1時還未消散。

凌時時分的票務站對開雅蘭街人流擠至水洩不通。

凌時時分的票務站對開雅蘭街人流擠至水洩不通。

由於輪候上車超過40分鐘以至1小時以上,有部分旅客按捺不住,直接蹲在地上或借附近公園長櫈稍作休息,由友人代為排隊,亦有人直接不乘坐直通巴,向票務處買票的乘客兜售手上車票,「你買票嗎?我買了票但見太多人不想坐了。」由票務處列印告示的車次所見,晚上11時後的車次為每半小時一班,但在場職員解釋已加密班次至每20分鐘一班,仍然無法消化突然急增的客流。

部分自由行旅客等至疲倦蹲在地上等候。

部分自由行旅客等至疲倦蹲在地上等候。

候車人潮帶旺附近食店生意。

候車人潮帶旺附近食店生意。

凌晨過後突然出現的人龍,成為旺角街上一個奇景。

凌晨過後突然出現的人龍,成為旺角街上一個奇景。

龍尾延後300米近金都商場正門對開,估計人數超過200人。

龍尾延後300米近金都商場正門對開,估計人數超過200人。

部分旅客坐在公園長櫈上稍息。

部分旅客坐在公園長櫈上稍息。

由於同一時間太多旅客輪候上車,帶旺附近一帶深宵食肆的生意,凌晨營業的弼街旺角文記小食,樓上大廈不少單位為賓館,專營自由行旅客住宿,凌晨12時後仍然座無虛席,又或與車站一條馬路之隔的宵夜生滾粥店,擠滿不少操普通話的拖筴客,其間有人向老闆詢問「炒幾個小菜不到20分鐘吧?」顯然希望在店內「速戰速決」,盡快完膳後離開。至於相距車站超過300米外的街道或食店,較多屬本地客光顧的老店,情況相對沒有就近車站食店般車水馬龍。

新冠疫情爆發3年多,旺角跨境全日通票務處一度成為露宿者長期駐紮點。(資料圖片)

新冠疫情爆發3年多,旺角跨境全日通票務處一度成為露宿者長期駐紮點。(資料圖片)

露宿者佔用票務處門前位置多時,至二月五日深夜十一時恢復服務前夕才正式清理。(資料圖片)

露宿者佔用票務處門前位置多時,至二月五日深夜十一時恢復服務前夕才正式清理。(資料圖片)

自由行旅客暴漲帶旺食店宵夜生意,弼街旺角文記小食凌晨後座無虛席。

自由行旅客暴漲帶旺食店宵夜生意,弼街旺角文記小食凌晨後座無虛席。

旺角跨境全日通舖位旁邊的聯記麵家,人流又回復通關前暢旺。

旺角跨境全日通舖位旁邊的聯記麵家,人流又回復通關前暢旺。

有部分旅客等候期間,索性到麵店消費。

有部分旅客等候期間,索性到麵店消費。

「呢幾個禮拜已經係咁樣啦!」砵蘭街的聯記麵家,位處「旺角跨境全日通」票務處隔鄰舖位,以往自由行興盛年代,廿四小時皇崗巴人流熙來攘往,同樣帶旺營業至凌晨三時的麵店生意,然而內地香港封關後,麵店生意一落千丈,直至近月恢復通關,店內店外又重新坐滿食宵夜或外賣食客,有媽媽手抱熟睡的嬰孩,坐在店外座位等候上車。

距離車站一個馬路之隔的生滾粥店,數名旅客直接坐下,希望在店內「速戰速決」後離開。

距離車站一個馬路之隔的生滾粥店,數名旅客直接坐下,希望在店內「速戰速決」後離開。

相隔車站對開的街道,不時有旅客拖雙篋沿街頭步行。

相隔車站對開的街道,不時有旅客拖雙篋沿街頭步行。

相距車站愈遠,旅客消費效應越低,人流相對較少。

相距車站愈遠,旅客消費效應越低,人流相對較少。

距離車站較遠的深宵食店,基本靠本地客支撐。

距離車站較遠的深宵食店,基本靠本地客支撐。

主打生滾粥及麵食宵夜的好運粥麵家,多年來靠本地熟客支撐。

主打生滾粥及麵食宵夜的好運粥麵家,多年來靠本地熟客支撐。

港粵直通車協會秘書長張劍平表示,目前整體跨境直通巴客量只及全盛期的三至四成,但承認一到周末晚上11時至凌晨1時許時段,客量突然暴漲,主要與旅客來不及趕上尾班港鐵列車,改而一窩蜂湧去乘坐直通巴有關,當中以「旺角跨境全日通」情況最誇張。「有朋友落嚟酒吧飲嘢,夜晚諗住坐旺角直通巴返去,打畀我話好多人,但佐敦嗰邊未到咁爆,呢度特別誇張。」

