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唯一雌性斑鱉離世 全球僅剩中越2隻同為雄性

兩岸

唯一雌性斑鱉離世 全球僅剩中越2隻同為雄性
兩岸

兩岸

唯一雌性斑鱉離世 全球僅剩中越2隻同為雄性

2023年04月29日 16:50 最後更新:19:45

4月24日,越南有關方面確認,當地同莫湖中的一隻斑鱉已於23日死亡。這就意味著,地球上確認存在的斑鱉,有可能只剩下兩隻了。據悉,同莫湖中死亡的斑鱉曾於2020年被取樣標記後放歸湖中,並且為目前世界上唯一確認過的雌性斑鱉。這次,越南斑鱉的死亡不僅讓斑鱉在世界上的數量由3變成2,僅剩的兩隻,一隻在中國蘇州動物園,另一隻則在越南。更令人傷感的是,剩下的兩隻均為雄性。

曾經由長沙「嫁」到蘇州的斑鱉,後在繁殖實驗中死亡。

曾經由長沙「嫁」到蘇州的斑鱉,後在繁殖實驗中死亡。

內媒報道,斑鱉由於存量極為稀少,曾被人們稱為「世界上最孤獨」的動物。多年來,全世界的科學家都在致力於開展斑鱉拯救計劃。現在世上已知存活的兩隻斑鱉分別在兩個國家,而且均為雄性。也就是說,無論是自然交配,還是人工授精,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班鱉都不可能有下一代了。

更多相片

4月24日,越南有關方面確認,當地同莫湖中的一隻斑鱉已於23日死亡。這就意味著,地球上確認存在的斑鱉,有可能只剩下兩隻了。據悉,同莫湖中死亡的斑鱉曾於2020年被取樣標記後放歸湖中,並且為目前世界上唯一確認過的雌性斑鱉。這次,越南斑鱉的死亡不僅讓斑鱉在世界上的數量由3變成2,僅剩的兩隻,一隻在中國蘇州動物園,另一隻則在越南。更令人傷感的是,剩下的兩隻均為雄性。

曾經由長沙「嫁」到蘇州的斑鱉,後在繁殖實驗中死亡。

曾經由長沙「嫁」到蘇州的斑鱉,後在繁殖實驗中死亡。

斑鱉的蛋,可惜沒有受精。

內媒報道,斑鱉由於存量極為稀少,曾被人們稱為「世界上最孤獨」的動物。多年來,全世界的科學家都在致力於開展斑鱉拯救計劃。現在世上已知存活的兩隻斑鱉分別在兩個國家,而且均為雄性。也就是說,無論是自然交配,還是人工授精,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班鱉都不可能有下一代了。

現生活在蘇州的中國唯一斑鱉。

現生活在蘇州的中國唯一斑鱉。

中國南方紅河流域可能會有斑鱉生活。

斑鱉,俗稱「癩頭黿(音「元」)」,是現存最大的鱉科動物,成年背甲可達1米,體重可達100公斤以上,是全世界300多種龜鱉裡數量最少,最瀕危的一種,沒有之一。

曾經由長沙「嫁」到蘇州斑鱉,後在繁殖實驗中死亡。

遺憾的是,就在學界反復考證和確認斑鱉存在的過程中,人們並沒有放慢破壞斑鱉生存環境和捕食斑鱉的腳步。上世紀50年代前,太湖流域不少人都曾捕捉到斑鱉,其中一些個體被送至公園或是寺廟中放生。上世紀90年代的長三角地區的集市中,也可以買到活體斑鱉,可惜大部分最終被送進了廚房。

越南發現的世界最後一隻雌性斑鱉證實已經死亡。

蘇州動物園介紹,2006年時中國的動物園還養有至少4隻斑鱉,專家曾將一隻本在長沙的雌性斑鱉送到蘇州,希望通過自然或人工授精等方式增加斑鱉的繁殖機會,但經過多年的研究,最終失敗,該雌性斑鱉死亡。目前該斑鱉卵巢、血液、內髒等重要組織均被保存在零下196攝氏度的液氮中,至今被保存在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資源庫中。

