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九龍總區反三合會行動組人員進行代號「豐譽」(RICHHONOUR)的掃毒行動,偵破一個懷疑毒窟,拘捕4男2女。警方根據線報及深入調查,25日下午約5時,突擊搜查尖沙咀彌敦道36-44號一賓館單位,並於單位內檢獲約98克懷疑海洛英、4克懷疑冰毒、3克懷疑大麻草、少量大麻精及一批吸食工具。行動中檢獲的毒品市值約9萬元。
資料圖片
行動中,一名外籍男子涉嫌「經營毒窟」及「販毒」被捕。另外3名本地男子及2名本地女子,年齡介乎38至55歲,則涉嫌「吸食或注射毒品」被捕。所有被捕人正被扣留調查。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根據香港法例第一百三十四章 《危險藥物條例》,任何人如販運危險藥物(販運是指向他人出售或供應危險藥物),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處罰款五百萬元及終身監禁;任何人如開設或經營煙窟,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處罰款五百萬元和監禁十五年;任何人如管有危險藥物,或吸食、吸服、服食或注射危險藥物,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處罰款一百萬元及監禁七年。警方呼籲市民切勿以身試法。
行動中警方拘捕6人。警方圖片
海關日前於多區進行連串反毒品行動,共檢獲153公斤懷疑大麻花及24公斤懷疑氯胺酮,市值共5000萬元,拘捕2人。
海關於多區進行連串反毒品行動後見記者交代情況。(海關Facebook)
海關毒品調查科毒品調查第一組高級調查主任張廣達稱,首宗案件發生於9月25日,海關港口及海域科從一個由加拿大抵港的併裝貨櫃內,在一批報稱為堅果和乾果的貨物中,檢獲153公斤懷疑大麻花,市值約3700萬元。港口及海域科貨櫃貨物檢查組署理高級督察陳杰論表示,由於寄貨人地址為加拿大一住宅,收貨人則為獨立個人,而兩者之前又無往來記錄,故引起海關懷疑。
陳杰論稱,海關檢查發現報稱堅果實為懷疑大麻花。(海關Facebook)
海關起出該批懷疑毒品後,即放長綫進行「監控遞送」行動,在佐敦將該批貨物交予收貨男子,並待該男子將貨物搬到附近一個住宅單位後採取拘捕行動。被捕男子42歲、報稱無業,海關相信他負責收錢收貨工作,現已起訴他一項「企圖販運危險藥物罪」,29日於九龍城裁判法院提堂。
海關調查主任吳朗譽。(海關Facebook)
另外,海關毒品調查科在27日於元朗及天水圍進行反毒品行動,在一個露天停車場拘捕一名21歲男子,在其隨身物品中搜出1公斤懷疑氯胺酮。執法人員之後到其村屋寓所搜查,再檢獲23公斤懷疑氯胺酮,市值約1300萬。海關估計,該男子在案中擔當包裝及出貨角色,毒品主要供應新界西市場。
海關檢獲的懷疑氯胺酮。(海關Facebook)
張廣達表示,因應長假期將至,估計毒販打算囤貨出售,但相信已被海關成功堵截。張廣達重申,販運危險藥物是非常嚴重的罪行,一經定罪可被判處終身監禁及罰款500萬元,呼籲市民切勿以身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