靠近深水埗一帶基隆街、太南街未見旅客光顧效應,巿面淡靜。

靠近深水埗一帶基隆街、太南街未見旅客光顧效應,巿面淡靜。

接近深水埗一帶基隆街、太南街沒有旅客光顧效應,巿面淡靜。

接近深水埗一帶基隆街、太南街沒有旅客光顧效應,巿面淡靜。

接近深水埗一帶基隆街、太南街沒有旅客光顧效應,巿面淡靜。

接近深水埗一帶基隆街、太南街沒有旅客光顧效應,巿面淡靜。

自由行旅客會趁假日或周末來港消費旅遊。(資料圖片)

自由行旅客會趁假日或周末來港消費旅遊。(資料圖片)

自由行旅客會趁假日或周末來港消費旅遊。(資料圖片)

自由行旅客會趁假日或周末來港消費旅遊。(資料圖片)

他指出,業界目前已能做到接近每20分鐘一班車,但旅遊巴司機人手嚴重短缺,加上內地嚴格限制駕駛跨境快線A1客車牌的司機年齡不可超過60歲,在新血未能及時補充及通關後需重新聘人的雙重夾擊,現時只有大約全盛期的四成人手,要應付突然暴增的客量有困難,「晚上12時至凌晨1點一定要加班車,先可應付突然多出客流,咁要有好大量後備人手應對,呢家基本無可能做到。」 他估計五一黃金周期間,內地自由行旅客人數會上升,屆時對跨境直通車需求更大,打蛇餅上車情況會更為加劇,他促請政府及早制定策略,以免旅客廢時失事等候直通巴,減低到訪香港消費的意欲。

尖沙嘴廣東道一帶名店排滿到來買手袋的拖篋客。(資料圖片)

尖沙嘴廣東道一帶名店排滿到來買手袋的拖篋客。(資料圖片)

拖篋購物成為自由行旅客的日常。(資料圖片)

拖篋購物成為自由行旅客的日常。(資料圖片)

自由行成為本港消費巿道其中一個重要購買力。(資料圖片)

自由行成為本港消費巿道其中一個重要購買力。(資料圖片)

尖沙嘴廣東道一帶名店排滿到來買手袋的拖篋客。(資料圖片)

尖沙嘴廣東道一帶名店排滿到來買手袋的拖篋客。(資料圖片)

根據入境處公布的數據,上周六(18日)內地訪港旅客達102,458人次,是自2月6日兩地全面通關以來,首次突破10萬人次,而每逢周末都是內地旅客來港的熱門日子,對上一個周末(11日)亦有92,977人次的內地旅客訪港。

自由行成為本港消費巿道其中一個重要購買力。(資料圖片)

自由行成為本港消費巿道其中一個重要購買力。(資料圖片)

內地香港全面通關。(資料圖片)

內地香港全面通關。(資料圖片)

疫情前的尖沙嘴街頭,擠滿訪港消費的旅客。(資料圖片)

疫情前的尖沙嘴街頭,擠滿訪港消費的旅客。(資料圖片)

Tags:

港鐵

往下看更多文章

香港再出發大聯盟成員到深圳考察 了解兩地融合發展

2023年08月11日 18:02 最後更新:18:04

香港再出發大聯盟10多名成員到深圳考察調研,了解兩地融合的發展及規劃。

身兼港區人大代表召集人的大聯盟副秘書長陳勇說,得悉日後的皇崗口岸新大樓會有更智慧化及現代化的設施,多層大樓可供旅客及車輛過關,亦規劃了直升機及遊艇通關的關口。

陳勇。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陳勇。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對於要求取消「黑碼」健康申報的進展,陳勇說,主要等待相關部委部門考慮整體情況,例如有無新疫情或新變種等。有關旅客證件兩地合作查驗的一次通關,他表示蓮塘口岸正在籌劃,相信會較皇崗口岸更快實施。

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辦公室圖片

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辦公室圖片

另一位港區人大代表、大聯盟總主任黃冰芬說,位於沙頭角及中英街一帶有潛力,建議重建沙頭角口岸,改為兩地共管區域,發展文化特色體驗,配合鄰近大鵬灣及有離島,擴展免稅區域有如海南島,吸引內地及海外遊客,希望加快拓展品牌、美食、消費、電商、國際餐飲及民宿等,發展為「深港國際旅遊消費合作區」。

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辦公室圖片

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辦公室圖片

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辦公室圖片

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辦公室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