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收市|恒指收跌517點創年內低 滙控插6%藍籌最差 黃金股逆市升
港股見今年新低,曾失守萬九關,期指則跌破萬九點,周五內地人民銀行降準,不敵瑞信危機對大市的衝擊,瑞信ATI淪為廢紙,市場憂慮金融風險仍未過去,金融股領跌大市,生科、消費股俱跌,金價破2000美元,金礦股逆升。

資料圖片
恒生指數收市跌517點或2.65%,報19000,為去年12月7日後收市最低;今早開跌165點或0.85%,報19352點,跌幅曾收窄至135點或0.69%,高見19382;之後沽壓增加,午後跌穿上午低位,最多曾瀉689點或3.53%,低見18829,創去年12月7日以來新低。尾段跌幅收窄,
恒生國企指數收跌146點或2.21%,今早開跌46點或0.71%,報6568點,
恒生科技指數收跌109點或2.75%,報3870點,今早開跌14點或0.35%,報3965點。
即月期指收跌648點或3.31%,報18924點,低水77點,今日開報19420點,跌152點,低水98點。
國指期貨收跌182點或2.74%,報6459點,低水11點,今早開報6596點,跌45點,低水19點。
科指期貨收跌125點或3.13%,報3863點,低水7點,今早開報3962點,跌26點,低水15點。
港股通(滬、深合計)錄淨流入71.01億元人民幣; 滬股通錄淨流入24.36億元,深股通錄淨入14.51億元。

AP圖片
瑞士第二大銀行瑞信被瑞銀以30億瑞郎(約252億港元)股份代價收購,並同意承擔瑞信最多50億瑞郎(約420億港元)的損失,但瑞信價值160億瑞郎(約1344億港元)的額外一級資本(AT1)債券將淪為「廢紙」,成為歐洲AT1市場最大的一次債券減記事件。
大市全日成交1294.39億元。
市場憂慮另一波金融衝擊爆發。本地金融股今天全面捱沽跑輸大市,滙豐(00005)跌6.23%,收報50.45元,為表現最差藍籌;渣打 (02888)跌7.3%,收報58.4元;中銀香港(02388)走低2.56%,報24.7元;大新銀行(02356)挫5.18%,報5.86元;東亞(00023)挫4.53%,報9.7元。友邦 (01299) 跌4.18%,收報75.65元;保誠(02378)跌8.28%,收報93元。

AP圖片
資金避險,黃金股抽升,招金(01818)大升10.98%,收報10.82元;中國黃金國際(02099)升6.95%,收報27.7元;靈寶(03330)升6.78%,至1.26元;山東黃金(01787)升4.93%,收報15.76元;及紫金(02899)升3.99%,收報12.52元。
消費股疲弱,交銀國際報告引述李寧(02331)管理層預測今年銷售增長約15%,低於上次指引的20%,李寧跌3.64%報55.6元,同業特步(01368)、安踏(02020)及滔搏(06110)分別跌2.58%、2.45%以及4.51%,收報7.9元、99.7元、6.56元。乳品股蒙牛(02319)及飛鶴(06186)跌4.2%及3.8%,收報32.7元以及5.64元。啤酒股青啤(00168)、潤啤(00291)及百威亞太(01876)分別跌4.34%、4.3%、4.67%,收報76.1元、59.05元、22.45元。餐飲股頤海(01579)、海底撈(06862)及九毛九(09922)跌4.49%、5.14%、3.53%,收報20.2元、19.92元、16.96元。

資料圖片
科技股方面,早前發布「文心一言」的百度(09888)逆市升0.91%報143.5元,為唯一錄得升幅藍籌。百度智能雲宣布,下周一(27日)召開新品發布會,發布文心一言雲服務及應用產品。阿里巴巴-SW(9988)跌2.82%報79.2元,騰訊(700)跌1.36%報334.8元,美團-W(03690)及小米-W(01810)各跌逾1.15%、2.82%,收報128.9元、11.02元。京東-SW(09618)及嗶哩嗶哩-SW(09626)跌2.71%及5.79%,收報150.4元以及169.3元。電動車股小鵬-W(09868)去年第四季非公認會計原則淨虧損22.1億人幣,該股隨內地A股同業造好,股價升1.64%報34元。零跑汽車(09863)升4.38%至29.75元,蔚來-SW(09866)則跌5.49%報63.65元。
醫藥股亦挨沽,信達生物(01801)跌9.11%,收報37.9元;藥明生物(02269)跌5.94%收45.15元,華潤醫藥(03320)及白雲山(00874)跌4.97%至5.77%,收報6.89元以及23.7元。

信達官網
光大證券國際證券策略師伍禮賢指出,上週五內地宣佈降準對港股帶來的支持有限,主要因為市場憂慮歐美銀行流動性風險,從不同板塊來看,今天金融股跌勢明顯,而瑞信債券撇帳事件帶來的金融風險可能對繼續對外圍股市以及港股構成影響,短線港股有可能繼續向下。
他解釋,此次瑞信被減記的160億瑞郎為額外一級資本(AT1)債券,該類別債券相比普通債券收益更高,但其設計架構顯示,如果相關的公司出現風險,按照條款,投資者無法獲得任何賠償,而今次有160億瑞郎的AT1債券被減記,損失規模較大。他認為瑞銀收購瑞信後該事件可能會暫時告一段落,但是該事件對金融行業的影響還在持續,市場對於銀行業的危機意識會較過去提高,投資者對於整個銀行業可能會產生一定的信心危機,市場會重新對該行業做風險評估,故未來一段時間金融業整體的股價可能會持續低迷。
往下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