斑鱉的蛋,可惜沒有受精。

斑鱉的蛋,可惜沒有受精。

現生活在蘇州的中國唯一斑鱉。

現生活在蘇州的中國唯一斑鱉。

斑鱉,俗稱「癩頭黿(音「元」)」,是現存最大的鱉科動物,成年背甲可達1米,體重可達100公斤以上,是全世界300多種龜鱉裡數量最少,最瀕危的一種,沒有之一。

長期以來國內外學者均認為中國長江流域以南各地區分布的大型鱉類均是黿。「黿」字最早出現於《詩經》,與龜字並列但屬於兩類不同的動物。限於研究條件的簡陋和樣本量的稀少,加之斑鱉幼體和中華鱉相似,成體又和黿相似,斑鱉一直被誤認為是黿,或是中華鱉。直到1993年,中國生物學家、原蘇州鐵道學院教授趙肯堂經過多方研究查證,才正式確認了斑鱉在中國是一種新的物種。

中國南方紅河流域可能會有斑鱉生活。

中國南方紅河流域可能會有斑鱉生活。

遺憾的是,就在學界反復考證和確認斑鱉存在的過程中,人們並沒有放慢破壞斑鱉生存環境和捕食斑鱉的腳步。上世紀50年代前,太湖流域不少人都曾捕捉到斑鱉,其中一些個體被送至公園或是寺廟中放生。上世紀90年代的長三角地區的集市中,也可以買到活體斑鱉,可惜大部分最終被送進了廚房。

曾經由長沙「嫁」到蘇州斑鱉,後在繁殖實驗中死亡。

曾經由長沙「嫁」到蘇州斑鱉,後在繁殖實驗中死亡。

蘇州動物園介紹,2006年時中國的動物園還養有至少4隻斑鱉,專家曾將一隻本在長沙的雌性斑鱉送到蘇州,希望通過自然或人工授精等方式增加斑鱉的繁殖機會,但經過多年的研究,最終失敗,該雌性斑鱉死亡。目前該斑鱉卵巢、血液、內髒等重要組織均被保存在零下196攝氏度的液氮中,至今被保存在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資源庫中。

越南發現的世界最後一隻雌性斑鱉證實已經死亡。

越南發現的世界最後一隻雌性斑鱉證實已經死亡。

往下看更多文章

保育組織關注本港成為瀕危爬行動物貿易最活躍地區

2023年09月06日 18:13 最後更新:18:13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與非牟利機構ADMCF表示,本港2015年至2019年間進口超過520萬隻珍禽異獸寵物,涵蓋超過760種爬行類、鳥類、哺乳類、兩棲類和節肢動物,成為瀕危爬行動物貿易的最活躍地區。

兩間機構2022年委托香港民意研究所進行網上調查,於2022年6月底至7月初訪問了近3千名7名18歲或以上市民,發現至少56%受訪者認為,飼養稀有物種作為寵物,會加劇物種絕種的風險,另有約一半的受訪者認為現行法規過於寬鬆。有超過85%受訪者支持製訂及統一有關動物健康及福利的資訊,並提供持牌的珍禽異獸獸醫及寵物店名單,以供主人參考。

ADM Capital Foundation FB圖片

ADM Capital Foundation FB圖片

調查又顯示,有約80%受訪者支持禁止特定珍禽異獸寵物種類的貿易,另有89%受訪者認同在購買受威脅物種前,須展示合法貿易的證明文件。

園圃街雀鳥花園(俗稱雀仔街)有多種鸚鵡出售。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圖片ⓒ Tobi Lau / WWF-Hong Kong

園圃街雀鳥花園(俗稱雀仔街)有多種鸚鵡出售。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圖片ⓒ Tobi Lau / WWF-Hong Kong

於通菜街(金魚街)有店家出售屬瀕危級別的非洲盾臂龜。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圖片ⓒ Tobi Lau / WWF-Hong Kong

於通菜街(金魚街)有店家出售屬瀕危級別的非洲盾臂龜。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圖片ⓒ Tobi Lau / WWF-Hong Kong

團體敦促政府加強對珍禽異獸寵物貿易的監管,包括訂立珍禽異獸寵物「認可清單」,列明允許或禁止進口、銷售或持有的物種,以及加強可追溯機制,掌握進口到香港的珍禽異獸寵物狀況等。

ADM Capital Foundation FB圖片

ADM Capital Foundation FB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